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

馬鞍是最主要的馬具組成,供人乘坐,相當于現在的汽車座椅。馬鞍的樣式非常多,根據材質分類主要有皮革馬鞍、木馬鞍、銅馬鞍、鐵馬鞍,采用的材料和工藝各不相同。在康區,最有特色,也最為珍貴的是鐵馬鞍。
河坡是坐落在四川西部康藏高原德格地區的古老村落,以鐵器工藝聞名于世。這里的鐵馬鞍,無論是馬鞍本身的藝術性,還是技藝都堪稱舉世無雙。
河坡的鐵馬鞍由鞍橋、前后端板和鞍翅組成,中心是木鞍架。前后端板和四個鞍翅均為鐵鏤空工藝,滿飾卷草紋,主紋以龍紋為主,另有全翅鳥、茲巴扎、鳳鳥、鹿紋、火紋、山石紋等輔助紋樣,均與佛教有關。鐵馬鞍的樣式從明代到當代幾乎一直保持恒定不變,成為一種經典。而且制作技藝也流傳至今沒有改變,所以今天河坡的工匠們制作的鐵馬鞍與幾百年前的馬鞍并沒有什么兩樣。
鐵馬鞍的制作工藝有三絕,一是鑿刻鏤空雕,二是鑿刻活動龍,三是鐵矮金鐵馬鞍上的紋樣以鏤空為主,卷草紋層層疊疊,交叉穿梭,厚重中透著靈巧剔透,在陽剛中盡顯纖柔之美。這些巷草全部采用鑿刻技藝,一點一點地使用尖銳的鑿子鑿刻出來,技藝難度大,極為費時。活動龍是河坡鐵馬鞍最讓人驚詫的工藝,彎曲的龍在卷草紋間上下穿梭,并不固定在卷草上,而是與卷草分離,用手指輕拔,可以活動。這種工藝在清代的《工部則例》中有記載,被視為金工中最高級的工藝,所作器物為皇家專用。今天的河坡,能掌握這種技藝的工匠已經很少了。
鐵鋄金是河坡鐵馬鞍的另一絕藝,有滿鋄金和金、銀花鋄兩種,色澤靚麗飽滿,附著牢固。鐵鋄金是來自中原的傳統技藝,清代宮廷造辦處普遍用以制作皇家器物,但今天無論是藏區還是漢地均已很少使用。鋄金工藝制作麻煩,技藝要求高,制作周期長,造價極為高昂,一般人難以承受。所以,21世紀初的河坡的工匠普遍采用鐵流金代替傳統的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