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冠夫
摘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伴隨政府對教育投入的不斷增加及基層教育系統所處環境的優化,系統財務管理框架需進行不斷優化設計,全面推進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對重點業務分類授權管理,變更財務監管與評價方式,改進組織設計與增強單位內外財務協同已十分必要。
關鍵詞:縣級教育系統 財務管理 重點業務 框架 協同
黨的十八大后,政府機構組織結構不斷優化調整,政府相關職能不斷整合,與此同時,政府將教育事業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教育投入持續增加,縣級教育機構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縣級教育主管部門需對財務管理框架進行組織優化設計。與之相適應,單位財務管理架構也應予整合。縣級教育系統財務框架主要由內部控制系統、管理制度、重點業務、監控評價以及相適應的組織架構組成。
縣級教育系統作為最基層的教育行政管理機構,所有工作都是為了實現國家教育目標這個中心展開,教育系統財務系統設計應以此為落腳點,按照權責明確、協同高效、精簡規范這一原則進行。
內部控制系統對提升單位管理水平、識別和防范風險起至關重要作用。內部控制是保障組織權力規范有序、科學高效運行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證組織目標實現的長效保障機制。教育系統內部控制目標應與單位教育目標一致。系統內部控制主要通過業務流程梳理,風險評估、制度制訂、執行程序、崗位設置,來防范單位及業務層面的重大風險。教育財務系統作為單位經濟活動運行與監管的重要部門,對實現單位的財務目標起保駕護航作用。
教育系統財務管理框架的優化設計,是單位內部控制理論在系統財務管理領域具體運用,是實現系統財務管理精細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規范》于2014年1月1日在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全面實施。按照規范要求,各單位應建立健全的單位內控制度,單位應當單獨設置內部控制部門或指定內部控制牽關部門。根據縣級教育系統實際情況,單位應成立以計財股(科)作為牽頭股室內控領導小組,指定專人具體負責組織協調內控日常工作,協助本單位各部門以及內部各單位做好風險管控工作,對本單位及本系統所有領域的重大事項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風險排查,指導系統各單位做好業務流程設計,明確崗位職責,協助單位內審機構做好內控評價,做好與紀檢監察機構工作對接,對內部審計及外部單位提出的內控建議進行整改落實。系統財務部門應重點記錄并分析系統經濟業務領域風險,并對識別出的風險提出初步處置措施。
縣級教育系統通過制訂各種制度,有助于細化各類事項的管理要求,保證教育目標的實現。縣級教育系統管理部門一方面應遵守上級法律、法規的要求,對與教育相關的財務法規進行匯編宣傳,保證單位經濟活動的合法合規;另一方面要對上級各項規定進行細化、量化,形成規范行文件,方便單位具體操作。
對照上級法規,縣級教育系統與財務管理有關的規范文件主要包括:《基層教育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規則運用指南》、《基層教育事業單位會計準則指導案例》、《基層教育系統會計制度及會計科目詳解》、《中小學校預、決算管理規范》、《中小學校各類經費管理規范》、《中小學校資產管理規范》、《中小學基本建設及修繕管理規范》、《中小學內部控制指導手冊》、《中小學校勤工儉學管理規范》、《中小學校收費管理規范》、《中小學校會計檔案管理規范》等。
基層教育系統財務業務是對單位所有重大經濟事項進行分類匯總的結果。財務業務的構成隨著單位業務環境的變動而變動。基層教育系統主要經濟事項包括預決算及政府采購、款項收支、財務核算、資產及項目管理、經費管理及統計、后勤及收費管理、單位及系統內部控制日常運營等模塊。
單位應對所有經濟事項進行風險清單管理,明確風險的可能性與影響程度,根據評價結果采取相應控制措施,同時確定事項管理的授權方式及部門。重大事項應實行集體決策審批或聯簽方式進行特殊授權,其它一般授權滿足較大標準的,應由分管領導授權,再由業務部門執行。
單位預算管理、業績評價、內部控制系統是全局性工程,涉及組織的方方面面,三項經濟業務應采取特殊授權與常規授權相結合的管理方式。預算的特殊授權通常包括預算總量、政府采購項目、基本建設項目的確定以及以上項目執行的重大調整。內部控制的特殊授權主要包括領導小組提出對內部控制系統的設計、運行、評價進行重大調整,如組織構架的調整、主要業務調整、單位評價體系變動等。業績評價通常由單位人事部門牽頭管理,評價對象包括但不限于單位經濟事項,其目標設定、標準制訂、指標體系、評價考核形式、結果運用通常以特別授權方式進行。預算、業績評價、內控的日常工作則授權財務及相關部門辦理。單位款項收支、財務核算、資產及項目管理、經費管理及統計、后勤及收費管理、財務監控與評估則通常授權財務部門管理,但超過重大標準的,應采取特殊授權方式管理。
為實現組織目標,提升管理效益,實現權力制衡,做到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定期輪崗。基層教育系統財務部門應統籌考慮,綜合運用控制手段,合理分配事權,做到不相容職務分離,各崗位工作量基本均衡。
基層教育系統財務部門應設置科長(股長)一人,主持科室的全局工作,擔任單位內控工作協調聯絡員,具體負責系統預算及內部業務培訓,各項制度修訂,部門內外關系協調。設置副職或辦事員三人,一人分管單位政府采購、資產及項目管理、后勤及收費管理;一人分管財務核算、經費統計;一人負責預算執行、款項收支、工資管理、臨時管理部門檔案。系統財務部門應加強財務崗位人員的入職培訓,并定期輪崗。
由于教育部門職能整合,我省教育內部審計、學生資助工作已納入財務建設處統管,基層教育系統管理環境已發生較大變化。由于內部審計工作與財務部門工作本身為不相容職務,基層教育系統內部審計機構應當獨立,如合并職能,內部審計則應與紀檢監察合署辦公,同時應采用強化國家審計或購買審計服務的替代措施加強監管。學生資助工作由于與精準扶貧、上級管理要求等國家政策相關,基層單位相關職能不宜合并,如合并,則應指派專人負責管理,同時采取業務公示、監察跟進、專項檢查等方式加強監督。
[1]關于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會 [2015]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