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不同小麥品種對小麥紋枯病、葉銹病的田間抗性比較

2018-05-30 09:26:44李永孫俊銘
安徽農學通報 2018年9期

李永 孫俊銘

摘 要:為明確不同小麥品種對小麥紋枯病、葉銹病的田間抗性,特開展了田間試驗研究。結果表明,揚麥18、揚麥19、鎮麥5號、揚麥158、鎮麥8號、揚麥13、揚麥12等品種的小麥紋枯病發病較輕,對小麥紋枯病田間抗性表現較好;鎮麥8號、揚麥12、揚麥158、鎮麥5號、揚麥19等品種的小麥葉銹病發病較輕,對小麥葉銹病田間抗性表現較好。建議在小麥紋枯病、葉銹病重發區,推廣種植揚麥19、鎮麥8號、鎮麥5號、揚麥12等品種。

關鍵詞:小麥紋枯病;小麥葉銹病;抗性;小麥

中圖分類號 S4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8)09-0064-02

小麥紋枯病(Rhizoctonia cerealis)、葉銹病(P.recondita)是小麥上的主要病害[1,3-4],近年來這2種病害在廬江地區的重發頻率增加,嚴重影響了小麥的高產、穩產。為明確不同小麥品種對小麥紋枯病、葉銹病的田間抗性,筆者開展了田間試驗研究工作,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小麥品種 揚麥12、揚麥13、揚麥15、鎮麥5號、寧麥16、皖麥32、揚麥18、揚麥19、鎮麥8號、揚麥158共10個品種。

1.2 試驗設計 將10個品種種植在同一塊田中,每個品種3次重復,共30個小區,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長11.1m、寬3.6m,小區凈面積(不包括溝寬)40m2。重復間溝寬20cm,重復內溝寬15cm,溝深均為15cm以上,試驗區四周設寬2m的保護行。

1.3 試驗田概況 試驗田設在廬江縣同大鎮薛家圩村,小麥直播田,為近年來小麥紋枯病、銹病連續發病較重的地區;試驗田地勢平整,排灌方便,易于田管,肥力水平中等,質地中壤,pH值5.0,有機質含量1.89%,所有參試品種均安排在同一田塊內;采用撒播法,于11月9日播種,播種量165kg/hm2,每小區播種量0.66kg。試驗區總純氮用量195kg/hm2,其中:基肥、苗肥、臘肥、冬后拔節肥分別占總純氮量的50%、15%、15%、20%;磷肥(P2O5)用量為75kg/hm2,全部作基肥;鉀肥(K2O)用量為112.5kg/hm2,基肥、穗肥分別占施鉀總量的65%、35%。試驗全過程均不施藥防治病害,其他田管措施相同。

1.4 調查內容與方法

1.4.1 調查時間 小麥紋枯病:3月上旬開始調查,每3d調查1次,初見病株后每5d調查1次,至病情穩定后止。小麥葉銹病:小麥乳熟末期調查1次最終病情。

1.4.2 調查方法 (1)小麥紋枯病:每小區固定5個點(其中至少有1個點發病),每點定查20株。以株為單位,采用葉鞘和莖稈發病程度相結合的辦法進行分級,分級標準如下:0級:無病;1級:葉鞘有典型病斑,莖稈無病;2級:莖稈發病,病斑環莖占周長1/4~1/2;3級:莖稈發病,病斑環莖占周長1/2~3/4;4級:莖稈發病,病斑環莖占周長3/4以上;5級:病害爛莖一周,莖稈軟腐折倒。(2)葉銹病:每小區對角線5點取樣,每點固定調查20株,每株調查頂部3片葉,以每片葉上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百分率分級,分級標準如下:0級:無病;1級:病斑面積占整片葉面積的5%以下;3級:病斑面積占整片葉面積的6%~25%;5級:病斑面積占整片葉面積的26%~50%;7級:病斑面積占整片葉面積的51%~75%;9級:病斑面積占整片葉面積的76%以上[2]。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小麥品種紋枯病始病期差異 試驗結果表明,各小麥品種間紋枯病始病期差異較大。揚麥15發病最早,始病期為3月25日,鎮麥5號發病最遲,始病期為5月1日(表1)。

2.2 不同品種小麥紋枯病田間病情消長動態 參試的不同小麥品種田間小麥紋枯病均于齊穗期至灌漿期出現發病高峰,小麥灌漿期病情進入穩定期;小麥孕穗期至抽穗期田間小麥紋枯病病情增長較快(圖1、2)。

