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周
正當全球經濟正在出現脆弱增長喜訊之時,美國總統特朗普2018年3月8日在白宮宣布,美國將對進口鋼鐵加征25%的關稅,對進口鋁產品加征10%的關稅,加拿大和墨西哥暫時獲得豁免,顯然最終目標只針對中國。特朗普宣稱,此舉是為了保護美國本土企業和工人。但在筆者看來,美國這是徹頭徹尾地踐踏國際法準則,違背WTO的無條件最惠國待遇。
3月22日特朗普總統又簽署命令,借口有巨大貿易逆差和中國盜竊美國知識產權這類毫無法律依據的指控,對來自中國價值600億美元的進口產品加征關稅。這就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發動的全球貿易戰。全球輿論一片嘩然,美國國內商界、政界、學界也同聲呼吁美國當局保持克制。他們關心的是,貿易戰不僅損害全球經濟,也損害美國自身利益。
美國曾要求中國做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中國做到了,美國卻反其道而行之,堅持“美國利益優先”,把多邊貿易制度一腳踢開,執意實行單邊主義,無視多邊規則。在中美有關于補貼爭端解決案中,WTO已裁定美方做法失當,要求美方按《反補貼協議》履行其義務,但美方還是一意孤行。這次挑釁把中國逼到墻角,中方若不反擊,那就是姑息養奸了,容忍讓歷經半個多世紀、八輪多邊貿易談判逐步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多邊貿易體系被擠垮。
3月23日,中國商務部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并征求公眾意見,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征關稅,以平衡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給中方利益造成的損失。其中計劃對價值30億美元的美國產水果、豬肉、葡萄酒、無縫鋼管和另外100多種商品征收關稅。
這是中國作出的非常克制的初步反擊措施,列出暫定清單,涉及28個稅項美國對華出口產品,根據世貿組織《保障措施協議》終止對美減讓權利,留有談判協商余地。
所謂公平貿易,只能以多邊貿易體系規則為依據,而不能以美國貿易法某一條款隨意解釋。除非美國退出WTO,否則它就應該對所有世貿成員提供無條件最惠國待遇。
中國這些反制措施是非常克制的,依然是嚴守多邊貿易規則。實際上,中國可以采取的報復手段很多,美國在中國加入世貿的關稅減讓表中享有初談權的有7051個稅號,可供選擇的目標很多。但報復不是目的,而是尋求解決貿易摩擦,共同推進中美經貿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的手段。兩國經貿關系終有一天會回到正軌,即便美方執意斷絕4800億美元的雙邊貿易,中國經濟也不會垮掉。那樣做,瘋狂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當政者。他們會給世人留下一個笑柄,在高度相互依存的世界經濟中發動一場貿易戰,討好一方(民粹主義者),傷害八方,包括美國中低收入階層,使應受保護者成為真正的受害者。
這次特朗普提高關稅的做法未必能讓美國占到大便宜,更嚴重的問題是,美國的保護主義行為可能引發中美數字貿易戰。金融時報3月1日發文,認為國家安全是美國保護主義的新偽裝。美國已經啟動“301條款調查”,其目標就是限制中國信息通信企業到美國投資。其實,他們早已經這樣做,騰訊、華為等企業的活動在美國一直受到各種限制。中國在數字經濟領域已經具備和美國及其他工業發達國家進行合作和競爭的能力,而且實力增長迅速。《經濟學人》報道說,阿里巴巴和騰訊的市值達5000億美元,可與美國臉書公司一爭高下。騰訊、百度、阿里巴巴和京東等科技公司都堪稱世界巨頭。中國已擁有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中國人工智能科學家人數在世界上數一數二。中國擁有世界最大的網絡支付市場,互聯網用戶有8億人,是美國總人口的近三倍,在數字經濟競爭中具有規模經濟的優勢。當前,美國擔憂在這一領域的霸主地位受到中國的嚴峻挑戰,正在千方百計遏制中國這一行業迅猛發展的勢頭。這次美國發起的“301條款調查”正是為限制中國信息通信企業在美投資活動作輿論準備。
對中國來說,抓住數字經濟和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契機是中國由經濟大國躍升至經濟強國的關鍵一役。中美之間恐怕難免有一場激烈的較量,中方要做好充分準備。美國一些大公司早已在中國有巨大商業存在,他們看到了中國市場規模的誘惑力。中美之間進行互利合作符合雙方共同利益,雙方應該力爭達成某種諒解,相互合作,進行良性競爭,避免打貿易戰,這是最好的結果,對中美雙方有利,對全球經濟有利,對多邊貿易體系有利。
編輯|王秋蓉 qiurong.wang@wtoguid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