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榮華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以及固定和移動終端設備的不斷普及等,我國電子商務行業取得了迅猛發展。我國進行網購的人群日益擴大,尤其是城市中的上班族,他們越來越希望能夠在互聯網電商企業上購買到新鮮、優質的農產品,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企業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了。本文對湖南生鮮農產品電商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探討電商行業目前發展存在的問題,根據問題提出促進企業進一步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生鮮 農產品 電商
一、湖南生鮮農產品電商發展現狀
湖南是一個農業大省,也是一個農產品生產和消費大省。湖南的蔬菜、水果、生豬、淡水產品等生鮮農產品在全國占有十分重要地位。2016年湖南水果(瓜果類)總產量1048.18萬噸,其中柑橘496.95萬噸,比上年增長8.71%。2016年湖南果園面積536.44千公頃,相比2015年增長0.63%,。隨著現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城市建設發展速度加快,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市場的需求在逐步擴大,湖南也涌現了有一定影響和規模的電商企業。如“中國惠農網”(huinong.org.cn)、“網上供銷社”(coopl68.com)等。
二、湖南生鮮農產品電商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冷鏈物流成本高
生鮮農產品的周轉不暢所帶來的后果往往比普通產品周轉不暢的后果更加嚴重,生鮮農產品由于儲存時間較短這一特點,其產品質量受時間的影響程度較大,產品越晚交付到消費者手中,其質量可能越差,也可能帶來食品安全問題,顧客的滿意程度就會大大降低,顧客可能因此而選擇拒收退貨,由于這些產品的品質已經得不到保證,進行二次銷售幾乎不可能,這些被退回的產品可能直接被舍棄,從而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一般說來,生鮮農產品由配送設備配送到城市算是完成了任務,但是產品并沒有配送到消費者手中。而大型的生鮮農產品配送車無法城市的馬路上行駛,處于成本等諸多原因,大量的配送車輛不具備冷藏保鮮的功能,因此物流配送問題一直是困擾眾多生鮮電商企業的大問題,湖南的儲運保鮮技術和設備整體水平并不高,導致冷鏈物流成本比較高。冷鏈物流成本過高,也是我國普遍性存在的問題,我國冷鏈物流水平與發達國家存在明顯的差距,冷鏈物流的成本明顯高于發達國家。
(二)銷售渠道存問題
與傳統的銷售渠道相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銷售的產品的標準化程度相對較低,生鮮農產品更是如此,因此生鮮電商面臨的一大難題就是消費者購買的產品可能和在互聯網上所觀看到的有所偏差,也就是“所見非所得”的問題,如果差別過大,則會引發消費者的嚴重不滿甚至退貨。從目前我國生鮮電子商務的發展情況來看,企業在銷售平臺上展示的產品信息,如圖片、視頻等,幾乎都是事先準備好的,與消費者所要夠買的產品存在一定的差異,就算生鮮電商企業在網絡上所展示的圖片是即時進行拍攝的,由于時間與技術等問題,當產品到達消費者手中時,也很難與網絡上所展示的完全一致,這樣一來就會給消費者帶來心理落差,影響消費者對農產品生鮮電商企業服務的評價,從而制約企業銷售渠道的擴展。
(三)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
目前我國還沒有專門針對電子商務領域的法律,對網購的產品,特特是生鮮產品的售后服務尚未有專門的法律進行規范。對網購產品的售后服務還主要靠電子商務平臺和各個電子商務企業自覺進行。各電子商務平臺由于條件的制約,無法認定生鮮產品品質的好壞,對平臺上的生鮮電商企業不能形成有效地監管,平臺上銷售的生鮮農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會使消費者對生鮮電商平臺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
三、湖南生鮮農產品電商發展的對策
(一)加大政府對冷鏈物流的扶持力度
農產品冷鏈物流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對流通設施的要求很高,不能單純依靠企業進行冷鏈物流建設,還要發揮政府功能積極推進物流設施建設。政府對農產品流通進行規范引導,首先要制定完善的法規政策,通過法規、政策規范農產品冷鏈物流市場主體的不合理收費,包括管理費、入場費等,降低流通成本;其次,健全冷鏈物流的相關法律法規,形成國家標準,就具體的操作規范和管理進行約束;最后,通過財政支持、政府補貼等方式,吸引更多企業參與到農產品冷鏈過程中。同時,加大對農村的流通設施與信息網絡建設,推動農村的農產品物流產業的發展。目前湖南地區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明顯增加,農村的消費市場潛力很大,政府通過政策引導企業進入冷鏈物流行業,能夠推動農產品冷鏈物流市場的快速發展。
(二)采用社會化營銷方式
社會化營銷又稱社會媒體營銷,是指利各種社會媒體,如博客、微信等社會媒體工具進行的營銷手段。社會化營銷手段同樣適用于生鮮電商企業,企業可以組織消費者在社會化媒體平臺上交流購買心得,分享消費體驗等等。這樣一來不但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進行決策參考,同時也是一種口碑營銷的方式,可以為生鮮電商企業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同時也是監督企業的一種強有力的方式,倒逼企業不斷提升產品品質,更加注重產品安全,為消費者創造更好的消費體驗。
(三)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
目前與生鮮電商發展相配套的法律法規還比較缺失,若要實現生鮮電商企業規范、有序的發展,及時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迫在眉睫,使生鮮電商企業發展有法可依,使消費者維權有法可依,保障行業各參與主體的合法權益,為生鮮電商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楊珩.基于“互聯網+”的生鮮電商品牌網絡營銷策略研究[J].商業經濟,2015,(8).
[2]王海天.起步最早的生鮮電商[J].創業邦,2013,(8).
[3]郝智偉.饕餮客的生鮮電商經[J].IT經理世界,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