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地妖嬈
作為位列世界電影史百位最偉大的演員中排名高達第十六位的名伶,費雯.麗用她的“色”與“藝”構筑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高墻,將“平庸”徹底隔絕在外,讓地球隨著她的風華錯亂旋轉,最后在病態中得以永生。

每一次,當電影文青提及好萊塢黃金年代的女神,總會用上排門牙輕柔地抵住下嘴唇,吐出“費雯.麗”三個字,隨后開始一五一十地數落膠片里刻錄下的那些經典橋段。
她穿著快崩斷肋骨的鯨魚束腰稱裙對著天空大喊:“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她的纖細身影自冰冷的滑鐵盧大橋上一縱而逝。
她對來自精神病院的兩名護工說:“我喜歡陌生人,他們待人溫柔。”
當然,她也曾眉頭緊鎖跟記者們強調:“不要稱我為明星,我是個演員,還非常討厭好萊塢!”
和許多受過一戰硝煙洗禮的女孩不同,費雯麗在被父母賜名為“維維安”的時候一直住在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嶺,直到戰爭結束才回到英國老家。殷實的家境注定要讓維維安錦衣玉食,接受風雅的文學教育,去到倫敦最好的圣心女修道院寄宿學校研習如何成為一名看起來特別端莊的淑女。那時的維維安只是一名長著灰藍色眼眸、鼻尖布滿雀斑的普通少女,唯一且最關鍵的優勢便只有美貌。在教會學校修煉出內蘊之后,維維安跟父母說:“其實我想成為一名演員。”
于是,父母果斷地將她送進倫敦皇家戲劇藝術學院,以為就此能給她一個特別講究的明星生涯。
遺憾的是,尚處于“傻白甜”階段的維維安卻在通往演員之路上來了個疾轉彎——她結婚了。一名喚作霍爾曼的律師虜獲了她的芳心,稚拙的判斷力令她相中了對方的理性與智慧,而律師看到的只是美少女的“美麗和柔順”。
基于如此深刻的誤會,18歲的維維安嫁給了這位年長她13歲的刻板老紳士。當時只有母親看透了這段婚姻潛藏的危機,她很清楚,女兒絕對不是能甘愿一生相夫教子的平庸婦人,她對“傳奇”的渴望無法止步于家庭瑣事,哪怕當時她已經生了孩子。
果不其然,結婚四年之后,維維安參演了電影處女作《欣欣向榮》,盡管在里頭只有一句臺詞,可足矣讓萬千觀眾見識到她卓越的美貌。隨之而來的是一連串的變革,她雇傭了專屬于自己的經紀人,藝名換成了費雯.麗,并且迷上了另一個男人——英國最偉大的舞臺劇男演員勞倫斯.奧利弗。

那是費雯.麗剛出道的1935年,她觀賞了奧利弗主演的話劇《皇家劇場》,這黜戲整整看了十四遍之后,她發誓一定要嫁給男主角。放到今天來看,這樣的“迷妹”心態只能是幻想;可對于腰肢纖細、面頰精致的美女,尤其是還特別會演戲的美女來說,讓偶像為其著迷卻并非夢囈。盡管當時費雯.麗的女兒都已經兩歲了,丈夫整天用嘲諷的口吻勸她打消進軍演藝圈的念頭。但費雯.麗的態度很明確,既然已經得到了一些出演舞臺劇的機會,那就沒有退路可守了。就這樣,在費雯.麗出演話劇《道德的面具》時,她的偶像奧利弗坐在了臺下,他瞬間被她的光芒所征服,忘記了當時已經身懷六甲的妻子吉爾.埃斯蒙德。
費雯.麗與奧利弗之間的暗戀游戲,終結于電影《英倫浩劫》片場,他們有了成為銀幕情侶的契機,這令二人都有些誠惶誠恐,奧利弗跟她講:“片子一旦拍得時間太長,我們很可能會討厭對方的。”
奧利弗顯然多慮了,兩人根本沒有“討厭”對方的機會,而是理所當然地火速進入曖昧期。他們壓抑過、煩惱過,為倫理之類的桎梏糾結過,最終卻因兩百多封情書的往來而被緊密聯系到了一起。這段不倫戀轟動英倫,也讓費雯.麗在去到情人的《呼嘯山莊》劇組探班時得到了一次試鏡良機,令她嘗到了“舉世矚目”的滋味,那部戲便是《亂世佳人》。
制片人塞爾茲尼克兄弟讓費雯.麗去美國碰碰運氣,因為《亂世佳人》當時已萬事具備,只欠“女主角”。于是費雯.麗興沖沖來到紐約,卻發現有三名勁敵正等著把她擊敗,其中還包括凱瑟琳.赫本。電影公司當時對費雯.麗不甚滿意的理由很充分,首先她是英國人,與郝斯嘉的美國南方莊園主千金背景格格不入;其次她的眼睛也不是原著小說中描述的那種貓眼綠色;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她不夠有名。
然而當費雯.麗出現在亞特蘭大的片場,無意中進入火光沖天的拍攝場景中時,在烈焰折射中閃閃發亮的她美艷無敵,塞爾茲尼克當場拍了板——“她就是郝斯嘉本人!”
盡管男主角克拉克.蓋博對她百般嫌棄,盡管英國女人扮演郝斯嘉的決定激起了媒體的憤怒,《亂世佳人》還是以無可匹敵的品質令票房與口碑雙贏,費雯.麗也拿下了人生中第一座奧斯卡影后獎杯。
此后,便是一連串的成功晉級,費雯麗事業攀升至巔峰的同時,與奧利弗各自擺脫了一潭死水的婚姻,成就了世人眼中最閃耀的明星夫婦。
費雯.麗究竟是怎樣一個女人?也許希區柯克對她的評價稱得上精準。為了爭取與奧利弗共演《蝴蝶夢》的機會,她參加了試鏡,那位“懸念大師”卻毫不客氣地拒絕了她,理由是“她看起來不像那種天真無邪的女人”,這才讓瓊.芳登得到了演女一號的機會。
是的,費雯.麗不那么天真,她的“復雜”來源于自我意識的極度分裂。《亂世佳人》的成功,把她的演藝人生切成了兩半;一半在大銀幕上釋放艷壓群芳的魔力,動不動就出演甜美凄楚的悲情角色,比方講《魂斷藍橋》里那位落魄妓女、《安娜.卡列尼娜》里出軌又臥軌的癡情少婦;另一半則更忠于靈魂,她把大量精力投注到了舞臺上,與奧利弗頻頻合作話劇,《同志》讓她得到了托尼獎最佳音樂劇女主角獎的肯定,在莎翁故鄉斯特拉福鎮出演了一季的莎翁劇又為她冠上“話劇演員”的頭銜。

