黨建軍
在朝鮮與韓國領導人近日實現歷史性會晤之后,韓國國內有人說,韓國總統文在寅應該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而文在寅則說,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打破朝韓關系僵局上做出了貢獻,應該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這可真是很有意思。很多人大概都忘了自特朗普上臺以來對朝鮮說過的那些狠話,以及一段時間內似乎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朝鮮半島局勢。當然,局勢緩和總歸是好事。只是,能不能等到朝鮮與美國真正談妥、簽署和平協定、并就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達成真正共識之后,再來談什么諾貝爾和平獎呢?
而且,朝鮮半島的局勢是在走向緩和,但在另一邊,緊張局勢似乎正在升級。這里說的就是伊朗。
以色列總理近日宣稱,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去年從伊朗偷出“10萬份”、重達“半噸”的與核武開發有關的文件。正在中東訪問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立即表示,這些文件是真實的。蓬佩奧這么急著表態,是因為以色列早在今年1月就向美國通報了所謂“10萬份”文件的情報,美國情報機構已對此進行過分析。如今,美國和以色列共同的立場是,這些文件證明,伊朗核協議建立在“謊言的基礎上”。特朗普本人也曾說過,如果德法英等國不同意對伊朗核協議進行大規模修改,美國最早將于5月12日撕毀這份協議。
對此,伊朗官員的回應是,如果對伊朗的制裁恢復,伊朗沒有理由還留在伊朗核協議中,伊朗有能力在幾天之內就根據需要增加濃縮鈾的數量。
可以說,在朝鮮半島局勢緩和的同時,圍繞伊朗核問題,美國正在做新文章,并由此制造出新的緊張局勢。又或者,特朗普政府之所以在朝鮮半島采取緩和的姿態,就是為了騰出手來在伊朗核協議問題上采取更具進攻性的姿態。對特朗普來說,這大概算得上是“東方不亮西方亮”了。
接下來的問題是,特朗普政府真正的目標究竟是什么?是逼迫伊朗接受對伊核協議進行美國及以色列想要的重大修改,還是借伊核協議,逼伊朗在敘利亞等問題上退讓,又或者就是要撕毀協議,逼伊朗撕破臉搞核開發,然后對伊朗實施新制裁?
不管怎樣,美國的矛頭都已指向伊朗。對美國來說,這樣的政策肯定能得到以色列以及沙特等國的支持。至于歐洲盟國,尤其參與伊朗核協議的英國、法國、德國三國,目前雖然反對撕毀來之不易的伊核協議,但它們能在多大程度上頂住美國的壓力卻未可知,如果美國在其他方面做出點讓步、給一點甜頭,說不準也能換得三國和美國站在一起,說到底,它們并不是伊朗的盟友。
回到開頭諾貝爾和平獎的問題,之所以說要悠著點,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特朗普政府看似在東北亞滅了火,但同時也準備著在伊朗“點火”。萬一,這邊剛給特朗普頒了一個諾貝爾和平獎,那邊美國就對伊朗動了武,發動了導彈襲擊之類的,那豈不是很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