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軍 王傳高
所謂第二課堂是相對課堂教學而言的。如果說依據教材及教學大綱,在規定的教學時間里進行的課堂教學活動稱之為第一課堂的話,那么第二課堂就是指在第一課堂外的時間進行的與第一課堂相關的教學活動。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并重,課內和課外并重,教師指導和學生自學并重。以第一課堂為基礎,就是改革第一課堂教學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把教學的基本著眼點放在學生能力、發展學生智力上、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并重,就是將第二課堂列入教學計劃,使兩個課堂互相結合、互相促進,達到有機地統一。
如果說依據教材及教學大綱,在規定的教學時間里進行的課堂教學活動稱之為第一課堂的話,那么第二課堂就是指在第一課堂外的時間進行的與第一課堂相關的教學活動。從教學內容上看,它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它無需考試,但又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從形式上看,它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它的學習空間范圍非常廣大: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操場;可以在學校,也可以在社會、家庭。它與第一課堂密不可分,它可以有效的促進第一課堂的學習。筆者認為,第二課堂是改革語文教學的突破口,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第二課堂的特點
(一)以興趣愛好為前提。第二課堂從內容到形式都是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它寓教職工于樂、寓教職工于玩、寓教于作、妙趣橫生,為學生喜聞樂見。
(二)以實踐動手為基礎,第二課堂的主要特點是“動”。學生通過制作、操作、實踐、實習、運動、玩耍等不同形式的“動”,既增進了健康,又鍛煉了動手的能力,開拓了視野,增長了知識。
(三)以百科知識為內容,第二課堂雖然也包括課外活動,但它不限于玩耍和游戲,而是以學習為目的,充實和發展了第一課堂的內容,使學生廣泛了解百科知識,活躍了思維,啟迪了智慧,發展了能力。
(四)以自我活動為方式,第二課堂的活動是以“自我”實踐為基本方式的。學生通過聽聽、看看、做做、學學,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愛好和特長。
注重第二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第二課堂是語文教學有機組成部分。它可以加速培養并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可以豐富學生的生活,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發揮特長,發展個性,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我們要針對學習特征,結合實際,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
(一)我當讀報員,為小朋友或老人讀報。低年級的小朋友很想聽故事,老人想聽新聞,都因識字不多或眼睛不好難以如愿以償。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空余時間為他們讀一讀報刊上的故事、笑話或者新聞報道。讀報員在讀報前自己要熟悉有關內容,弄清字詞的音和義,把握思想內容,讀報時,要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讀報后,要解說文章的思想內容。開展這樣的活動,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有利于樹立服務意識,養成尊老愛幼的品德。
(二)我當小老師,開展互幫互學活動。引導學生利用課余給鄰近的、同班的同學當小老師,輔導他們學習功課、完成家庭作業,引導他們觀察事物、動手實驗或制作。學生在幫助別人之中要運用知識,在學習之中能學習知識,拓展思維。在幫助活動中,小老師除了要熱心和虛心外,還要做好準備,注意知識的準確性,幫助的科學性。開展這項活動,能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頻率、鞏固所學、有利于培養關心他人,助人為樂的高貴品質。
(三)我當文字醫生,上街糾正錯別字。在現實中,使用不規范的文字現象隨處可見,學生當文字醫生,就是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上街“診斷”,留心觀察集鎮上的門牌、廣告、標語、墻報、把發現的錯別字記錄下來,并與有關單位或個人交換看法,協商解決;然后讓學生把自己在活動中的感受寫下來。
開展這類活動,能促進學生的刻苦學習,提高自己辨別錯別字能力,增強書寫規范意識,加深對文字音、形、義的理解和掌握。在“行醫”過程中,通過自己遇到的種種情況,可增強社交能力。
(四)我當小演員,表演課本劇。許多課文富有戲劇性,可改編成課本劇。學生當小演員,利用第二課堂進行充分的排演,首先要選擇適合表演的課文,潛心閱讀,改編成課本劇,接著確定扮演角色,即興上臺表演。用恰當的詞句、語氣、表情,伴以適當的動作,再現文章的思想內容;最后,組織評議,看誰表演的好?哪里需要改?為什么?開展這項活動,能促使學生認真閱讀課文,深入理解,發展想象能力,鍛煉才干培養自主、自立的意識,對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也有很大的幫助。
(五)我當小記者,報道新人新事新氣象。學生當小記者,就是引導學生利用第二課堂,深入社會生活,開展一些調查采訪,寫小新聞報道,利用廣播或板報進行宣傳,開展這項活動,能使學生加深對社會的認識,培養社交能力,提高作文水平,增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六)我當小主編,自辦手抄報或黑板報。學生當小主編,就是利用第二課堂自辦手抄報或黑板報,手抄報或黑板報的內容,可以自己動筆寫,也可摘錄;可以是某一專題,也可是綜合性的。我班開展過學雷鋒手抄報、古詩文手抄報、美化教室等活動。開展這項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鍛煉組織能力,培養認真負責,勇于創新精神。
第二課堂教學還可以圍繞第一課堂的內容,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書法、朗讀、故事會、文字欣賞、語文智力游戲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這樣既打破了傳統的封閉式教學結構,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在廣闊的天地里,學知識,長才干,育心靈。既鞏固了第一課堂內容,有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學生在用中學,又在學中用,既動腦,又動手,實踐創新能力得到拓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