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靜
●孩子抬頭抬得不好,是不是缺鈣引起的?
● 孩子是個小羅圈腿,是不是缺鈣引起的?
● 孩子走不穩,是不是缺鈣引起的?
● 出牙晚、乳牙長歪了,是不是缺鈣引起的?
● 孩子出現生長疼,是不是缺鈣引起的?
面對孩子發育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很多家長不約而同地想到補鈣!家長重視補鈣,是因為他們小時候普遍都補過鈣,那時候食物遠沒有現在這么豐富,很多孩子都缺鈣。如今孩子的飲食很豐富,身體所需要的鈣從食物中攝取已經足夠了,缺鈣不再是普遍問題。也就是說,喝奶、吃飯正常的孩子是不容易出現鈣缺乏的。
抬頭抬得不好,因為缺乏鍛煉
孩子抬頭動作發育遲緩,并非是缺鈣的緣故,而是由于平時缺乏鍛煉,導致肌肉力量不夠。補鈣和肌肉的發育沒有任何關系,肌肉的力量是需要鍛煉的。孩子肌肉發育的順序是從頭到腳,最先能夠控制的是頭部,隨后獲得手臂的力量,接著學爬、學站、學走。孩子滿月之后甚至更早,就可以讓他趴下來,慢慢抬起小腦袋,鍛煉頸部和背部的肌肉。由于孩子的骨骼及關節組織都比較軟,一般不會因為趴著或抬頭而受傷。等到孩子三四個月的時候,就能自己抬起腦袋堅持三四分鐘了。
有些頭部較大、肌肉比較松弛的孩子,在抬頭等支配身體能力的發育上會有些遲緩,家長也不要因此就著急或擔心,只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確認他在不斷地發育成長,他就是健康的孩子。
輕微缺鈣不會導致O形腿
輕微缺鈣不會導致O形腿,但如果是嚴重的佝僂病,會并發O形或X形腿。而要預防孩子出現佝僂病,應該根據孩子的情況補充維生素D,而不是只強調補鈣。
要想預防孩子出現O形腿或X形腿,應該從保護他的膝關節做起。在孩子的下肢還未發育成熟時,讓他早早地在大人腿上蹦,過早扶著孩子站或走,都會使他的膝關節承受較大的壓力,對膝關節的正常發育產生不利影響,從而造成O形腿或X形腿。所以,不要過早讓孩子學站、學走,要遵循孩子自然的發育過程,不做超前的事。
出牙晚、乳牙長歪了,都與是否缺鈣關系不大
有些孩子八九個月大了,還沒長出一顆牙,這時家長往往很著急,擔心孩子缺鈣。其實,孩子長牙的早晚、快慢與是否缺鈣并沒有必然的聯系。雖然有少數孩子確實由于佝僂病或營養不良而影響了乳牙的生長發育,但正常情況下,只要保證孩子每天能喝到足夠的母乳或配方粉,并適時、合理地添加輔食,絕大多數孩子是不會缺鈣的,不需要補鈣,更不需要為了讓孩子早長牙而補鈣,只要注意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曬太陽,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就可以了。
孩子出牙時間有很大的個體差異,出牙晚與缺鈣無關。如果孩子發育、發展正常,沒有特別的疾病,即使牙齒萌出的時間晚一些也不必擔心。
孩子的乳牙排列不齊,有先天遺傳的因素,也有后天環境的影響。孕媽媽的健康及營養會直接影響胎兒牙齒的發育,但大多數孩子乳牙不齊與奶瓶喂養、哺乳姿勢不當或者孩子嚼咬奶頭、吮手指等不良口腔習慣有關。另外,乳牙剛萌出時,表面可能不平整,甚至呈鋸齒狀,添加輔食后,孩子開始用牙咀嚼食物時,乳牙會逐漸長平。
走不穩,補鈣沒有用
鈣是人體許多部位都需要的一種礦物質,它的主要功能是構建堅固的骨骼和牙齒,可以說,骨骼是人體鈣的貯藏庫。即便鈣對孩子的生長發育非常重要,我們也不能把什么都歸因到缺鈣的頭上。
孩子走路走不穩,實際上是肌肉的力量不夠或動作不協調,與缺鈣沒有關系。而補鈣并不能加強肌肉的發育,所以想通過給孩子補鈣幫助他走得更穩,顯然不會有什么效果。
生長痛和缺鈣無關
生長痛經常被與缺鈣聯系起來,有些家長會有疑問:我的孩子從來沒有出現過生長痛,是不是他缺鈣了?將來會不會長不高?其實,生長痛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與鈣無關。
此外,補鈣對生長痛的緩解并沒多大幫助,因為生長痛的原因并不在骨頭,而且過量補鈣會引起其他方面的副作用,比如大便干結等。同樣的,有過生長痛的孩子將來不一定長得很高,沒有出現生長痛的孩子也不一定會個子矮。
患佝僂病的真正原因:缺乏維生素D
家長擔心孩子缺鈣影響骨骼發育,其實擔心的就是孩子患上佝僂病。很多人都認為孩子的佝僂病是缺鈣引起的,殊不知,佝僂病的真正原因是孩子體內缺少維生素D,因此,佝僂病又被稱為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體內缺少維生素D才會真正影響孩子對鈣的吸收以及鈣在骨骼中的沉積,從而影響骨骼發育。
維生素D是促進鈣吸收最好的一種營養素。維生素D缺乏的時候,鈣的吸收率是10%~15%。如果補充了維生素D的話,吸收率可以達到40%以上。可以通過補充維生素D制劑和曬太陽的方式來補充。維生素D如何補充,可以向醫生咨詢,根據孩子的年齡、飲食等來決定補充的量。
家長現在應該改變思路,關注的重點不再是缺鈣,而應該考慮鈣是不是得到了充分的吸收和利用。如果鈣得不到充分利用,即使補得再多也沒有效果;而如果利用得好,食物中的鈣就完全能夠滿足孩子生長發育的需要,不必額外補充鈣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