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科技大學 劉 笑 鄭恩讓
自動導引車(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簡稱AGV)是指帶有導引裝置(電磁、激光等),能夠沿設定好的路徑行駛,具有自動化搬運功能的運輸車[1]。目前常用的AGV導航方式有:磁導航、激光導航、視覺導航。其中,激光導航依賴于反光板,因此成本很高;視覺導航對所處環境要求很高;而磁導航不僅成本低,且抗干擾能力強,對環境要求較低[2]。
對于國內的應用型AGV來說,大多數采用單片機[3]、可編程控制器(PLC)[4~5]、嵌入式工控機[6]等作為控制器[7]。采用工控機方案,成本過高且穩定性差;采用PLC方案,擴展不方便且難以移植實現調度算法。針對以上問題,本文設計了基于STM 32的磁導航AGV控制系統,該控制系統不僅適應性好、可靠性高,并且價格低廉。經現場實際測試,系統運行穩定可靠。
圖1 AGV小車整體結構Fig.1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AGV trolley
本文設計的AGV小車整體結構如圖1所示,采用六輪差速驅動結構:前面兩輪為萬向隨動輪,后面兩輪為固定輪,中間兩輪為差速驅動輪。
這樣的結構能夠增強車體的穩定性和載重能力,且驅動輪在車體中間,減小了轉彎半徑,使運動更加靈活。
本文設計的AGV控制系統由磁導航模塊、人機交互模塊、安全防護模塊、運動控制模塊、網絡通信模塊等幾部分組成。本系統的的總體設計如圖2所示:
圖2 系統總體結構圖Fig.2 Overall structure diagram of the system
本方案采用模塊化的思想對AGV系統進行設計,根據AGV自身的特點,考慮到成本和設計難度,采用了基于STM 32的雙MCU結構。其中一個MCU用于路徑識別,另一個MCU用于實現安全防護、人機交互、運動控制與網絡通信等功能。
考慮到磁敏元件的檢測范圍和靈敏度,本設計采用RM 3100地磁傳感器。與霍爾傳感器相比,RM 3100地磁傳感器分辨率是其10倍,能夠精確的實地測量磁場。本設計中磁傳感器模塊共布置了6個RM 3100地磁傳感器,磁傳感器模塊布置排列如圖3所示:
圖3 磁傳感器布置排列Fig.3 Arrangement of magnetic sensors
AGV在運行的過程中,磁條與傳感器模塊的相對位置會出現4種情況:(1)3、4號磁傳感器信號極強,其他信號依次變弱,則當前磁條處于磁傳感模塊中間,AGV小車直行;(2)1、2、3號信號較強,4、5、6號信號較弱,則認為磁條處于磁傳感模塊左側,AGV小車左轉彎;(3)4、5、6號信號較強,1、2、3號信號較弱,則認為磁條處于磁傳感模塊右側,AGV小車右轉彎;(4)傳感器均檢測不到信號,則認為發生丟線,AGV保持上一次行駛狀態,若AGV丟線達到一定次數,則認為AGV失去導航能力。
射頻讀卡器的主要功能是通過讀取AGV標簽里所寫的數據來確定AGV的位置,以實現AGV站點停車、特定位置加減速、識別分岔路口等功能。
在分岔路口,磁傳感器模塊可能同一時刻檢測到多塊磁條的存在。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方案事先在射頻設別(RFID)標簽里寫入相應的數據信息,當AGV經過分岔路口時,RFID模塊可輔助磁導航模塊進行路徑識別,選擇正確的道路。
驅動電機控制模塊由控制器(STM 32F103)、執行器(無刷直流電機)、反饋裝置(編碼器)組成,控制器主要負責速度調節。驅動電機控制系統如圖4所示:
圖4 無刷直流電機控制系統框圖Fig.4 Block diagram of Brushless DC motor control system
主控板STM 32F103接收各個模塊傳感器的信號,經過邏輯計算,通過I/O口輸出控制驅動器,驅動器輸出相應的PWM控制信號控制直流無刷電機,同時通過編碼器采集速度信號進行反饋調節。
本設計中的AGV采用北京大器智成的PS-LCD工業觸摸屏作為人機交互模塊,采用Greatal專業組態式界面設計工具。觸摸屏模塊與STM 32主控板之間采用RS232方式通信,觸摸屏負責信息采集、錄入以及結果的顯示,主控板負責分析計算。工業觸摸屏運行界面如圖5所示:
觸摸屏分為顯示區和手動操作區。顯示區內信息包括:實時電量顯示、讀取當前地標號碼、此臺AGV行駛區域和當前狀態、AGV運行速度與磁導航模塊的尋跡信號;手動操作區分為啟停模塊、驅動模塊、速度設定模塊、方向切換模塊、掛鉤模塊和幫助模塊等。其中掛鉤模塊可設置AGV是否需要托送貨物,方向切換模塊可設置AGV運行方向。
