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金雄
(武漢市漢陽市政建設集團公司,湖北 武漢 430050)
在新建工程遇到既有鉆孔灌注樁時,一般都需要拔除既有鋼筋混凝土灌注樁,而這些鋼筋混凝土灌注樁自重大,與土體間的摩擦力較大,拔除相對較困難。灌注樁拔除技術在沿海城市運用較多,但在武漢運用較少。武漢市寶豐路硚口路快速化(建設大道~京漢大道)改造工程施工過程中就遇到此類問題,本文就以此工程施工進行拔樁施工方法的闡述。
寶豐路硚口路快速化(建設大道~京漢大道)改造工程位于武漢市硚口區,該工程所還包含寶豐路四層互通式立交上跨中御公館地面廣場,其橋梁樁基在中御公館地下室原基坑支護樁上,另外規劃地鐵十四號線區間受支護樁影響,共20根支護樁,為保證立交橋及后期地鐵施工,需對這20根支護樁進行拔除處理。支護樁采用鉆孔灌注樁,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樁徑1.2m,有效樁長21.3m,樁頂距離地面距離3.7m。另外,在地下室施工階段有一次換撐設計,撐板厚200mm,寬度為外墻與排樁之間的距離,為格構式,長度為3米。如圖1所示。

圖1 待拔樁與建筑物位置關系
(1)樁基與地下室基礎間的凈間距很小。支護樁樁徑1.2米,與地下室外墻軸距僅2.6米,原地下室基礎采用直徑500mm的管樁。在如此小的凈距內對該區域進行隔離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在拔樁施工過程中必然會造成周圍土體松動,從而影響地下室管樁與土體的摩擦力,故必須選擇適當的拔樁工藝,盡量減小對周圍土體的擾動。
(2)地下室外墻與支護樁間存在連接板。在地下室施工階段有一次換撐設計,撐板厚200mm,寬度為外墻與排樁之間的距離,為格構式,長度為3米。在拔樁過程中需要破壞換撐板,在破壞過程中應盡量較小振動,否則有可能對地下室外墻防水造成破壞,造成地下室漏水;也有可能破壞外墻墻體,影響結構安全,這樣必須選擇合適的設備切除換撐板。
(3)地質條件較差。原地下室施工過程中,肥槽回填一般為雜填土,土質松散,且工程離漢江較近,地下水豐富,一般在4米左右。
(4)后期沉降控制難度大。該工程共需拔除20根樁,每根長度21.3米,拔出后需回填,因孔位較深,回填難以達到密實,后期土體沉降難以控制。
針對工程特點及影響因素,在目前各種先進工法的綜合比選后,采用全回轉套管機進行本工程拔樁施工,該工藝主要有3個方面的優點。
(1)施工對土體擾動小。全回旋鉆機拔樁是利用全回轉設備將鋼套管插入土體,然后在套管內實施拔樁和回填。鋼套管作為孔壁支護結構,全過程對套管外側土體應力變化較小,而且全過程不需要射水減摩,不會影響地下水位的變動,故全過程對周圍土體擾動基本可以忽略。
(2)適用范圍廣。全回旋鉆機拔樁適用于任意樁長,因為該工藝拔樁可以分段拔除,可以不進行整體作業,降低了施工風險。而且,因為是分節拔除,對吊車等級要求大大降低。
(3)操作靈活。全回旋鉆機拔樁可以同其他輔助方法一同使用,對斷樁、碎樁進行拔除,降低了特殊情況處理的難度,起到了縮短工期和費用的作用。
(1)施工機械選擇。①全回轉套管鉆機(如圖2)。工程采用進口的SRD-2000HL全回轉套管鉆機,主要配置有SRD-2000HL全回轉套管鉆機主機、相應型號數量的套管、液壓動力站、操控室、反力配重、路基板及定位鋼板、沖抓斗、反力叉等。另需80t清障專用履帶吊、EX200挖掘機等械配合施工。施工過程中由全回轉套管鉆機液壓驅動雙壁鋼套管全回轉切割鉆進。雙壁鋼套管底端鑲嵌鈦合金刀頭,具備很強的切割切削能力,可將地下拋石、殘留舊樁、舊鋼筋混凝土、鋼樁等障礙物一并清除。

圖2 全回轉套管鉆機
②鋼套管。該工程待拔樁樁徑1.2m,樁長21.3m,考慮到樁基施工過程中可能存在擴孔現象,選用直徑為2000mm鋼套管,套管為厚度45mm的鋼質桶式結構,根據需要鉆進的深度選用4節長度6m的鋼套管,最底部一節在管口焊接1.5米長的合金刀頭,其他套管的中間為桶身,兩頭為套疊式接頭。
