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力
摘要:ismart英語教學平臺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以“非正式學習理論”為基礎,通過平臺中的微課、慕課技術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研發的海量的優質教學資源,讓學生隨時隨地選擇適合自己水平和需求的材料進行學習,使英語學習具有廣泛性和自主性。
關鍵詞:移動端;廣泛性;自主性
當今社會充滿了“數字化、信息化”的印記,互聯網科技飛速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對移動教學的研究,國外要優于國內,尤其是信息技術處于世界前沿的美國和日本等經濟發達國家。在國內,隨著《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的頒布與實施,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外語教學研究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有些網絡教學平臺(藍墨云班課、Blackboard和Moodle)雖然都有各自的優點,但不是純粹為英語教學而打造的教學平臺,ismart是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的精神,在總結大學英語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經驗的基礎上,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的專門針對外語的教學平臺,具有交互性和開放性的特點,不僅使學生盡情體驗到了英語學習的樂趣,而且使信息化手段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一、ismart 移動教學平臺的應用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第一,為翻轉課堂的有效開展提供保障。
近年來,雖然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各高校里宣揚的如火如荼,老師們也做了不少嘗試,可實際的教學效果卻不盡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們無法順利完成老師為翻轉課堂所設計和布置的一些課前任務。尤其是英語教學,為了達到良好的翻轉效果,課前學生需要在線反復觀看相關英語視頻,課后通過線上作業進行梳理和鞏固。但由于受到網絡資源和環境的限制,學校無法提供大規模的機房或英語實訓室來滿足公共英語課程的教學需求,學生們又不可能全部自備筆記本電腦,這導致在線課前預習(大多是視頻或微課)和課后鞏固(在線練習)受到很大的限制。如果沒有一個理想的數字平臺供學生們使用,課堂如何進行有效的翻轉?所以翻轉課堂的深入發展迫切需要智能移動學習平臺運用。
第二,順應互聯網+、信息化的教學發展趨勢。
互聯網科技及移動通訊技術的進步,使移動學習逐漸成為高校教育發展的未來趨勢。高校英語教師應該積極探索移動學習的可行性,利用移動技術輔助常規教學。而且,在高校開展移動學習的條件也日趨成熟,根據實際的調查發現,大學生使用智能手機率達到了100%,無線網絡的大規模覆蓋以及校園內部寬帶局域網的普及,為手機APP應用到教學過程提供了可能性。再加上各大高職院校里通信運營商的促銷活動,使學生們能夠更加經濟實惠地使用手機流量。因此,如何更好地將移動學習與高職英語教學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構建更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已經成為當前高職英語教學極具實際意義的課題。
第三,符合高職學生的學習心理。
二、ismart 移動教學平臺的應用體現了“非正式學習理論”
“非正式學習理論”由美國成人教育學家馬席克和瓦特金斯提出,是相對“正式學習”而言。兩者最大的區別在于“非正式學習”具有更明顯的廣泛性和自主性。人們通過“正式學習”獲得的知識僅占個人知識結構的20%左右,而約80%的技能和知識是通過“非正式學習”獲得,尤其是語言學習。在英語教學中,“正式學習”,即傳統的集中式授課和培訓模式,已不能滿足學生多元化和個性化的需求。學習者需要隨時隨地進行學習,拓展更多的學習途徑和學習方式。
我們公共外語的也將在2017年下半年,在經貿系(在線課程實驗班)的公共英語教學中使用《職業英語實訓手冊》交互式英語教材。基于移動端的交互式英語數字教材的應用,使學習者能夠根據自身學習狀況進行個性化定制,真正實現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ismart英語教學平臺提供了豐富和優質的數字教材資源,彌補了紙質教材的不足。對應手機端的功能相對比較全面,手機端練習題型多達十幾種。課程資料在WIFI環境下載后能夠反復學習,占用手機流量可以忽略不計,具有非常大的應用價值。解決了學校機房資源有限的難題,創造了人機對話的語言環境,為學生的聽說訓練提供了有利保障。而且,教師端可以對學生的學習進程進行持續的監控和記錄,通過數據采集做出形成性評價,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
更重要的是,ismart 移動教學平臺的應用,從根本上解決翻轉課堂無法“翻轉”的困境,充分利用ismart 手機端的便捷性特點,大量設計課堂教學所需要的配套在線練習和測試,即測即評,即考即評,減輕英語教師批改作業繁重的的工作量。借助ismart 后臺數據跟蹤和監控學習進程的功能,構建學生個人學習檔案,分析學生的學習行為特征,為不同類型的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評價反饋,使英語課程的形成性評價更加科學和有據可依。
參考文獻:
[1]張瑞瑞,微媒體時代的英語教材數字化趨勢研究.教材研究,2016.
[2]原琳陽,基于移動微型學習方式的大學英語閱讀建構實踐研究,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
[3]李懷奎,白英才,基于手機APP的大學英語教學研究,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
[4]劉艷艷,基于移動學習平臺的高職多維互動式教學策略,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