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玉
【摘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進程不斷加劇,企業國際化成為了必然的趨勢。國際企業在競爭非常激烈的全球市場中謀求生存與發展的過程中,國際企業必須處理好子企業的跨文化管理。而如何做好國際企業的跨文化管理中的一系列工作,如果國際企業想在國外持續發展,就必須需要有跨文化管理的元素加入,使整個團隊內部的文化群體處于內外交叉化管理之中。強化跨文化管理以化解企業之間的文化沖突,使子公司在國外更好地發展。顯然好的跨文化管理方式已經成為國際企業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本文將從我國跨國并購企業的角度闡釋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跨文化管理 跨國并購 文化融合
跨文化是指在全球化中,社會流動性增加和種族混雜造成的一種社會現象.這種現象的本質是改變傳統和現存的文化,是創造新文化。簡言之,跨文化是指通過越過體系界限來經歷文化歸屬性的所有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系。
一、跨文化管理定義
跨文化管理又稱為“交叉文化管理”,就是在全球化經營中,對子公司所在國家的文化采取包容的管理方法,在跨文化條件下克服任何不同文化的沖突,并創造出企業獨特的文化,從而形成高績效的管理過程。其目的是在不同形態的文化環境中設計出切實可行的管理機制,在管理過程中尋找超越文化沖突的企業目標,來維系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共同的行為準則,從而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利用企業的潛力與價值。全球化經營企業只有進行了成功的跨文化管理,才能使企業的經營得以順利運轉,競爭力得以增強,市場占有率得以擴大。
二、企業跨文化管理現狀
國內跨文化管理現狀: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國和各地區的經濟活動已經不局限于一個國家之內。世界各地的各個國家的經濟已經逐步聯合成了一個整體,在這個新經濟的時代,中國跨國企業也面臨著重大挑戰:
(1)外部經營環境復雜。跨國公司的子公司遍布世界各地員工人數眾多他們都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他們對于不同消費者的觀念和社會需求的理解是存在差異的,而消費者的需求又是多方面的。企業經營宗旨是在滿足客戶以文化為基礎的需求。由此可見跨文化管理還將面臨外部的不同消費群體,這關系到企業全球化經營的成敗。
(2)內部管理艱難。例如:由于管理者與員工擁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理念,所以管理者要采取不同的激勵方式對其進行激勵。以東西方為例:在領導職權方面西方管理中往往對企業部門及負責人有較為嚴格明確的職責職權職務分配。而在東方文化體系中:以人為本的追求、重視情感聯系的氛圍、崇尚禮遇禮節的風尚,可形成具有自身特點的職權分配方式難以形成與西方模式等同的領導職權分配與運用方式。
三、跨文化管理問題的對策分析
(1)文化相容策略。在國外的子公司中不以母國的文化作為主體文化:子公司中的員工大多數是本土的員工,他們深受他們國家的文化影響,而員工是一個企業的核心。如果員工不適應企業的文化,就會對生產產生影響,從而影響整個企業。文化之間雖然存在著巨大的文化差異,但卻并不互相排斥,反而互為補充。所以,應該在他們本土的文化上逐漸滲入母國的文化,使兩種文化相互融合。
(2)文化創新策略。將母公司的企業文化與子公司當地的文化進行有效的整合,通過各種渠道促進不同的文化相互了解、適應、融合,從而在母公司文化和當地文化的基礎之上構建一種新型的企業文化,以這種新型文化作為國外分公司的管理基礎。
(3)文化規避策略。當文化之間存在著巨大的不同時,母國的文化雖然在整個公司的運作中占主體地位,但別國文化的存在也是無法忽視或冷落的。這時由母公司派到子公司的管理人員,就應特別注意在雙方文化的重大不同之處進行規避。特別在宗教勢力強大的國家更要特別注意尊重當地的信仰。同時各國的法律法規都存在的重大差異,提前了解子公司所在國的法律并實時更新關于新政策的有關變動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在并購過程中有違反法律條文這樣低級的錯誤。可以使公司并購計劃得以更好的實施。
四、結論
從1992年的首鋼在秘魯的風雨歷程:2005年的上汽收購雙龍:2008年中鋁深陷泥沼、華菱并購FMG的虧本買賣:2010年的紫金礦業,至今還有很多擁有勃勃野心的大企業一心想要并購成為跨國公司卻沒對跨文化的管理進行充分了解,最后卻下場悲慘。這足以看出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性。
21世紀是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世紀,是人類社會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時期。經濟全球化的加速發展以及跨國公司的巨大作用都將會給世界經濟及人類生活帶來變化。所以有效掌握和利用跨文化管理這一手段就會積極促進跨國企業的健康發展,就會不斷提高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經營管理水平,使中國企業走向世界。
參考文獻:
[1]陳曉萍.跨文化管理[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2]李良成.吉利收購沃爾沃的風險與并購后整合戰略分析[J].企業經濟,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