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簡要地闡述了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中美術基礎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為了不斷更好更新的適應職業院校藝術設計課程的教學特點,美術基礎課程教學如何更好的發揮它的夯實基礎,強化造型技術能力,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素養。作者以在實際美術基礎教學工作中的教學改革思考為基礎,分析當前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特點及教學的要求、結合民族工藝系美術基礎課程教學目標為背景,闡述美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關鍵詞:美術基礎;課程教學
一、美術基礎課程在教學中的作用
美術基礎課程是藝術設計專業基礎必修課程之一, 美術基礎課程直接影響學生藝術設計與制作的能力。第一、通過基礎課程學習把設計者的創意思維轉化成直觀的視覺圖形、工程圖、藝術效果圖等。尤其在藝術設計專業中,美術是設計造型最基礎手段,并且也是設計造型最直觀的表現手段。第二、美術基礎課程學習是藝術設計者的審美眼光和審美能力的基礎訓練。美術基礎課程的表現形式從提高學生的造型視覺觀察、到色彩視覺能力轉化到立體視覺表現過程,創造出符合藝術審美心理學表達的設計語言。第三,美術基礎課程學習是設計者將不同類型的設計元素進行重新排列組合的構成表達形式。在美術基礎構成學習中把各類基本的圖形元素轉化為不同的視覺直觀的新的表現形式。
所以,美術基礎的學習質量是與美術相關的藝術設計類課程的重要學習手段。
二、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美術基礎課程的教學現狀
職業院校的教學注重學生職業技能學習,但是藝術設計專業的職業技能對于學生美術基礎是有較高要求,無論是在藝術造型還是在藝術審美方面。美術基礎是藝術設計與技術實踐中十分重要的環節,職業院校藝術設計專業中美術基礎相對非常薄弱?;A課程解決的基礎造型、手繪效果圖、藝術設計中的審美問題,藝術設計類的色彩搭配與色彩表現的問題,在構成課程中對于不同元素的重新排列組合的問題,設計審美眼光的問題,這些基礎問題困擾使得學生在藝術設計與實踐過程表達與創意滯后,這種基礎課程的薄弱現狀極大地影響了本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的水平。
三、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美術基礎課程改革的迫切性
第一,職業院校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以能力為主的職業技能培訓,主要培養一線的技術制作性設計人才,設計技術型人才也要求具備藝術造型技術與藝術審美眼光。這些技能的培養不能缺少一定的美術基礎課程訓練,美術基礎課程的改革才能更好有效地解決我們目前窘迫的教學現狀。
第二,職業院校藝術設計從業人員培養的能力方面,要求作為藝術設計與制作一線的技術員工,藝術產品的生成必須具備工藝技術熟練能力與藝術審美能力的結合,讓創作的產品呈現技術手段與藝術審美結合的功效。目前,我們學生薄弱的美術基礎與專業能力的要求之間的矛盾,我們調整美術基礎課程,以更好地解決設計學科特點與學生基礎較差之間的困難問題。
第三,職業院校的美術基礎課程基本還是沿襲了本科的教學模式,在職業教育的2.5+0.5的教學模式中,美術基礎課程的課時數量減少了很多,課程泛而不精,這種課時不足與授課寬泛之間的矛盾極大地影響了美術基礎課程的質量,美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才能更好地解決課程質量的問題。
四、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美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建議
第一、強化設計素描與平面構成元素的物像重構
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要求,美術基礎對于素描課程的改革調整,教師需要將素描教學方式進行新的整合與轉化。在素描教學中學生對物象的觀察,了解掌握物體的空間結構。對結構進行解構之后再重新組合,適當融入主觀設計,用設計素描形式繪制出更加人性化與藝術化的設計作品,在設計素描的重新構建上融入平面構成中的元素重新的排列組合,形成新的藝術表現的表達形式。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素描課程在教學改革中要更加強調學生的創作意識,大膽進行基本元素重構物象能力。
第二、加強美術基礎項目教學主題訓練
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會接觸較多的設計實訓項目,將美術基礎課程整合引入以實訓項目為教學導向的訓練模式。緣于設計素描是多角度觀察而且快速解構和重構物像,結合平面構成的重構與形式美感。將設計意圖通過繪制草圖手稿來完成,設計素描與平面構成的教學整合在特點上有方便、快捷的且實用。改革美術基礎教學主要是解決設計項目中手繪與配色的實際問題,設計的效果草圖能夠有效幫助設計人員快速表達項目的實際效果。在實踐項目中加入主題性的設計美術基礎訓練,這種教學方式能最快速的訓練將學生瞬間創意思維的表達出來,還能豐富教學內容。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美術基礎課程技能的掌握較為有效。
參考文獻:
[1]《設計素描》[M]鄭泓主編 中國紡織出版社 2011年7月
[2]《素描基礎》[M]唐鼎華著 人民美術出版社 2011年9月
[3]《素描教學中的幾點思考》[J] 何亞芳 《大眾文藝》2016年12月
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2017年校級科研項目“高職藝術類專業《美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設計與實踐”(17JG015)的科研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