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嚴子健(解放日報記者) 編輯/易可
可惜我們到的那幾天,沿海天氣晴好,根本看不到浮冰。船長說,原因是無風,北方的流冰吹不下來,所以我們只能看到海雕俯沖捕魚,但這也足夠令我躍躍欲試了。
事先做了功課,要想拍攝到海雕捕魚時最好的光影,必須天不亮就坐船出海。羅臼的幾家破冰船公司,每天都有好幾趟航班,最早航班是凌晨五點,所以最好頭天晚上住在羅臼,住在船碼頭邊更方便。我們預定了羅臼富士見町離碼頭最近的榮屋民宿,她家到我們預定的船碼頭,走走只有幾分鐘。
第二天一早,我們天不亮就登船出海。因為是冬天,而且要到海上,所以我們“全副武裝”,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結果到了海上才知道,因為不用逐冰而行,所以船行并不遠,而且天氣很好,一點風都沒有,也不太冷。況且幾乎所有人都全神貫注地注視著海雕捕魚,不僅沒感覺到冷,我因為端著個100~400mm的鏡頭,還微微出了汗。

我們的估計沒錯,在太陽剛躍出海平面那段不多的時間內,光影是美麗的,如果海雕配合的話,那種側逆光真的很漂亮。不僅是海雕飛翔在空中的光影漂亮,海雕俯沖水面抓到魚兒后,向上起身出水的那一瞬間帶出的水花更美麗。當然,拍攝這樣激動人心的畫面,都是需要運氣的。要想把高速運動中的海雕拍清楚,把它起身沖出水面的水花凝固住,首先必須用高速拍攝。
但這些依然遠不足以拍好海雕捕魚的精彩瞬間,尤其很難掌握海雕翅膀飛舞的節奏。我用的是高速連拍,但往往最精彩的出水瞬間,海雕的翅膀很容易把自己的頭和臉都遮擋住了。這樣的廢片很多,白辛苦了相機快門。
太陽出來了,水面一片紅光。海雕周身的輪廓光也是金紅一片。這樣的景象是可遇不可求的。當風平浪靜時,海雕俯沖接近水面時的倒影也很不錯。我們的船返航近羅臼時,仍有些海雕在空中盤旋覓食。像這樣的大型海雕,我不知道它能飛多高,估計兩三千米應該可以。這次在北海道的羅臼拍攝海雕,讓我感覺很過癮。當然如果再有流冰,那就更完美了。
冬天,可以到羅臼看流冰、拍海雕;夏天,則坐船出海,可以看到鯨魚!羅臼給我留下了很不錯的印象,說不定哪天我還會再來。
我們從小樽到札幌,再到釧路,一路走到“大地盡頭”。然后在羅臼住一晚,第二天拍完海雕后,再從羅臼出來,開始了我們計劃中的下半程——林海雪原游覽,其中包括根室地區沿海的野付半島、釧路地區的阿寒國立公園、釧路濕原國立公園等景點。那幾天,我們不僅飽覽了北海道道東冬天的自然美景,也近距離觀賞了在那里被很好保護起來的丹頂鶴、天鵝、梅花鹿等野生動物,還盡情地享受了天人合一的露天溫泉,更飽嘗了當地最新鮮的山珍野味和海鮮美食。
離開羅臼,沿著海岸線一路往南,經過標津町后再往東不遠,就到達突出在北海道東部沿海的野付半島了。野付半島是由標津川排放出的泥沙順著海流堆積而成,是日本面積最大的分支沙洲。半島長約 28千米,形狀奇特,一般形容為“宛如一只躬著背的大蝦”,可我覺得它看上去更像橫伸在海岸線邊的雞爪子。




野付半島上大部分為草灘和濕地,有一條從頭到尾的“直腸子”公路,兩邊都可以看到海。在野付半島往東看,對面就是千島群島之一的國后島。在半島的雪地上,我們還與一群北海道梅花鹿不期而遇。在這塊半島上,可以看到成片被稱為“濤到哇啦”的冷杉枯木林,這些樹樁和樹干猶如根根白骨,層層疊疊地突兀在綠色的濕地中。這是生長在野付半島上的冷杉終年被海水沖洗浸泡,枯萎后形成的景觀,很有特色。
在野付半島的冷杉枯木林附近,我們看到了一群鹿。經查資料,這是“梅花鹿北海道亞種”,也叫“北海道梅花鹿”“蝦夷鹿 ”。這種鹿毛色夏季為栗紅色,有許多白斑,狀似梅花;冬季為煙褐色,白斑不顯著,屬低危鹿種。我拍到一頭漂亮的公鹿,公鹿第二年起長角,鹿角每年增一叉,至五歲后分四叉止。過了繁殖季節,角便自行脫落,第二年剛長出來的便是茸。一頭公鹿正在野付半島的海邊吃草,遠處正是國后島,這樣的景象難得。


從野付半島原路返回到標津町,再往西南拐到中標津,在中標津以西有一個叫開陽臺的丘陵高地,上面有個海拔271米的觀景臺。上到頂,可環顧四周美景,其中可見北海道遺產根釧臺地的格子狀防風林,往北可見知床岳,往東可遠望國后島,往南是一大片牧場。
根釧臺地的格子防風林是北海道一大景觀。在明治維新初期開拓北海道時,開拓者們為應對北海道惡劣氣候,想出了種植防風林的好辦法。這些落葉松也為如今的水稻生長儲存了充足的水源。根釧臺地的稻米,是北海道最好的稻米,僅次于秋田小町成為日本最受歡迎的稻米之一。
如此層次豐富的林海雪原,令我癡迷。站在開陽臺東面,看到一片丘陵地帶,下面是一個木柵欄,或許是牧場所建,但如此美妙的曲線,卻有意無意中成就了一幅裝飾性極強的美麗畫面。這樣的畫面,既簡潔,又富裝飾性,真是美妙無比的雪地佳景。
我試圖拍攝那些想象中的極簡畫面,雪地里的一顆小樹和一條木柵欄,我取名“雪坡小樹”。這次來北海道看雪,尋找嘗試拍攝極簡構圖的畫面,也是我的計劃之一。但真的要想找到滿意的畫面,而且還要拍得好、拍出意境來,實踐過后,才知道很不容易。由于開陽臺附近地形復雜,因此只要有時間仔細觀察,就可以找到不同畫面的各種美妙構圖,那也是對一個攝影愛好者構圖能力的極大考驗。(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