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華
(山西遠方路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大同 037006)
擋土墻一般用于鞏固路基填料,達到防止出現變形而失去穩定的目的。進行路基施工時,起到穩定山體,減少原材料的使用量,防止路基被滲透破壞的作用。因此,擋土墻在我國被廣泛應用。擋土墻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有許多分類方式。一般來說,它們主要是按結構類型分類的。其中重力式,懸臂式和加筋土式較為常見。由于其施工技術含量不高,造成了很多的工程技術人員不注意擋土墻成型過程的質量,導致擋土墻施工質量的實際狀況不容樂觀。為了更好的滿足擋土墻的施工質量的要求,技術人員必須以端正的態度保持足夠的關注。
材料要求:石材應采用堅硬的巖石,結構緊湊,質地均勻,無風化,且不宜產生裂縫。抵抗壓力強度應該在30 MPa之上,表面應保持清潔,不得有泥或油等污漬。在實際施工中采用較大的石材進行砌筑較為合適。石材應有一對規整的平面,長和寬應該在厚度的1.5倍以上,超過0.2 m。如表1所示,在選擇砂漿原材料時,應根據類型,位置和功能進行挑選,應采用級配均勻的砂石,最大粒徑小于5 mm。當砌塊,粗石和混凝土砌塊時,最好不要超過2.5 mm。當墻高超過5 m或石材強度較低時,可在其內部安放大于0.5 m厚的漿砌水平層進行鞏固。

表1 擋土墻砌筑常用砂漿標號
1)施工前做好地面的排水工作。
2)在軟土,粘土地帶或坡地,在整個開挖過程中不應進行整體挖掘,以避免在建造擋土墻期間發生滑坡。為保證施工安全,應采用符合實際情況的特殊施工方法。
3)基坑開挖后,要對附近的環境和水文條件均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如果兩者之間存在差異,設計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并在安全,可靠,經濟要求的條件下確定基礎深度和地面處理措施。
4)基礎總體上應保持水平狀態。如果基礎落在相對剛性的巖石部分,擋土墻的基礎應該成為梯階狀。此時,梯階和墻體應該連接并砌筑在一起。
5)當在雨季進行施工時,開挖后應及時對坑底進行封底工作。當基坑內有穩定的坡度時,應采取臨時排水措施保證能在任何時間進行排水工作。
對于擋土墻存在著許多根本性的規定:砂漿致密,石塊與之緊密結合。不得有空隙和其他影響質量的現象。為符合以上規定,在進行與砌石相關的建造時,一定充分考慮相關規范,確保不能出現不良的操作,導致發生干砌、堆疊的現象。這些不符合規范的施工手段會造成墻體內部存在空隙、裂縫,致使擋土墻的完整性遭到損壞。為了確保擋土墻完整和緊湊,可以采用“坐漿”“灌漿”和“擠漿”三種方法進行組合施工。具體的操作要求包括以下內容:
1)砂漿擋土墻在施工時,應該采取錯縫砌筑,緊密堆積。
2)伸縮縫和沉降縫的兩個側墻垂直并平齊,不得有重疊。
3)排水孔在砌筑墻體施工過程中,確保排水順暢,并注意后墻過濾器和防滲設施的質量。
4)當位于擋土墻內部的砂漿強度達到設計階段要求的75%以上時,可以在墻后采取回填法處理。
5)盡可能多地使用礫石土,保證其具有良好的滲透性。特別是水下擋土墻應在墻后填充可滲透材料,以便快速排水并降低由水位波動引起的流體動力學壓力。
重力式擋土墻在我國的公路施工中使用是非常頻繁,也是較為常見的結構物。它具有結構簡單,易于修建,成本低廉,適用面廣的特征。但是也同樣存在許多問題,尤其是工人進行修建時,容易出現地基下沉,砌體失效,墻體排水堵塞等問題。