2.3 小麥紋枯病病情穩定期不同品種間病情差異 試驗結果表明,小麥不同品種間小麥紋枯病病情差異較大。小麥紋枯病病情穩定期(5月11日)調查,揚麥18、揚麥19、鎮麥5號、揚麥158、鎮麥8號、揚麥13、揚麥12小麥紋枯病發病較輕,平均病株率分別為0.33%、1.00%、1.00%、1.33%、1.67%、2.67%、4.00%,平均病情指數分別為0.07、0.20、0.20、0.33、0.40、0.67、0.93;揚麥15、皖麥32、寧麥16小麥紋枯病發病較重,平均病株率分別為51.67%、45.33%、30.33%,平均病情指數分別為18.00、16.13、9.20,揚麥18、揚麥19、鎮麥5號、揚麥158、鎮麥8號、揚麥13、揚麥12小麥紋枯病病情顯著低于揚麥15、皖麥32、寧麥16(表1)。

2.4 小麥葉銹病病情穩定期不同品種間病情差異 小麥葉銹病病情穩定期(5月21日)調查,鎮麥8號、揚麥12、揚麥158、鎮麥5號、揚麥19小麥葉銹病發病較輕,平均病葉率分別為1.78%、1.89%、4.11%、4.22%、5.22%,平均病情數指分別為0.20、0.23、0.48、0.47、0.58;揚麥18、寧麥16、揚麥13小麥葉銹病發病較重,平均病葉率分別為20.67%、15.33%、14.22%,平均病情數指分別為3.26、2.86、2.89,鎮麥8號、揚麥12、揚麥158、鎮麥5號、揚麥19小麥葉銹病病情顯著低于揚麥18、寧麥16、揚麥13(表1)。

3 結論與討論

(1)小麥不同品種田間小麥紋枯病均于齊穗期至灌漿期出現發病高峰,小麥灌漿期病情進入穩定期,小麥孕穗至抽穗期是田間小麥紋枯病病情激增期。

(2)不同的小麥品種間小麥紋枯病、葉銹病病情差異較大,揚麥18、揚麥19、鎮麥5號、揚麥158、鎮麥8號、揚麥13、揚麥12小麥紋枯病發病較輕,對小麥紋枯病田間抗性表現較好;鎮麥8號、揚麥12、揚麥158、鎮麥5號、揚麥19小麥葉銹病發病較輕,對小麥葉銹病田間抗性表現較好。

(3)大力推廣種植小麥抗病品種,是實施小麥病害綠色防控,減少農藥使用量的重要措施。建議在小麥紋枯病、葉銹病重發區,推廣種植揚麥19、鎮麥8號、鎮麥5號、揚麥12等品種。

參考文獻

[1]花日茂,陳軍,孫俊銘,等.安徽主要農作物病蟲草害綜合防治[M].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1:105-107,112-113.

[2]劉家成,李剛,胡全勝.農作物病蟲預測預報辦法與技術[M].北京:中國致公出版社,1995:99-110.

[3]檀根甲,季伯衡.小麥紋枯病的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1998(1):70-75.

[4]師麗紅,張娜,胡亞亞.10個小麥新品種(系)抗小麥葉銹病評價[J].中國農業科學,2011,44(14):2900-2908.

(責編:張宏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多野结衣在线一区二区|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的视频网站| 色综合中文综合网|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日韩av电影| 国产成人91精品免费网址在线| av在线人妻熟妇| 在线免费亚洲无码视频| 亚洲永久色| 18禁不卡免费网站| 色视频久久| 欧美v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 国产内射一区亚洲| 天天色天天综合|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全部免费特黄特色大片视频| 一区二区自拍| 亚洲swag精品自拍一区|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香蕉视频国产精品人| 深爱婷婷激情网|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国产福利大秀91| jijzzizz老师出水喷水喷出| 在线观看国产精美视频|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卡片av| 亚洲福利网址| 免费日韩在线视频| 国产免费福利网站|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干| 一级爆乳无码av| 伊人色婷婷| 欧美h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亚洲第一国产综合|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下载| 国产乱子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专区| 国产91色| 久久综合色视频| 欧美一级在线看| 欧美精品综合视频一区二区|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91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国色天香| 99在线国产| 国产精品偷伦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永久在线播放| 日韩午夜片| 97se亚洲综合在线韩国专区福利|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人妖在线|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 亚洲熟女偷拍| 毛片基地视频| 日本妇乱子伦视频|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久久| 国产91小视频| 日韩在线播放欧美字幕| 999国内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91精品|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免费三区| 国产黄在线观看| 少妇精品网站| 精品国产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