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衛國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學校在對教學方式不斷改進完善的同時,中職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在先進社會環境的影響和現代信息技術的誘惑因素下,中職學生的管理工作越發困難,傳統的管理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時代發展的要求,學校亟待加強對中職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本文對中職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進行了研究分析。
關鍵詞:中職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方法
一、前言
現階段的教學要求是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生的管理工作中,也需要注重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養,幫助學生認識自身價值。中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使學生通過良好的自我管理提升綜合素質,成為現今社會廣泛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二、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相關概述
學生自我管理就是指學生根據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對自己的行為和思想進行自我調節和自我控制的過程[1],就是要求學生獨立自主地進行學習生活,依靠自己完成生活中的事情。中職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在進行自我管理能力培養時,需要安排教師進行監督指導,充分了解學生的不同特點,及時發現班級中的矛盾,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解,以保證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中職管理現狀
1.缺乏學習動力,目標不明確
中職學生大多是初中畢業生或初中肄業生。他們的學習成績普遍偏低,無法考取普通高中,家長又不想讓其過早地進入社會,因此選擇職業學校學習。由此可見,學生進入中職學校,父母的意愿大于個人的興趣,進行職業學校學習更多的是一種被動的接受,不是發自個人主觀的愿望,這樣就會導致他們沒有學習目標。而學習能力薄弱、無法獲得個人成就感,又直接導致學生缺乏學習動力。
2.缺乏自理能力,不規劃生活
大部分的職業學校實施的都是寄宿制管理,學生在這里不僅要獨立學習,還要獨立生活。這對于十幾歲的少年來說,的確存在一定的難度。有些學生在家從來不做家務,每天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突然要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當最初獲得自由的欣喜感褪去后,如何安排好個人的時間,以及在生活中如何照顧好自己就變成了實實在在的負擔。
3.缺乏交往能力,自我為中心
現在的學生大多是“零零后”,他們是最后一代獨生子女,在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始終是全家人的中心。雖然在物質生活上獲得了極大滿足,但是在社會交往能力上,卻存在著以自我為中心的現象,他們成長的環境中大部分都是成年人,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還是由祖輩帶大的,唯我獨尊,而進入到中職學校后發現和家里的環境不一樣,心理落差的加大更加重了學生的實際交往困難。
4.缺乏抗壓能力,心理調適弱
抗壓能力指的是在外界的壓力之下處理事情的能力。中職學生在遭遇了初中學習的“滑鐵盧”后,心理上產生了自卑感,覺得自己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在未來的生活中,都不如普高的學生,產生了“破罐兒破摔”的消極心理,常常表現過激。
四、培養中職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意義
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實施學生自我管理的必然選擇,時代需要是學生自我管理的必然趨勢[2]。現代社會發展迅速,社會上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求人才必須具備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以適應時代的快速發展。中職學生具有對社會工作的渴望,學校加強對中職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中職生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努力實現自己的渴望,在自我管理中實現自身的蛻變。
五、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
(一)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正確認識
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前提是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中職學生不同于一般的高中生,由于在學業上的挫敗,使他們具有極強的自卑心理,再加上家長對中職學校的片面認識和對孩子的放任態度,使中職學生更加放松了對自身各方面的管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注意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幫助學生發現自身的優點和缺點,挖掘學生潛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能夠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并根據學校要求的行為規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約束,及時對自己的思想進行調整,為自我管理能力培養做好鋪墊。
(二)合理挑選班委
一個成功的優秀班集體,除了要有一名優秀的班主任,還必須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隊伍[3]。班主任的工作壓力之所以如此之大,是因為需要管理班級中的所有事務,沒有一支強有力的班干部隊伍能夠輔助管理。班主任在管理中要堅持公正民主,讓學生經過民主選舉選拔出班干部,教師對這些班干部進行管理能力和民主意識的培養,引導他們對校園生活和學習的正確認識,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并增強集體意識和對班級的歸屬感,使他們在管理工作中能夠認真負責地為班級和同學服務,并實現自身價值,促使自己和同學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
(三)建立學生自我管理評價機制
為了實現學生自我管理的有效性,學校需要建立科學合理的學生自我管理評價機制,制定相關的制度規范,要求學生在自我管理中能夠按照學校的要求做事,同時將學生管理部門的工作、班級學生自我管理工作和班主任的學生管理工作結合到一起,做到學生自我管理工作的系統化、規范化。對學生的學習生活進行監督考核,及時反饋考核效果,并對考核結果進行分析評價,對其中存在的問題要及時解決,對于表現較好的團隊和個人要給予相應的獎勵,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促進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四)制定發展目標
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主要依賴于學生的自我意識,學校在開展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工作時,需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積極組織各種教育宣傳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激發出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對未來事業期望,幫助學生確定未來的發展目標,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目標努力完善自己,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六、結論
中職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在現今的中職教育中處于重要地位,學校在進行中職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工作時,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性和心理狀態,對學生實行合理的培養措施。消除學生的自卑感,引導學生重新認識自我,發掘自身潛力,幫助學生制訂未來的發展目標,使學生能夠按照自己的發展方向努力,并加強對班干部的挑選和評價機制的建立,通過不同的方法實現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朱光耀.中職生自我管理實施探究[J].考試周刊,2014,10(100):179-180.
[2]于靈敏.淺析中職學生自我管理及培養[D].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13,11(11):128.
[3]劉曉慧.淺談中職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2012,8(8):50-51.
[4]賀樂凡.探求“教是為了不教”的實現路徑――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實驗研究綜述[J].中國教育學刊,2011(05).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