圖5 觸摸屏運行界面圖Fig.5 Touch screen operation interface diagram
AGV車體設有安全防護模塊,主要包括車體前側上方安裝的光學避障傳感器、車體前側下方安裝的物理避障傳感器、車身兩側安裝的紅外對射傳感器、急停按鈕等。當各個傳感器模塊檢測到故障,AGV主控板一方面通過網絡通信模塊報告給上位機軟件供管理人員處理,另一方面進行聲光報警與緊急停車,保護AGV周邊的工作人員與設備。
驅動電機控制系統速度環采用增量式PI控制算法,該算法的可由下式描述:
式(1)中,kp為比例系數,Ti為積分時間常數,u(T)為輸出信號,e(t)為輸入偏差信號,經過離散化的PI表達式為:
式(2)中,k為采樣序列,e(k)為第k時刻的誤差值,令:
則增量式PI表達式為:
PI控制算法不僅考慮了響應的快速性,還消除了穩態誤差,系統控制效果良好。
AGV上位機監控軟件基于VS2013平臺,采用C#技術開發,其運行界面如圖6所示,AGV狀態監控軟件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啟停部分:該部分位于軟件界面右上方,其中停止按鈕可以緊急停止AGV小車。AGV小車緊急停止之后,必須在上位機上按下啟動按鈕才再次啟動;
(2)AGV基本狀態部分:該部分在啟停模塊下方,包括AGV編號、AGV行駛狀態、在線狀態三個部分。其中AGV編號在AGVs(多個AGV)系統中可以方便選擇查看特定編號的AGV狀態;AGV行駛狀態表示當前AGV狀態是否正常;在線狀態表示AGV是否在線,若該編號AGV不在線,則需調度其他編號AGV完成工作;
(3)AGV位置狀態部分:包括當前地標、當前目標、上一地標。當前地標為當前AGV讀取的RFID標簽號,代表AGV當前所處的位置;當前目標為該編號AGV所要達到的目的地;上一地標為AGV運行時所經過的上一位置;
(4)AGV運行狀態部分:包括運行速度和電量;
(5)手動控制區:包括指定AGV目標和AGV速度2個功能,通過指定AGV目標可以臨時手動改變AGV目的地,通過AGV速度滑動條可以手動調節AGV速度;
(6)地圖顯示區:地圖顯示區可以清楚查看AGV當前所處位置;
(7)系統日志:系統日志區域可以記錄AGV狀態信息,方便管理人員查看。
圖6 上位機監控界面Fig.6 Monitoring interface of upper computer
為測試所設計的AGV控制系統的可行性與穩定性,進行了模擬實驗。在地面上鋪設磁條,將本方案中的六輪式AGV放置于磁條導軌,同時使用RFID標簽卡模擬停車站點,本實驗中AGV及磁條軌跡圖如圖7所示。
本方案中的差速式AGV在實際行駛中,通過調整兩個驅動輪的速度來完成導航與停車功能。本方案測試了不同速度時AGV的導航精度與停車精度,導航精度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
圖7 AGV測試車體與磁條導軌Fig.7 AGV test car body and magnetic slideway
表1 AGV導航定位數據統計Tab.1 AGV navigation and positioning data statistics
在表1(單位為mm)中,編號1代表AGV速度為0.75m/s,編號2代表速度為0.6m/s,編號3代表速度為0.4m/s。通過上表可知,AGV速度越低,穩定性越高。因此AGV在直線軌道時應該加速,拐彎時應適當降低速度以保證其穩定性。
一般情況下,AGV停車精度影響AGV上料精度,因此AGV速度應該盡量低以保證其停車精度,但也需考慮工廠調度節拍,AGV速度不能過慢。因此本方案在停車地標之前設置了一個減速地標用于減速,以此來提高AGV停車精度。AGV停車精度測試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AGV停車定位數據統計Tab.1 AGV parking location data statistics
在表2(單位為mm)中,AGV停車精度測試是在勻速0.5m/s,遇到減速地標減速至0.3m/s的條件下進行實驗。在表2中,編號1代表在直線路段停車,編號2代表在彎道停車。通過AGV停車精度測試,可以看出AGV在直線路段停車精度優于彎道。但無論直線路段停車還是彎道停車,其精度均小于10mm,滿足一般工廠的停車定位精度要求。
通過AGV導航精度測試與停車精度測試,表明了本控制系統的穩定性和可行性。
