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粉霞
(河北農業大學,河北 保定 071000)
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評價原則,主要是定性評價,即把學生的平時表現進行分析和歸納,僅僅依靠專任老師、班主任或輔導員的評語、非專業的調查問卷很難得到客觀的評價結果,獲取的數據也較為抽象和模糊。因此,如何正確引領高校思政工作方向,以科學性、客觀性為目標,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進行先進性、全面性的有效評價,是高校德育工作所面臨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本文基于AHP構建教育理念、傳統文化、教學體系、學生素質等四個維度,運用層次分析法將以上四個維度引入評價體系,定性和定量評價相結合,借助計算機等工具進而綜合實證分析,以期獲取更客觀、科學并且操作性強的評價方法和體系。
在十九大確定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導意識形態的基本原則下,高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學體系需要增強社會適應性。首先,根據大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價值需求,科學合理地構建教材體系,大學階段的課程內容要與中學階段的內容有層次性、遞進性,防止內容重復,讓學生產生老生常談的厭倦感。理論教材也要不斷的更新,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其次,增強大學生理論教材內容的學術性,加強學生對教材內容的適應性。加強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的研究,真正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學生意識形態領域的引導功能。最后,加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適應性。為了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價值需求,教師要關注學生關注的現實問題,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技術輔助教學,構建針對性、現實性、趣味性的教學內容,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提高學生利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論水平。
傳統文化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可以拓寬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大學生可以從多方面汲取營養,使知識和閱歷得到豐富,高校可以開拓多種渠道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既可以改變教育內容的單一性,又可以拓寬教育渠道。其次,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這是符合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要求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是理想信念教育,就是給大學生在精神上補鈣。為培養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弘揚民族主義精神,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把國家的要求和學生成長結合起來,可以保障大學生成為國家有用人才。
素質教育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也是高校人才培養的基礎平臺。因此,堅持以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為核心,構建教育教學改革新模式,培養出厚基礎、精業務,強能力,高素質的新生代開拓型人才,是新形勢下賦予高等教育長期、艱巨的政治任務。而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作為素質教育的實施基礎,目標在于培養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以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為重點,普遍提高學生的人文、科學素質,塑造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美國匹茲堡大學的著名運籌學家T.L.Saaty,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多準則決策方法,是一種將決策思維過程數學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系統化、層次化的分析方法。層次分析法的解題思路是將復雜問題中的多個因素,經過分析,分解為相互聯系若干有序層次和若干因素,并將這些因素分組,形成層次結構中的標準、子標準、屬性和備選方案;然后,通過計算、判斷和比較,核算出相對權重,進而來確定每一層次中各因素相對于上層因素的重要性,最終實現決策者結合直覺、知識和經驗作出最優方案的判斷和選擇。T.L.Saayt教授提出層次分析法后,在經濟管理、教學管理評價等各個領域都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推廣,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有效提高了人們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層次評價模型的組織結構為各級評價指標、相應的權重、評價標準等,是一個層次化的綜合指標評價體系。通過多維度分析問題,找出相互關聯和制約的目標及影響因素,厘清各種因素之間的層次結構,明確其定性關系。因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評價有模糊性和復雜性的的基本特征,,那么對其進行有效性評價,首先就需要找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影響因素從而深入進行科學研究。本文利用層次分析法,通過對駐保多個高校大學生進行大量的調查研究以及對廣大一線思政教師的走訪發現,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評價的因素主要包括教育理念、傳統文化、教學體系和學生素質等四個部分。經過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了解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評價層次結構可以劃分為目標層、準則層以及子準則層。目標層屬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準則層的評價內容具體包括:教育理念、傳統文化、教學體系和學生素質等,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評價中最基本的內容。子準則層就是措施層的內容,措施層的內容具體包括:學習態度、革命文化、道德素質等15個方面的內容。構建各要素之間相互關聯的層次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層次結構模型
判斷矩陣,簡而言之就是相對于上一層次的某因素,對每一層次中各因素進行兩兩比較,判斷其相對重要程度,用合適的標度值表示,并寫成矩陣的形式,如表1。

表1 判斷矩陣標度值
在構造判斷矩陣時,為了更好地體現判斷矩陣的效果,筆者做了一個問卷調查,來自河北農業大學、河北大學及華北電力大學等駐保高校的20位一線思政工作者和來自不同學校、不同年級的300名學生進行了指標量化的調查問卷,以保證數據的可靠性。


表2 第一層次判斷矩陣
實際問題往往與之關聯的因素較多,比較復雜,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因子,如若判斷矩陣模型構建不合理,極有可能出現決策的錯誤。因此,需要通過一致性檢驗來判斷矩陣,以保證后續做出的排序和決策具有可靠性和科學性。判斷矩陣B=(bij)n×n的一致性,是指滿足條件bikbkj=bij(i,j,k=1,2,…,n),它反應了兩兩比較判斷之間是統一的、協調一致而不矛盾的。如果出現A比B極端重要,B比C極端重要,而C又比A極端重要,這顯然就說明一致性條件不成立,存在比較之間的矛盾。再者,由于實際問題涉及的因素又很多,存在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因此,要使判斷矩陣完全滿足一致性的要求也不太現實。Saaty教授經研究認為,只要判斷矩陣與一致性的要求不是偏離很多,即判斷矩陣只要滿足“滿意一致性”,就可以進行下一步操作。
本文采用方根法來計算每個要素的權重,其公式如下



表3 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值
按照上述表3同樣的方法,分別對二級指標層的判斷矩陣進行權重的計算和一致性的檢驗。
層次總排序定義為將層次單排序的結果進行整合,以得到各層元素特別是最底層元素對總目標的排序權重。其基本的計算方法是自上而下逐層計算下層元素對總目標的排序權重,最終計算最底層元素對總目標的權重,也就是目前階段考慮的十五個方面對總目標的權重向量,見表4。

表4 指標權重
對大學生德育工作進行有效性評價的主要目的在于優化教育過程,檢驗教育成果,進而提升教育行政部門的科學化和民主化的管理水平。本文通過基于AHP的計算方法,通過調研,將思政工作的主要影響因子分解成多維度的不同層次,在各因子之間進行數學化的比較、計算,得出不同影響因子的權重,從而為教育管理者實施最佳方案的提供借鑒和依據。綜上所述,利用層次分析法,能夠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評價更具客觀性、可操作性和系統性,能夠為下一步思政工作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和價值參考。
[1]李曉虹.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D].博士學位論文,2016.
[2]凌丹妮.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2017.
[3]董君.層次分析法權重計算方法分析及其應用研究[J].科技資訊,2015.
[4]楊國輝,孫夢云.思想政治教育評估問題研究狀況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
[5]金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及方法探析[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5.
[6]趙光華,鐘京鳳.基于ATP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評價[J].中國成人教育,2010.
[7]張小紅,裴道武,代建華.模糊數學與Rough集理論[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8]鐘京鳳.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評價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