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玲
摘要:良好的班級文化創(chuàng)建,有利于班級管理的構建與發(fā)展。引導學生參與班級文化建設做主力軍,更能增強班級管理的有效性。
關鍵詞:班級文化建設;班級管理有效性;參與;提高
內(nèi)涵豐富的班級文化,是將文化教育孕育在日常生活中,能使學生最直接地感受班級文化的熏陶教育,達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效果。作為班級管理的主要負責人,班主任要運用教育智慧,把學生打造成為建設自己班級文化的主力軍,帶領學生集思廣益,創(chuàng)造具有本班特色的班級文化,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影響。
一、提煉班級精神,增強班級凝聚力。
班訓、班級精神是班級中全體成員的群體意識、輿論風氣、價值取向、審美觀念等的反映,是班級文化的核心。記得有一年我接手的三(2)班六十多人,班額很大,男多女少,大部分孩子過于活躍,且留守兒童多,好幾個孩子紀律性差、不愛學習,常打鬧惹事,整個班班風很散。我深知良好的班級文化對人的熏陶影響作用有多重要,于是決定著手重新構建這個班的班級文化,并從最重要的班級精神、班訓入手去整頓班風。這班學生散慢慣了,且由于一直被看差,多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怎么辦呢?為此我專門開了“我的班級我作主”、“我不服輸,我能行”等主題班會,向學生介紹良好班風的重要性,并引導他們發(fā)揮主人翁精神,廣開思路,共同提煉班級精神,構想班名、班訓和班級口號。學生們覺得很有意思,慢慢便參與進來。后來表決,我們將班級名命名為“陽光三二班”,將班級精神定為“勤學向上,樂于進取”,班訓確定為“我學習,我快樂,我成長”,班級口號定作“三二三二,獨一無二”。這班孩子多數(shù)個性分明,這班名、班訓和口號都還真挺符合他們的特點呢!
之后我將我們的班名、班訓、班級精神和口號等打印出來,班會課上宣讀后,張貼在門口,自此,“陽光三二班”正式成立,這種儀式感讓學生們無形之中產(chǎn)生一種敬畏之心,使他們有了一種無形的、積極的約束力。我發(fā)現(xiàn),提煉并決定班級精神等的過程中,激發(fā)了學生對班級的歸屬感,相互的討論和交流過程中也增強了班級凝聚力,我感受到孩子們對班級的自豪感和干勁感,后來班級情況的好轉證明確是如此。
二、制定班級制度,提升自主管理能力。
任何班級管理,都必須依據(jù)一定的班級制度,一般主要包括班規(guī)、獎懲制度、值日制度、精細化分工明細表及班內(nèi)各項工作安排表等內(nèi)容。其中最重要的是班規(guī)的制定,它是指班級全體成員共同認可并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它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評定品格行為的內(nèi)在尺度,而且使每個學生時時都在一定的準則規(guī)范下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言行。我在制定班規(guī)時,堅持“民主共商、有獎有罰”的原則,引導學生結合本班情況去進行制定,包括學習、紀律、衛(wèi)生共三大板塊并下設分細項。
班規(guī)如何實施?我在多年班主任工作中,采用“小組競賽制”和“積分獎勵制”相結合的辦法,確保班規(guī)貫徹下去。首先我把全班分為兩個大組進行PK,分別安排一個最優(yōu)秀的學生當大組的領隊隊長。在大組內(nèi)又建立“小組負責制度”,即把全班每四人分為一個小組,指定小組長(有時也由組員推舉而成),由小組長對照班規(guī)對每個組員的各項情況進行綜合考評和量化考核,并及時登記加分或扣分,之后小組長匯總本小組成員的量化得分情況給相對應的領隊長,由領隊統(tǒng)計并評出每天的優(yōu)秀小組獎小紅旗一面,每周全班按小組得紅旗數(shù)多少評出三個“第×周優(yōu)秀小組”。而個人的得分也進行累積,評選“禮儀之星”、“書寫之星”、“學習標兵”、“閱讀之星”、“衛(wèi)生之星”等優(yōu)秀個人。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提高綜合考評的有效性,如獎勵的措施有:集體加分,獎勵聽一個故事,免寫某一項作業(yè),頒發(fā)表揚信,神秘的小禮物等等。
通過制定班級制度和實施班規(guī)班紀,通過采用“小組競賽制”和“積分獎勵制”開展班級管理,我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參與制定班級制度,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從而優(yōu)化班級管理效率。
三、打造班級環(huán)境,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
班級環(huán)境有如一幅有“主體的畫”,是一首“無聲的詩”,它的狀況直接影響師生的情緒,能在潛移默化中陶冶、感染學生。因此我們要著力打造美好班級環(huán)境,讓班級里的每一樣東西都能“說話”,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首先我引導學生搞好教室的環(huán)境衛(wèi)生。干凈而整潔的講臺桌、工具排放整齊的衛(wèi)生角,指引著學生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意識和習慣。
其次我和學生一起布置和美化教室環(huán)境。我們充實了班級書法、美術等個性展示欄,美化了墻飾,不定期更新榮譽欄和黑板報,設立了班級圖書角。在圖書角上層擺放同學們從家里帶來自己喜愛的花草,為教室增色不少。每到課間,總有同學圍著圖書角挑選自己喜歡的書籍來閱讀。每天清晨,總有同學用小噴壺細心地給花草澆澆水。在這樣的教室里,師生總會被這濃濃的文化氣息所感染,自然而然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開展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依托班級文化建設,我積極開展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班級文化精神建設在實踐中延伸,從而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1、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成立興趣愛好小組。如成立畫畫興趣小組、故事興趣小組、籃球興趣小組等,通過興趣小組的形式,開展比賽活動,讓學生在活動比賽中體會興趣的快樂,在活動比賽中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和品質。
2、開展爭優(yōu)創(chuàng)評活動,樹立榜樣,促進自律,激勵學生不斷進取的斗志和自信心,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3、組織與其它班的聯(lián)誼活動或比賽,如拔河比賽、籃球比賽等,讓學生在活動和比賽中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能力。
綜上所述,我認為,班級文化建設對于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具有巨大的意義。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班級文化建設,能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fā)揮出來,從而有效提高班級管理的效果。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會不斷探索,進一步尋求班級文化建設與班級管理的關系,以便進一步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和教育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戴聯(lián)榮 薛曉陽.21世紀班主任文庫(小學卷)小學班級文化建設:[M]江蘇: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張偉萍.淺談班級文化建設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重要性[J].課外閱讀,2013(06).
[3]李麗華.淺談班級管理中的班級文化建設[J].新課程(上旬),2015(07).
[4]王淑蘭.讓班級文化建設成為班級管理的亮點[J].教育革新,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