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明
(廣州開發區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廣東 廣州 510530)
廣州生物島某建筑配套工程項目地處廣州生物島外環二線北與科翔路南交匯處以東地域,總用地面積為18600m2,建筑面積為87630m2,該項目地下室為一層,局部地下二層,上部為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該項目基坑支護采用土釘墻結構。地巖土層自上而下劃分為:人工填土厚度1.5~3.0m;粘土-粉質粘土厚度3.0~4.8m;礫粗砂厚度4.2~6.8m;砂質粘土厚度6.7~9.2m;全風化花崗層厚度6.0~9.0m;強風化花崗層厚度7.0~13.0m。
本工程施工土釘數量為163根,錨桿最大試驗荷載為60KN,根據國家、省有關規范、規程和規定,經委托單位與有關單位研究協商,確定本次試驗工程樁數10根,具體樁位由委托方確定,本檢測目的是檢測土釘的抗拔承載力,為工程驗收提供依據。
本次土釘試驗按照廣東省標準《建筑地基基礎檢測規范》(DBJ 15-60-2008)的有關要求進行。
本次試驗采用卡具將土釘與穿心式千斤頂連接,試驗反力由土層反力提供,在千斤頂與土層之間增設承壓板。試驗時用油壓穿心式千斤頂分級加載。

(1)土釘的最大試驗荷載按土釘軸向受拉承載力設計值的1.2倍,即:50kNх1.2=60kN。
(2)土釘抗拔試驗加卸荷等級與位移測讀間隔時間見表2-1。

表2-1 加卸荷等級與位移測讀間隔時間表
(3)抗拔拉力量測由連接于油泵的壓力表進行量測,位移量測由百分表表進行量測。
根據委托單位提供的設計與施工資料,各檢測土釘軸向受拉承載力標準值及有關土釘參數見表3。

表3 檢測土釘有關參數
根據《建筑地基基礎檢測規范》(DBJ 15-60-2008),該檢測的土釘抗拔極限承載力設計驗收判斷依據規范如下:在某級荷載作用下,由于土釘的位移量不斷增加,試驗荷載無法維持,或者加載至最大試驗荷載持載時,連續10次測讀位移均未達到相對穩定標準,可終止試驗;試驗結果應按每級荷載對應的錨頭位移列表整理,并繪制荷載—位移曲線,需要時可繪制其他輔助分析曲線;最大試驗荷載時,位移增量達到相對穩定標準,取最大試驗荷載為土釘的抗拔力。
對同一條件的土釘進行統計分析,當滿足下列條件時,判所檢測的土釘驗收試驗結果滿足設計要求:抗拔力平均值應不小于設計抗拔力;抗拔力最小值應不小于設計抗拔力的0.9倍。
檢測結果匯總表見表4,各檢測土釘試驗荷載和位移數據匯總表見附表,各檢測土釘的Q~S曲線見下圖。

表4 檢測結果匯總表
土釘抗拔試驗—位移數據匯總表

序號荷載(kN)歷時(min)位移(mm)本級累計本級累計00000.000.0016551.861.862125100.802.663245151.193.8543610251.155.0054810350.915.9165410451.257.1676015600.988.1486565-2.495.65最大位移量:8.14mm 最大回彈量:2.49mm

工程名稱:廣州生物島某建筑配套工程項目檢測土釘編號:3-6測試日期:2017-09-20土釘長度8.00m荷載(kN)06122436485460本級位移(mm)0.001.860.801.191.150.911.250.98累計位移(mm)0.001.862.663.855.005.917.168.14
試驗加載到36kN時,位移量為8.21mm,土釘位移相對穩定。綜合分析,該土釘的抗拔力為60kN。
試驗加載到60kN時,位移量為7.15mm,土釘位移相對穩定。綜合分析,該土釘的抗拔力為60kN。
試驗加載到60kN時,位移量為8.14mm,土釘位移相對穩定。綜合分析,該土釘的抗拔力為60kN。
綜合結論:所檢測的土釘驗收試驗結果滿足設計要求。
[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
[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J15-31-2016.
[3]《建筑地基基礎檢測規范》DBJ 15-60-2008.
[4]《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 120-2012.
[5]《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 5033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