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嘉晨

作為交通參與者中的“主力軍”,電動車交通狀況不僅代表著城市的面貌,也影響著交通事故發生率。為規范電動車駕駛人駕車習慣,提高安全行車意識,近日,杭州市各交警中隊對電動車各類交通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查處。
電動車作為一種短途交通工具,其經濟、便捷的特性越來越深受人們的青睞,成為人們短途出行的首選。但是,電動車迅猛無序增長,交通違法現象大量存在,交通事故頻發。隨著電動車使用群體日趨龐大,各種交通違規亂象凸現。對此,市民李女士也表示有同感。“我上班的地方與居住地方的距離還是比較短的,所以天氣暖和時我都是騎著電動車上下班。前不久,因為單位的一些瑣事加了下班,忙到天黑才騎車回家,本以為錯過了下班高峰時期路上的車子會少一些,為了能早點到家,我就在逆向車道行駛了一段。可沒想到的是,騎行了沒多久卻撞上了從對面正向行駛的一輛電動車,雖然最后我們都沒受傷,但我卻因此得到了教訓。”李女士說。
據交警中隊陳警官介紹,他們通過對轄區內的2017年交通事故進行分析后發現,建德轄區約有40%的交通事故均涉及到電動車,而多數事故,是由于電動車駕駛員不遵守交通信號,無視交通法規造成的。由于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基本沒有經過系統的交通法規學習和駕駛技能培訓,交通安全意識淡薄,隨意闖紅燈、變車道、逆向行駛,導致交通事故頻發。所以整治過程中,民警除了告知駕駛員一些電動車的理論知識,還要求違規駕駛員接受路面勸導體驗。
在建德市新安江交警中隊,筆者了解到,2018年以來,為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建德交警在轄區開展“守護平安”電動車專項整治行動。據相關數據統計,2018年3月1—7日期間,建德交警共查獲電動車各類交通違法事件1 700余起,其中涉酒駕駛就有8起。
陳警官告訴筆者,很多人認為只有酒后駕駛汽車才會構成酒駕,而喝了酒之后騎電動車就不會構成酒駕,其實,這種意識是錯誤的。電動車的速度雖然沒有汽車快,但是人在喝了酒以后,騎上電動車吹了冷風后就容易醉,人在酒精的麻醉下對車速失去了直觀意識。同時,在遇到交通事故時反應能力也會有所下降。現在在很多人的潛意識里認為喝了酒直接騎車不會有事,但往往騎著騎著就出事了,而且大多是撞電線桿、撞人、側翻這樣的大事。不要以為騎電動車就可以隨意違法了,生命只有一次。因此,車主在出行時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尤其是在十字路口行駛時,一定要遵守交通信號燈,謹防交通事故的發生。
“一開始我們對電動車的查處力度就不夠,所以現在更要加大對電動車違法行為的查處,但現在市面上很多電動車規格不一,所以,我們在查處到電動車酒駕問題時,首先會對電動車進行鑒定,判斷其屬性,然后再根據鑒定結果對車主進行適當的處罰。”陳警官說,除此之外,無證駕駛電動車的事件也頻頻發生,很多無證駕駛者往往認為駕駛電動車很簡單。其實,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部分屬于二輪輕便摩托車的車主也需要考取駕照。
陳警官表示,現階段,杭州市電動車違章駕駛的行為屢見不鮮,發生的事故也非常多。一直以來,由于電動車行駛速度快,管理難度大,所以杭州市各交警中隊也紛紛開始加大了對電動車交通違法行為的整治工作,進一步加強對電動車的管理力度,不斷規范電動車的行車秩序,預防和減少因電動車違法引發的道路交通事故。
文明交通是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具體表現,自覺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抵制交通陋習,提高交通安全意識,共創安全、文明、有序的交通環境。在此,杭州交警真誠地提醒每一位電動車駕駛人朋友:首先,駕駛電動自行車必須年滿16周歲,且所駕駛的兩輪電動車必須符合《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標準;其次,電動車駕駛人應該嚴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在設有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須在非機動車道上行駛,在未設非機動車道的混合道路上靠右側行駛,不闖紅燈、不占道行駛、不逆向行駛、不爭道搶行、不隨意轉彎變道、不違法載人,有序停放;再次,電動車一律不得加裝遮陽雨篷,已加裝的需立即拆除,恢復原狀,否則,一律予以收繳;最后,在遇有執法人員依法開展電動車管理時,必須服從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