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姬 智
月球隕石是在地球上發現的月巖,由小行星與流星、彗星撞擊月球濺出的巖石,是一些月球表面的巖石受流星體或小行星等外力撞擊影響,一些飛濺出的巖石快速逃逸出了月球引力。大多數巖石被濺出脫離月球引力后,在太空中經過長時間的遨游,最終被地球磁場或太陽引力所捕獲。透過測量隕石上的宇宙射線暴露史和惰性氣體,顯示大部分的月球隕石是在過去2000 萬年中被逐出月面的。其中也有一部分月球隕石大約在10 萬至100 萬年前才離開月球。這表明這些隕石離開月面后,并沒有飛往地球,而是進入地球的軌道上運行了很長一段時間,并最終受到地球磁場引力的影響而奔向地球。月球表面富長石的月殼開始形成大約在45 億年前,而在形成時和形成后的一段很長時間里,它經歷了一些外來隕石和小行星們的猛烈轟擊。月球地殼上的巖石已多次遭到密集撞擊而產生了破裂,受物體撞擊影響并在熔離作用下,許多支離破碎的礦物又被粘結在一起。因此,大多數月球隕石可能是來自月球高地上的角礫巖。地球上的各種角礫巖與月球隕石中的角礫巖表面上看似相同,但它們在巖相結構、礦物組合與化學組分上都存在本質差別。因為大多數的地球陸地角礫巖不是流星體撞擊而出現斷裂形成的,月球角礫巖常被劃分成不同的類別,如融化型角礫巖、麻粒巖型角礫巖、玻璃化型角礫巖、破碎型角礫巖、風化層型角礫巖等。在熔結體呈玻璃化的角礫巖型隕石中,一些巖石碎片或碎屑巖凝固在玻璃態的熔融基質中,呈這種特質的隕石大都是撞擊形成的。

① 定向月亮隕石尺寸:長4cm 最大直徑20cm 重23810g說明:多孔、水泡、硬而蘇松,撞損面反應的內部物質致密粗燥,但幾乎沒有磁性。月亮隕石含有的金屬比普通球粒隕石要小得多,鐵含量遠低于1%。它不包含高濃度的鎳。這類月巖是蘇長巖,也叫非月海玄武巖,它是由富斜長石的巖石部分熔融形成的,由于這種巖石中鉀、稀土族元素和磷含量非常高,所以這種巖石又叫做克里普巖

② 瑞典名鐵(穆阿尼納魯斯塔隕石)尺寸:長22cm 寬14cm 厚9cm 重8360g說明:這枚隕石的發現地為瑞典,發現時間是1906 年,隕石群組。1906 年,在瑞典偏遠的北部,一對玩耍的瑞典姐弟,無意中發現了一塊與眾不同的鐵塊兒,這就是后來被命名的Muonionalusta 鐵隕石。Muonionalusta鐵隕石是細維斯臺登花紋的、屬IVA 組的高端鐵隕石。由于具有漂亮的細維斯臺登花紋,極具觀賞性,是制作隕石首飾工藝品的首選隕石,從隕石刀劍到戒指、表盤、掛件等深受愛好者的喜愛。其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一路追趕GIBEN 隕石,屬價格增長最快的隕石。這枚的瑞典Muonionalusta 鐵隕石是最美麗的鐵隕石之一,表面美麗的紋路是這枚隕石最大的特色,也是隕石市場中少數發現在北極圈內隕石之一,并已經被地質學家證實,這種隕石歷經了地球上的冰河時期 ,也是非常古老的鐵隕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