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潘如丹
【自主品牌】
上海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院”)是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屬控股子公司,從事電力能源工程建設咨詢、設計和總承包業務,為上海及全國現代化城市電網和新能源電力工程建設提供綠色、安全、高效的全過程服務。

針對城市電網、清潔能源兩大公司核心業務領域,上海院緊緊圍繞工程總承包、海外、配網等公司新興業務,開展新業務關鍵技術的研究,做好技術儲備。多年來,上海院從一個服務于上海的專業設計企業,發展為服務全國乃至全球的能源工程咨詢公司,創新方向和技術路線,由最初比較關注電網的“兩型一化”“兩型三新”等技術和研發,逐漸轉向能源互聯網、新能源發電、節能減排、環境友好等技術領域。
上海院具有完善的科技工作管理組織體系,成立了科技工作領導小組和科技工作評定小組,編制了《科技工作管理規定》《科技項目管理辦法》等十余項科技工作管理制度,并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加以滾動修訂。上海院還比較注重科研團隊和創新平臺的建設,推行“科研項目柔性團隊”的項目組織方式,并在智能配電網技術、儲能技術、能源互聯網技術、三維數字化設計技術、新能源發電并網技術、海上風電技術等領域組建專項研究小組,為企業培養相關技術領域的技術骨干和專家型人才,形成優勢研究領域。
為了提升公司自主創新能力,上海院成立了新技術研究中心,在工程設計技術、電網技術、新能源技術及總承包技術等領域開展專項研究工作,先后完成“聯合發電系統集成優化設計技術研究及工程應用”“光熱發電關鍵設計技術研究”“城市型變電站設計技術和工程應用”等國家級和行業內的重大科研課題,有效地提升了公司在新能源和城市電網領域的設計實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上海院積極拓展與高校、研究院所及業主的科技創新合作,形成了多種科技創新模式。如:與清華大學盧強院士團隊合作,建設了院士工作站,共同開展空氣儲能等前沿技術的研究工作。院士工作站將公司在儲能技術工程應用領域的優勢,與清華大學在壓縮空氣儲能、新能源發電等領域的科研優勢相結合,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開展以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為主的多種儲能技術的工程實用性研究。工作站的建立,大大提升了集團公司在智能電網儲能技術方面的集成創新能力,并且大規模開拓了市場。院士工作站的建立,還令上海院的技術人員在儲能技術應用領域擴展了視野。也為上海院迅速占領儲能技術制高點,增強核心競爭能力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工作站在充分發揮高端智庫作用,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推動上海經濟轉型升級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上海院還與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多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合作關系,共同開展科技攻關。
持續的科技投入,使上海院科研創新能力明顯提升,科技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上海院先后承擔了國家級科技項目4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1項,國家863計劃2項,國家重大攻關項目1項)、上海市科委、國家能源局等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研究,每年承擔的企業橫向課題及內部立項課題超過百余個。截至2018年9月,上海院擁有國家專利184項,其中發明專利36項。平均每年在國際三大檢索、核心期刊上發表科技論文20余篇,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技、工程獎項20余項,其中“500 kV地下輸變電工程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500 kV虹楊地下變電站”獲得了國家級咨詢成果獎。
持續的科技創新,也為上海院帶來了技術和工程領域多項重大成果。多年在風電、光伏發電、儲能等領域的技術投入,使得上海院成功中標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新能源綜合利用工程——國家風光儲輸聯合發電示范工程(一期),成為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CDM)注冊項目,上海院也成為了風光儲輸技術的領跑者。
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上海院的工程技術水平和能力實現大發展,在城市地下變電站、半地下變電站、戶內變電站、高壓及超高壓電纜線路、城市配電網等方面具備國內領先水平。上海院率先在國內具備500 kV地下變電站以及結合大型隧橋電纜線路的設計能力,不僅設計了國內第一條長距離、大截面、深入市中心供電的500 kV電纜線路,還設計了國內第一座(世界第二座)與建筑結合的500 kV虹楊地下變電站工程,具備軟土地基鐵塔、窄基鐵塔、同桿多回路等架空線路設計技術。
上海院在工程建設中注重節能環保和城市環境的和諧處理,在國內率先具備了節能變電站、智能變電站、智能輸電線路、輸變電BIM技術能力。配套上海迪士尼樂園建設,設計了新一代的綠色環保智慧變電站——110 kV迪士尼變電站;設計了國內首條柔性直流輸電線路,解決了新能源發電送出的瓶頸難題。
在新能源技術領域,公司已具備大規模風電場、海上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發電等工程的設計能力,其中部分技術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創造了多個國際、國內第一:設計了世界首個大型風光儲輸聯合發電系統——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建造了國家首個“光伏領跑者計劃”——大同采煤沉陷區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范工程;設計了國內首座規模最大的商業化光儲電站——“格爾木時代新能源50MWP并網光伏電站;設計了國內首個并網售電投入商業運行的兆瓦級太陽能光伏電站——崇明前衛村太陽能光伏示范電站。
在上海乃至全國的城市電網、清潔能源領域的工程咨詢、設計和總承包業務上,上海院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如今,公司業務范圍不僅遍及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還走出了國門,足跡遍布亞非歐美等地區的多個國家。這些成就的取得,與企業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密不可分。

在服務上海本地的電網、城市建設時,公司依托“特、優、強”技術優勢,貢獻良多:以建設國際大都市一流電網目標,成為上海電網制定“十二五”“十三五”電網規劃的主要技術智囊;以精益服務傳統承擔上海地鐵交通線全部40余座變電站設計及部分總承包建設;完成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主題館光伏發電場、上海迪士尼樂園“綠色、環保、智慧”變電站設計和上海中心大廈主變電工程總承包建設等。
放眼全國,公司圍繞客戶和市場升級業務模式,創新提供能源建設全產業鏈高端服務,取得一系列引人矚目的成就及新模式。如:“技術引領、贏得先機”服務華北區域電網、能源新市場的“張北模式”;以“規劃帶動設計、設計帶動總承包”的“青海模式”;為地方政府出謀劃策、擔任技術智囊,承擔國家首個“光伏領跑者”計劃落地示范項目基礎設施總承包建設的“大同模式”。
多年來,上海院堅持以“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理念來構建企業創新文化,不斷加大科技投入,探索工作創新機制,加強自身隊伍和創新能力建設,促使上海院技術創新能力明顯提升,企業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上海院運用卓越績效模式持續推進企業發展,堅持以提高企業發展質量和經濟效益為中心,以“做精、做強、做大”為目標,大力推進市場營銷、生產管理、人才培養、技術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和企業文化建設,有力促進了機遇捕捉能力、快速應變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的提升。在公司改制、改革、發展中,上海院形成了“誠信負責、創新服務、以人為本、和諧共贏”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始終堅持立足卓越績效引領,持續發揮技術創新在企業發展、服務中的驅動作用,以“特、優、強”技術優勢和企業質量服務品牌,成為國內城市電網和新能源技術的引領者、實踐者。上海院自從2003年起連續被評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并于2012年獲得“上海市創新型企業”,2013年獲得“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稱號。
上海院自2013年榮獲“第十三屆全國質量獎”以來,先后榮獲“2014年度上海市政府質量金獎”,亞太質量組織的“2015年度全球卓越績效獎”,在2017年度的上海市政府質量獎評選中,上海院又獲得了“上海市市長質量獎”。近年來,上海院人均營業收入和人均利潤均處于行業領先,產品和服務質量不斷邁上新臺階,已經成為國內城市電網和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引領者和實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