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酉華
一、農村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實驗教師配備不足,專業不強
由于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對城鄉教師調配不合理,以及對農村教育不重視,在農村中學普遍存在化學教師和化學實驗員嚴重不足的現象。這與大部分農村中學教師配備不合理和化學課性質有關,有些學校化學專業教師本身就短缺,且化學課實驗多,個別化學專業教師轉教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而化學只能由非專業教師任教。化學教師配備少,加之實驗員缺乏,專業性不強,化學老師教學任務分擔重,實驗準備無時間保障,導致實驗開出率低,做實驗變為講實驗,學生分組實驗改為教師演示實驗或干脆不做,無法正常開足開齊實驗課。
2.實驗設備陳舊,藥品匱乏
目前,在農村中學,因為經濟實力不足,用在實驗方面的經費較少,再加上交通、市場作用等因素,化學實驗缺少儀器與藥品,有時教學的內容到了,藥品還沒有到位,以致演示實驗也無法開展,學生更無動手的機會,實驗教學質量也不理想,學生探究意識不強,動手能力差,導致學生實驗素質低,學習效率低。在這種情況下要實現創新實驗教學就更難了,從而也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
3.實驗教學評價機制不科學,管理不到位
在實施新課程標準的過程中,雖然通過考試加強了對學生實驗理論知識和探究能力與方法的考查,而對日常實驗教學缺乏監督管理,對學生動手能力的評價缺失,學生能力強弱無法體現,既使個別地區組織實驗理論和技能考核,也只能是走走過場而已,使實驗教學缺乏實效性長期性。
4.教師新課改意識不強,教法單一
近年來的優質學校對優質生源的“白熱化”爭奪,而使得農村中學優質生源的基本流失殆盡。留下的基本是一些基礎差、起點低、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也很不夠科學。由此致使農村學校教師大多采用較為傳統的知識接受型教學方式組織教學,往往只完成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傳授,忽視了對知識的拓展,更談不上學生探究方法和探究能力的培養,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不能全面實現,造成了化學學科意識難以養成,使探究科學的本質意識在教學中難以實踐和落實。
二、解決農村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對策
1.更新教育觀念
評價方式的滯后制約著實驗教學的普遍開展,傳統的紙筆考試成績仍然是作為幾近唯一的標準,這是制約實施新課標,實施實驗教學的瓶頸。貫徹新課標,必須更新教育觀念,從政府到教育主管部門到學校管理者到一線教師都要更新教育觀念。近年中考化學試題突出了探究型學習的能力考核,出現了占很大比例的綜合性、開放性題目,這是評價上的進步。我們應該認識到傳統的講授已不能適應評價方式的發展,也不可能在升學中考取高分。實施探究性實驗教學可以大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在現行中考中才能獲取好成績。
2.盡可能地利用現有條件多做實驗
課堂教學時間畢竟是有限的,所以我們可以利用課外時間,指導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探究性與趣味性并存的實驗,讓學生自行查閱資料完成實驗。比如九年級學生新開設化學課,第一節課應做一些魔棒點燈、瓶吞雞蛋等趣味實驗。開課導入可采用實驗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課外活動時間組織興趣小組實驗,雙休日可布置學生完成相關家庭實驗等。通過這些實驗的探究過程,學生不僅增強了學習化學的興趣,還提高了動手能力,最重要的是培養了創新意識。
3.結合農村實際利用農村現成的資源開展探究性實驗
農村可供初中階段開展探究性活動的素材或內容挺多的,我們應該依據鄉村中學實際情況和學生實際而靈活選擇探究課題,不一定要照搬教科書中所列的探究活動。以學生身邊的物質為切口開展探究活動,可增強學生親切感和提高探究興趣,如利用農村廣泛分布池塘、小溝渠等有利條件,讓學生分組收集沼氣,并試驗沼氣的可燃性。根據當地實際,開展“當地農藥、化肥使用情況”調查,了然當地農藥、化肥的使用對環境造成污染,及對水生生物生長的影響情況。這種實踐和交流既使學生體驗到思考探究的心路歷程,又讓學生獲得獵取真知的心智鍛煉,并對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大有幫助。
4.利用現有的條件改進實驗裝置和實驗方法
實驗裝置是完成實驗不可缺少的基本設備,教學中對有些實驗進行改進創新后,可以達到實驗的目的。例如在做氫氣燃燒爆炸實驗時可以自制安全多功能啟普發生器,用兩個塑料瓶組裝成氣體發生器,連接一個接近裝滿水的一個安全瓶,然后再連接燃燒或爆炸裝置,這樣做實驗既安全又簡單。
綜上所述,要使農村中學的學生健康快樂成長,師生和諧發展,增強學生的化學素養,這就要求化學老師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理解化學原理,獲得化學知識,掌握化學實驗技能,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和操作能力。
本文系課題《化學實驗在農村中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課題編號JJYKT1759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