(2)施工準備。施工前需將帶拔樁冠梁破除,露出樁頭,并對場地進行清理及硬化,確保地基滿足全回轉套管鉆機及80t清障專用履帶吊等設備施工。
(3)鋼套管鉆進。在全回旋鉆機就位后,開始進行套管的埋設和鉆進作業。鉆進前應進行試運轉;試運轉應從低轉速逐步調整至高轉速,鉆機回轉液壓馬達調至0位,啟動夾緊油缸按鈕,確認鉆機夾緊機構已將套管夾緊后,方可啟動回轉驅動系統,回轉馬達初始啟動必須低轉速運行,待回轉阻力穩定且低于設定值時,方可適量調高轉速。試運轉正常及垂直度修正完成后,開始正式鉆進,正式鉆進同樣是發動機高轉速,全回旋鉆機低轉速,壓力、扭矩穩定且未達到設定值時,可適量調整轉速及收縮支腿油缸進行鉆進。一般初始5米以內,鉆機轉速控制在3~5轉/分鐘,旋轉扭矩穩定在額定最大扭矩的30%~50%左右,以確保初始鉆機設備的穩定及鉆進垂直度。施工過程中每節套管壓入的精度都將直接影響鉆孔的施工質量,特別是上部5m范圍的精度最為重要。每節套管放入夾管裝置,收縮夾管液壓缸,利用鉆機和導向糾偏裝置將套管的垂直度精度調整到要求的范圍內。鉆進過程中隨時利用設備自帶的水平監測系統檢驗套管垂直度,并每孔三次在套管的兩個垂直方向架設經緯儀進行垂直度復核控制。每節套管連接好并檢查垂直度后,通過全回轉鉆機的回轉裝置使套管進行不小于360°的旋轉,以減少套管與土體的摩擦阻力,并隨即利用套管端部的刀齒切割土體或障礙物,壓入土中,開始正常作業。
(4)灌注樁清除。在鋼套管入土約2節后,將楔形鐵放入鋼套管與樁間間隙中,繼續轉動鋼套管,使樁體與鋼套管一起轉動,將樁體扭斷,然后反向轉動鋼套管,使楔形鐵松動,取出楔形鐵,用吊車吊出截斷的樁體,完成第一次截樁。再次重復鋼套管鉆進,進行第二次截樁,依次類推,直至樁體全部取出。
(5)樁孔回填及套管拔除。樁孔回填和鋼套管拔除是同步進行的,由于鋼套管拔除后,土體將會向樁孔流動,土體的應力產生變化,這樣將會對管樁產生一定的影響,減小管樁與土體間的摩擦力,從而對地下室結構產生影響,所以必須保證回填材料的密實度,一旦回填密實度達不到要求,后期也會出現沉降,甚至導致地表塌陷。同時,拔樁區域還要進行橋梁樁基施工,回填達不到要求也將會導致橋梁樁基施工過程中出現塌孔,處理更加困難。為保證回填密實,孔內回填材料采用水泥土,采用硫鋁酸鹽快干水泥,摻量在15%左右,施工時先回填至第一節鋼套管處,然后拔除第一節鋼套管,拆卸后,進行第二節回填,依次類推,直至最后一節拔除完成。整個拔除工作完成后,拔除區域應自然沉降1個月,沉降區域再次補填,然后恢復路面,正常使用一定時間后再進行橋梁樁基施工。該工程在后續橋梁樁基施工過程中,未出現塌孔現象,說明該回填效果可靠。
通過該工程的實際運用,得到如下幾個結論:(1)全回旋鉆機拔樁施工在離建筑物較近的情況下能夠安全的使用。(2)全回旋鉆機拔樁能夠很好的拔除較長的灌注樁。(3)鋼套管鉆進過程對土體擾動很小,可以忽略不計。現今,基礎建設的投入將不斷加大,拔樁工藝的運用也將會更加頻繁,在拔樁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是鋼套管的鉆進和樁孔回填。做好這兩點,整個拔樁施工過程就能安全可靠的完成。今后,可以在不良地質情況下樁孔回填質量上進行深入研究,確保不良地質情況下樁孔回填質量。
參考文獻:
[1]JGJ94-2008,建筑樁基礎技術規范[S].
[2]JGJ79-2012,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S].
[3]GB50026-2007,工程測量規范[S].
[4]GB50194-2014,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電安全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