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顯示器需要強力的后盾,一臺高性能電腦不可或缺。


當你準備為專業顯示器配一臺電腦時,你需要考慮這些事情。
1中央處理器
中央 處理器的處理能力不僅要看速度(通常以GHz為單位),還要看核心數量。多核心處理器在并行處理多任務時可以發揮不錯的效能。目前,4、6以及8核心處理器最為常見。
如果用于多媒體任務,我們推薦最低選擇4核心的處理器,比如Intel Core i5或者AMD Ryzen 5處理器。當然,如果預算充足,選擇具有更多核心的Intel Core i5或者AMD Ryzen 7更好,在處理復雜任務時可以為你節省可觀的時間。
2內存
內存(Random Access Memory)也是決定電腦運行速度的關鍵因素?,F在大多數的主板都支持DDR3或DDR4標準的內存條。主板上通常還具備多個內存插槽,允許用戶通過安裝多個內存條來擴展內存。目前的內存條的容量大多為每條4GB或者8GB。
以Photoshop CC和Premiere Pro為例,這些最常見的影像工具軟件推薦的最低內存容量分別為8GB和16GB。就目前的發展狀況,未來的照片和視頻將會很快擁有更高的像素數或者分辨率,所以我們推薦你在配置電腦時按照最低建議值翻倍安裝內存條。
3存儲
目前,將固態硬盤(SSD Solid-state Drive)作為系統盤的電腦越來越普及。固態硬盤的技術與相機中使用的SD卡類似。與傳統硬盤相比,SSD的速度快了很多,因此可以大幅度減少讀取與寫入的時間。不過SSD的缺點也很明顯:價格高,每GB的價格是傳統硬盤的數倍至十幾倍。
基于兩種硬盤的特性,目前最常見的搭配為系統盤使用SSD,而其他數據(比如照片、視頻)則存放在傳統硬盤上的混合方案。系統盤我們推薦使用250GB或者500GB的SSD,而其他數據可以隨時根據需求擴展傳統硬盤。
4圖形處理器
圖形處理器俗稱顯卡,主要分為兩種,集成在主板上的集成顯卡和單獨為處理復雜圖形計算而專門安裝的獨立顯卡。對于處理照片來說,目前的集成顯卡性能已足夠好。但是如果涉及多媒體圖形文件處理,比如模型渲染,那么一塊獨立顯卡會變得至關重要。
在測試中我們主要使用一塊中端的NVIDIA GeForce GTX 1060 3GB獨立顯卡。在全部測試中它可以完美地完成圖像以及視頻編輯工作。至于那些天價的高端顯卡,它們更多用于游戲以及專業類CAD軟件,用于媒體文件編輯有些大材小用。
5視頻接口
對于普通計算機和顯示器,目前用得最多的是DVI接口。不過這種接口只能最高支持2560×1600分辨率,而且DVI只能傳輸視頻而不能傳輸音頻。比DVI更高級的是DisplayPort,它不僅可以傳輸視頻和音頻,更可以支持4K以上分辨率。此外,HDMI接口也是非常常見的接口,包括電視等設備都可以利用這個接口同時傳輸視頻和音頻。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需要10-bit色彩深度而不是8-bit色彩深度,或者需要瀏覽高于24fps的4K視頻時,你需要保證你的HDMI接口符合 HDMI 2.0標準。



6外置存儲連接器
最常見的接口有三種:eSATA,USB 3.0和雷電口,最后一種用于蘋果品牌設備。三種接口都擁有不錯的速度,對于讀取相機存儲卡的讀卡器來說,USB 3.0格式最常見也最便宜。當然基于
USB 3.0的移動硬盤價格也相當實惠。
還要考慮的問題
MacOS還是Windows?
不得不說這是個難題,以前是,現在是,未來也是。而且這道問題會變得越來越難,因為目前常見的媒體文件編輯軟件,比如Lightroon,Photoshop還有Premiere都同時登陸了兩種操作系統。對于Windows而言,PC的普及程度更高,這意味著用戶可以在幾乎任何地方的任何電腦上進行操作。不過高普及率也帶來了問題,就是PC的性能千差萬別,能用并不意味著好用。相反,蘋果公司對硬件有著苛刻的要求,大多數蘋果電腦都可以平順地運行上述軟件,但代價也不小,蘋果設備的價格不菲。
對于用來“干活兒”的電腦,可升級性也是一個重要的特性。對于蘋果設備,以iMac舉例,雖然它很強大,但是一段時間后還是會過時,不過那時你能升級的只有內存容量,杯水車薪。反過來,PC的組件理論上全部可升級。不過全新的處理器可能基于全新的架構,這意味著一系列的升級,而這一切的花費最終與一臺新PC不相上下。
我們的測試方法
首先,我們將把顯示器還原為出廠設置,并在此基礎上測試顯示器的色彩準確度、色域、影調范圍以及亮度均一性。之后我們使用Datacolor
Spyder5Elite和 X-Rite i1Studio對顯示器進行校正,并重新測試以上項目。在后面的具體評測圖標中,我們將展示色彩準確度和亮度均一性兩者。所有顯示器的色域表現都達到了標稱的sRGB和Adobe RGB覆蓋率。
色彩準確度
我們在顯示器的預設模式下測試色彩準確度,如果顯示器有Adobe RGB顯示模式的話我們也會開啟。測試軟件顯示了24種顏色的偏差情況,圖中柱狀圖越短意味著誤差越小,這種顏色就越準確。

色彩均一性
對于這些顯示器,無論亮度還是色彩在屏幕中任
何一部分都不應該有過大的差距。舉個例子,比如
你讓顯示器顯示一個純色畫面,那么屏幕上的各
處都應該顯示一樣的效果,偏色、過亮、過暗都是
我們不想看到的。在這一項的圖表中,顏色越紅代表偏差越大,顏色越白代表偏差越小,顯示效果越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