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STM 32的磁導航AGV控制系統,采用了高性價比的STM 32 F103組成雙MCU架構,路徑識別采用RM 3100地磁傳感器組成AGV傳感器組,配合RFID讀卡器完成AGV尋跡功能,運動控制采用增量式PI算法實現AGV直流無刷電機的控制,采用RS232通信實現AGV與工業觸摸屏的通信,實現人機交互功能,同時設計了基于C#的上位機監控軟件,方便管理人員管理。系統功能模塊化分工明確,整個控制系統簡單易行,經現場實際測試,系統運行穩定可靠。
[1]鐘鉅斌.基于多種導航技術混合的AGV系統設計[D].導師:林志赟.浙江大學,2016.
[1]Zhong Jubin.A variety of hybrid navigation technology design of[D].AGV system based on Zhiyun Tutor:Lin.Zhejiang University,2016.
[2]鄭炳坤,賴乙宗,葉峰.磁導航AGV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自動化與儀表,2014(03):6-10.
[2]Zheng Bingkun,Lai Yi,Ye Feng.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agnetic navigation AGV control system[J].automation and instrumentation,2014(03):6-10.
[3]王可,黃曉華,張健,仇家強.基于ARM Cortex系的視覺導航AGV雙核控制器設計[J].機電工程,2013(10):1284-1287.
[3]Wang Ke,Huang Xiaohua,Zhang Jian,and foe strong.Based on ARM Cortex system,visual navigation AGV dual core controller is designed for[J].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2013(10):1284-1287.
[4]韓騰,樊瑜瑾,李浙昆,趙培林,王俊杰.基于PLC控制的AGV制動系統研究[J].機電一體化,2013(05):44-45+88.
[4]Han Teng,Fan Yujin,Li Zhekun,Zhao Peilin,Wang Junjie.Research on AGV braking system based on PLC control[J].mechatronics,2013(05):44-45+88.
[5]吳衛榮,丁慎平,鄧玲黎.PLC和觸摸屏在AGV控制系統中的應用[J].現代制造工程,2012(12):115-119.
[5]Wu Weirong,Ding Shenping,Deng Lingli.PLC and touchscreen in the application of AGV control system[J].modern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2012(12):115-119.
[6]王起.論PLC、單片機、工控機在工業現場中的應用及選用方法[J].廣西輕工業,2011(01):60-61.
[6]Wang Qi.On the application and selection methods of PLC,SCM and IPC in the industrial field[J].Guangxi light industry,2011(01):60-61.
[7]孫曉艷.基于FMS的自動導引車控制器設計與實現[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6):26-28.
[7]Sun Xiaoyan.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utomatic guided vehicle controller based on FMS[J].Journal of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0(06):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