費雯·麗在《亂世佳人》中成功地扮演了斯佳麗·奧哈拉。她與愛人勞倫斯·奧利弗,在銀幕上有多次合作,奧利弗導演了多部由她主演的電影。
在那個幾乎由女演員統領明星圈江湖的年代,費雯.麗明顯處于風口浪尖,因為她長得太美,能讓為其創作肖像畫的藝術家一見鐘情,所以媒體乃至部分電影人都對她極盡刻薄之能事,說她嗓音細薄不適合話劇演出,說她才能平平無奇,過人長相和僅二十寸的腰圍掩蓋了這些缺陷。
要知道,敵意是無法擊垮一個如日中天的巨星的,真正給予費雯.麗致命一槍的是命運。在與奧利弗雙宿雙飛的日子里,這對“靈魂伴侶”不停地在舞臺上擦出火花,頻繁的演出工作令費雯麗連續兩次流產,伴隨痛失骨肉的重創而來的還有抑郁癥和肺結核,這一切令她開始懷疑上天賦予她的使命。
很長一段時間里,費雯.麗的表現都像個瘋子,她情緒起伏很大,經常與奧利弗發生口角,甚至毫無征兆地爆發。有一次,在戲劇演出開場前,費雯.麗突然不想上臺,急得奧利弗當場打了她一耳光,二人互相撕扯咒罵了好一陣才勉強完成了演出。隨著精神崩潰的跡象日漸明顯,費雯.麗在舞臺上的表現也讓一些內行人看出了病態的端倪,“明眼人”里包括了著名戲劇作家田納西.威廉斯。
既然這女人看起來像是瘋了,那不如就讓她演個瘋子吧。
于是,田納西將《欲望號街車》的電影劇本擺在了費雯麗面前。
這部戲中的女主角弗蘭奇,是個沉浸于輝煌過往而不可自拔的精神病患者,在人老珠黃的凋零時節,她受盡侮辱,最終被送進精神病院。弗蘭奇一角簡直像是為費雯.麗量身定做一般,她很快進入狀態,以蒼老的面容、蓬亂的頭發,皺巴巴的絲綢長袍入鏡,完成了一個偉大的角色。導演伊利亞.卡贊原本也是對其表演才能公開質疑過的成員之一,但整部戲拍下來之后,他不得不對費雯.麗低下了桀驁的頭顱,同時也令她二度得到了奧獎影后小金人。
“弗蘭奇”宛若黑色預言,將費雯.麗領進了疾病和輿論的地獄。與奧利弗的婚姻終于走到了盡頭,奧利弗告訴她說自己愛上了另一位英國女演員瓊.普萊懷特;事業看起來也像即將終結,費雯.麗在前往斯里蘭卡拍攝電影《象宮鴛劫》時再次精神崩潰,電影公司只好臨時找伊麗莎拍.泰勒取代了她;令人錯愕的是,事后她竟跟奧利弗說自己愛上了片中的男主角彼得.芬奇。八卦周刊嗅到了悲劇的腐臭味兒,他們添油加醋地編織了無數關于她的丑聞,直指她因精神病導致荒淫無度,甚至會跟送信小弟上床。
然而費雯.麗終究是費雯.麗,影迷永遠會原諒她的失控,男人也永遠把她視為不朽的“亂世佳人”,公眾對其無法抑制的迷戀促使她第三次走入婚姻殿堂,嫁給了男演員約翰.梅里韋爾。約翰在完全清楚她肺癆纏身、韶華已逝的情況下,毅然決然地牽起了她的手。
這段婚姻維系了七年整,直到盛夏的某一天,梅里韋爾在臥室發現了倒在地板上的妻子,她的肺部積滿了液體,享年54歲。
對很多人來講,理想遙不可及,而現實冰薄如刀;但這樣的人生感悟顯然與費雯麗扯不上任何干系。
她曾經如此談論“理想人生”這件事:“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有兩件事我一定會做,一是成為偉大的演員,二是嫁給勞倫斯.奧利弗。”
盡管有身心俱疲的時候,可慶幸的是,這兩件事她都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