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晶

數學是一門極具邏輯性的學科之一,高中數學較初中數學更是突出了這一特點。圓錐曲線教學內容是高中數學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師教學有效性,如何指導學生提高學習的有效性,這理應是高中數學教師思考和踐行的內容。本文通過相關文獻的梳理,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對當下高中數學圓錐曲線教學的現狀進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寧慢勿快、舉一反三和數形結合的教與學的建議,旨在交流與共勉。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極高的學科,其對學習者的邏輯能力要求較高。高中階段的數學是數學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難點,圓錐曲線更是高中平面解析幾何中的重點,核心內容。通過對近年來高考試題的分析,圓錐曲線的出現率和權重也日漸提高,其已經成為了高考的熱點和重點。因此,無論是高中數學教師,還是高中學牛,都應對這一內容的教學與學習加以重視。那么,教師如何有效地教,學生又如何有效地學,這非常值得研究。筆者通過文獻法、教學觀察法以及經驗提煉法等對高中圓錐曲線的教與學的現狀進行分析,并試圖提出相應的建議。
圓錐曲線知識體系
梳理圓錐曲線的相關知識,筆者制成圖1 知識體系圖:
圓錐曲線教學現狀
通過筆者的教學觀察,本文認為高中圓錐曲線教學的現狀可以分別從教師和學牛兩個維度加以分析。
首先,就教師維度而言,其主要表現在教學方式的傳統應試模式上。一些教師憑借自己的教學經驗,將自己的教學重點放在圓錐曲線的教學上,忽視了新課標下圓錐曲線的教學目標和要求。題海戰術沒有從高中數學課堂上消失,反而愈演愈惡劣。這樣的教學,我們可想而知,學生課堂參與興趣越來越低,最終就是破罐破摔。當然,一些老師也積極地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將一些優秀的教學方法引入到自己的課堂上來,但是并沒有將其精髓學來,而是一些皮毛,這樣的改革最終成為了走過場,缺乏持久力。因此,高中數學教師的任務和壓力還是巨大的,如何有效地結合學生特點,教學內容特點,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改革,非常值得深思與積極地踐行。
其次就學生維度而言,最大的問題還是學習的興趣不高,被迫式學習。我們知道由于數學知識的單調性非常容易導致學習者產生厭倦的心理。學生往往會由于圓錐曲線知識的復雜性以及多變性弄的頭暈眼花,因此在心理產生了抵觸心理。當然,一些學生由于沒有深入地掌握圓錐曲線知識的內核,僅僅是停留在表面定義、公式等上,所以久而久之對這部分學習失去了信心。因此,就學生而言,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如何理實一體的學習是高中教師所要考慮的重要內容。
圓錐曲線教與學的建議
綜合相關文獻并結合筆者的多年教學實踐,本文對圓錐曲線的教學和學習有如下幾條建議:
(一)寧慢勿快。俗話講,貪多嚼不爛。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圓錐曲線的教與學。在教學上,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設計教學的進度,而學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好學習與復習的進度。尤其是學生自己,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實際水平,不能不懂裝懂,盲目地跟隨,一定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加以知識的掌握。慢鳥先飛,說的就是我們的一些學生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前提下,所作出的明智選擇。
(二)舉一反三。掌握知識一定要獨有的方法,不能什么知識都采用同一種方法,那樣只能降低學習的效率。因此,作為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給學生進行舉一反三的示范。通過不同類型題的研究,通過不斷地強化,最終讓學生將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記住并運用好。當然,教師可以梳理出一些專項試題,從而幫助學生在課后探究知識并掌握學習方法。
(三)數形結合。人們在讀一本書的時候往往都是先看圖后看字,這說明直觀性的重要性。同樣,在圓錐曲線的教與學中也可以運用這一規律。有學者認為在數學學習中這種方法或者思想被稱之為數形結合。也就是說有了數而沒形,那么學習過程中便少了直觀性,而有了形卻缺了數也很難講知識細化。因此,建議在數學知識的教與學過程中將二者的有機融合,使其成為數形結合。這樣一來,圓錐曲線中難以理解的公式、概念就變得簡單易學了,很多難以解決的數學難題,也就更容易找到解決的突破口。
總之,高中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圓錐曲線是高中數學內容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作為教師要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選擇教學策略,而作為學生要從自身實際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寧慢勿快、舉一反三和數形結合等三個建議不能關照到所有人,在實際選擇和運用中要因人而異、因情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