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胎教是廣受準爸爸媽媽認可的健康胎教方法。音樂胎教有許多好處,如聆聽中外名曲如《G大調弦樂小夜曲》《藍色多瑙河》《花好月圓》等優美、舒緩、輕柔、快樂的輕音樂,可以使孕媽媽的情緒和心情保持愉快、輕松,也有利于促進胎兒感覺神經和大腦皮層的健康發育,同時還能增進胎兒與孕婦的感情交流。但音樂胎教的方法應科學,避免誤區,才能收到良好的胎教效果。
誤區一:音樂胎教就是聽世界名曲。其實,不是所有的世界名曲都適合作為胎教音樂。比如貝多芬的一些樂曲就不適合用于胎教,因為有些名曲會使人感到心情壓抑。胎教的音樂應該盡量選擇一些節奏明快或舒緩的音樂,聆聽時以讓人感覺輕松愉快為好。
誤區二:音樂胎教就是把播放器放在肚子上聽。這種做法是強迫胎兒聽音樂,是不可取的方法。
誤區三:音樂胎教只聽一個曲目。專家表示,孕婦在孕期的不同階段選聽的曲目也要有差別。如在早期應聽輕松、愉快、有趣的樂曲,使孕婦感到舒心;中期胎兒生長發育較快,聽覺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胎教的音樂內容應更豐富,如大提琴獨奏曲或低音歌曲、樂曲等;懷孕七個月以上的孕婦,難免會有些憂慮、緊張的情緒,這個階段最好聽一些柔和、歡快的曲目。
誤區四:音樂胎教不需要爸爸配合。音樂胎教不僅僅由準媽媽負責,準爸爸也應該密切配合。如聽音樂時,準爸爸可以溫柔地撫摸孕婦腹中的胎兒,和胎兒說話,這樣可以幫助孕媽媽放松心情,與腹中的胎兒進行良好的互動。準爸媽的情緒配合也很重要,播放音樂時,如果準爸媽有豐富的想象,在腦海里浮現各種美好的事物,這些信息可通過神經系統傳遞給胎兒,使胎兒也能感受到音樂的魅力與美感。
誤區五:音樂胎教時間越長越好。音樂胎教的時間要相對固定,不要經常變化,反復聽幾首曲子可以使胎兒易于記憶。如在室內進行音樂胎教,音樂的音量應控制在70~80分貝(聽覺感到舒適而不會感到吵鬧)為宜,每次時間20~30分鐘,每天宜在兩個固定的時間進行胎教。
(天津 姜允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