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新
摘要:信息時代的到來讓地球變成了“地球村”,并且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我國的教育以及科技發展水平都有了較大的提高 。在當今時代計算機普及發展,一種創新的藝術形式出現了:電腦藝術設計。隨著電腦藝術設計的不斷發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們應有現代技術的水平,給人們工作和生活都帶了很多的的便利。所以本文就電腦藝術設計在三大構成中應用的相關內容進行簡要分析,希望對提高電腦藝術設計教學水平有所幫助。
關鍵詞:計算機電腦;藝術設計;三大構造;應用;分析
當今時代,計算機信息技術革命不斷向前發展 ,他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帶來的便利讓其應用也越來越普及了。電腦藝術設計在建筑工程設計、工程設計以及其他方面的應用都很廣泛,并且實踐應用的范圍還在不斷擴大,這就對電腦藝術設計方面的教學以及設計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是三大構成的主要內容。三大構成是美術設計的基礎元素, 也是一項設計的核心內容與具體表現。所以三大構成課程是學生學習美術設計的基礎課程和重要內容之一。而電腦藝術設計教學就是利用高科技的數字化教學手段,通過數學方法將一些感性的認識問題進行一定的有機組合,再利用美術設計要素進行理性化的控制操作的過程。
一、關于電腦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分析
電腦藝術設計作為一門全新的基礎設計課程,需要學生在思維方面進行轉換,就是要求學生通過自身具備的互相思維及時的轉換到設計所需要的抽象思維方面,所以對專業學生的要求更高了。在思維轉換過程,學生要利用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這三大構成,將整個設計思維與設計思路完美呈現在設計作品中,所以需要學生自己正確的領悟電腦藝術設計的思維轉換方式,才能更好的參與到具體的設計環節中,但由于每個學生能力的不同,導致學生在這門課程中表現差異巨大,同時大大的提高了教學實踐的難度。電腦藝術設計的發展需要三大構成的有機配合,所以傳統教學理念的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現代電腦藝術設計的發展要求。但是傳統教學理念在很多老師心里已經根深蒂固了,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在電腦藝 術設計方面的創新能力的提高。
二、關于電腦藝術設計在三大構成中應用內容的相關分析
1、電腦藝術設計在平面構成教學方面的應用
平面構成就是可以通過二度空間的作用將不同類型的圖形以及相同的基本形在平面圖形上構建豐富的視覺形象,即同一個圖形可以經過不同的變換方式,可以形成不同效果的畫面。另外,電腦藝術設計應用中的繪圖軟件可以幫助學生在完成基本的二維圖形設計的基礎之上,進行三維實體造型的設計操作;學生還可以在具體的設計實踐中利用繪圖軟件中的復制、鏡像、旋轉等命令程序的轉換對圖形進行不同的組合與變換方式,尋找平面構圖與設計的藝術靈感,以更好的促進學生學習平面構圖方面的理論知識。
2、電腦藝術設計在色彩構成教學方面的應用
色彩構成是美術設計者設計中一種必不可少的設計要素,色彩的不同搭配與組合是能夠表現出設計者不同的情感傾向,同時也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欣賞效果。所以在具體設計過程中,色彩構成對于設計方案的整體審美效果以及藝術效果的影響非常大。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色彩構成教學活動就需要學生利用電腦藝術設計的相關原理將設計中不同的色彩搭配與構成的效果視圖呈現出來,從而清楚地領略到美術設計獨特的藝術美,可以極大的激發自己進行美術設計的熱情,提高自己設計的色彩意識與藝術靈感有很大的幫助。
3、電腦藝術設計在立體構成教學方面的應用
美術設計的立體構成的要素主要有點、線、面、體,而電腦藝術設計在立體構成教學方面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例如學生可以通過電腦藝術設計中的計算機的三維建模與渲染技術,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展示自己設計的不同效果,這就需要學生從立體幾何的角度以及心理學的角度,將自己內心的主觀感受與科學的認識進行有機結合,然后利用電腦藝術設計將其呈現在具體的美術設計中。通過立體構成的展示效果,從而引導學生形成一定的藝術思維,有利于學生在實際設計過程中針對相關設計的具體要求,合理的修改設計的細節性問題,使整個設計作品的畫面感以及藝術性更符合美術設計的審美標準。
結語:
綜上所述,在電腦藝術設計實踐教學活動中,老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將電腦藝術設計應用到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這三大構造的具體內容中,并且不斷提高電腦藝術設計教學水平,使學生在全新的教學模式中,更好的接受美術設計方面的相關內容,然后發揮自身的潛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對腦電藝術設計工作提出的相關標準。
參考文獻:
[1]姜余.藝術設計專業三大構成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策略探究[J].藝術教育.2016(07)
[2]張小波.數字藝術類專業三大構成課教學改革[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4(12)
[3]宋羽,陽柳.淺談電腦藝術設計在三大構成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