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宇陽 楊天
2018年5月的一個早上,劉文莊跟往常一樣,穿著運動服和跑鞋,來到錦城湖公園,準備開始展跑。他沒有想到。這一天,會迎來一個大大的驚喜。
30多歲的劉文莊有著小麥色的皮膚,精瘦勻稱的體型,他是成都跑友圈里的資深跑者,錦城湖跑團的創始人之一。
做完熱身運動,劉文莊從自己最熟悉的據點錦城湖出發。繞著四個湖區跑完一圈,隨后往繞城高速對面的桂溪生態公園里跑去。
桂溪生態公園分為東西兩側,中間隔著一條交通主千道天府大道。跑完西側的桂溪生態公園,劉文莊正準備像往常一樣去路口等紅綠燈,穿過天府大道去東側。但是,一座人行天橋出現在了他的眼前,這座“錦云橋”橫跨天府大道,將分布在東西兩側的桂溪生態公園緊密連接起來。
“太好了!現在不用停下來去路口等紅綠燈過馬路了,從天橋就可以直接跑到東側的公園。”劉文莊說。
劉文莊習慣于用軟件記錄下自己的跑步軌跡。他告訴本刊記者,過去,從錦城湖公園到桂溪生態公園這條跑步線路軌跡上會有一處紅點,表示要停頓下來過馬路。現在公園之間連通了,從此以后,紅點就會徹底消失,這讓劉文莊感到很驚喜:“這條線路跑下來剛好21公里左右,正好是一個半程馬拉松的距離,很適合訓練,人行天橋連通之后,這條線路堪稱完美!”
2014年4月4日,劉文莊正式加入了跑者大軍,這改變了劉文莊的人生。“那時候我有170多斤,為了減肥,在一名資深跑者的帶動下開始跑步。跑了幾個月,就減了40多斤。后來我真的愛上了跑步,減肥成功后也沒有停下腳步。”劉文莊說。
愛跑步的劉文莊用腳步測量綠道
為了能有更好的跑步環境,劉文莊把家搬到了位于成都市天府新區的錦城湖公園旁邊。
“跑者是對一座城市生態最敏感的人。哪里新修了公園,馬上就跑著去了。”在劉文莊看來,城市的綠色是可以用跑者的腳步來丈量的,他自己就是成都綠道建設的見證者——青龍湖、白鷺灣、鳳凰山、龍泉山、錦城湖、桂溪生態公園、興隆湖……成都每開放一片綠道,劉文莊穿著跑鞋就去了。“尤其是在最近一年里,隨著天府綠道的啟動建設,成都的綠色軌跡越來越多,我也發現這些綠色像磁鐵一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跑團。”
劉文莊所在的錦城湖跑團,2015年剛成立時不過幾十人,如今已壯大至上千人。作為跑團創始人,劉文莊經歷了從最初很難約到跑友到如今一呼百應。“很多人都是自發來的,從八九歲的孩子到60多歲的大叔都有。當健康成為一種剛需,又有優質的跑步環境條件,大家自然就出來了。”
劉文莊也見證著成都其他地方蔓延出的綠色。像催化劑一樣催生出越來越多的跑團。“真的是親眼看著成都適合跑步的地方越來越多,跑團的數量呈指數級增長。目前,成都的綠道上聚集了大約2000多個跑團。”
“綠道改變了我的生活,也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劉文莊說,周末,跑團經常相約興隆湖跑步,很多跑友的家人也跟著一起來,“我們跑步,家人就在綠道上玩,喝咖啡、曬太陽、帶孩子放風箏、野餐。”
與此同時,自動販賣機、衛生間、自動飲水機、咖啡店等綠道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也讓跑步變得越來越方便。
劉文莊現在最關注的就是成都綠道的建設。“我跟跑友相約,天府綠道在地圖上長一寸,就去跑一寸。”在他看來,跑者的軌跡記錄的就是成都的綠色建設速度,“今年三環路熊貓綠道‘正式成環的那一天,我希望能成為用腳步丈量這條綠道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