通過觀察大量工程實例和咨詢相關文獻,總結出以下原因:
1)地基修建前夕,水文地質條件的檢測不精準。基本處理達不到要求,不能采取符合具體情況的措施;
2)重力式擋土墻在修建中,操作人員不專業,施工技術差,導致整體質量偏低,有的甚至影響其使用;
3)沒有很好引起對于排水系統的關注,施工手段不正確,排水位置和大小不合適;
4)當采用重力式擋土墻進行回填工作時,選擇材料存在失誤,沒有正確使用符合規范的回填材料。回填的時間選擇和方法使用不正確,造成水的滲透后嚴重沉降。這不僅會造成擋土墻的失穩,而且危及整個公路的使用。
要抓好基礎工作,嚴格把握基礎的質量。基礎各部分的嵌入尺寸,形狀和深度應按實際要求設計。臨時排水工程必須優先放在首位。除普通挖掘之外,同樣需要采用基礎,砌筑,及時分層回填壓實和建設墻體排水設施的方法,并且需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4.3.1做好基礎處理的排水
1)如果遇見土質基礎,施工期間應始終保持干燥,隨時消除井內積水。這為保證質量和穩固性的關鍵組成部分。在設計高程處,應將松散污泥徹底清除,更換好土。
2)若遇到弱質基礎,在具體使用時與設計存在差異,且其承載能力不能達到試驗要求時,應通知設計單位采取措施改變設計和施工方法。
3)對于擋土墻,基礎趾部的深度和基部之間的距離應同時滿足設計要求。如果地基高度不能達到實際情況的需要,則要在設計更改后再完成修建。
4)在使用傾斜地基時,應根據設計要求進行挖掘,并且斜坡不可用填補法筑成斜面。
5)在巖體或松散的土壤中,如果施工進度允許,最好在旱季選擇集中施工。
4.3.2確保擋土墻砌筑質量
1)在砌筑基礎之前,首先清除石材表面上的污垢,然后完全去除基礎的軟風化表面。經過完善,在處理后的基底上鋪滿砌筑砂漿。
2)砌筑時,兩側懸掛兩根桿或懸掛模型,外線應筆直。內表面線可以基本光滑以確保砌體部件的尺寸滿足設計要求。在砌體工藝中,懸掛線的精度應該隨時進行校正。
3)砂漿砌筑的底部應鋪設漿,豎向砌縫應填充漿。不應該有間隙和垂直接縫。在基坑中,基礎需要靠近壁建造,并且堵塞砂漿填滿所有間隙形成一個整體。對于地基的開挖或風化軟巖開挖,在雨季施工期間,當達到設計高程時應該立即用碎石進行鋪蓋工作。
4)對于重力式擋土墻,應按照法規要求使擋土墻坡度修建平整并縫制成直線。為此,可使用臨時標準作為使墻壁平直整齊的措施。
5)對于擋土墻工作段的分段位置,一般建議將其放置在伸縮縫和沉降縫之外。各部分的水平縫應相同。當路基砌體時,附近路段之間的高差需要小于1.2 m。當砌筑墻時,需要1 cm~2 cm深度的縫隙。隱藏的表面接縫同樣需要砌平。
重力式擋土墻在我國應用較為廣泛,因此,為了保證公路能夠長久使用,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就一定要確保擋土墻的質量符合規范。相關管理人員也需要引起對擋土墻存在問題的重視,培養一系列具有高素質負責的專業技術人員,在修建擋土墻時嚴格按照規定進行,并能根據現場情況,出現問題時及時解決,保證擋土墻能夠正常使用。
參考文獻:
[1] 劉壽永.公路擋土墻施工技術及加固措施探討[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3(9):31-32.
[2] 劉克禮,黃鳳姣,張麗新.重力式擋土墻的施工質量問題與防治[J].公路工程與運輸,2008(2):80-82.
[3] 王 林,閆志紅.重力式擋土墻建設中常見問題的處理[J].山西建筑,2008,34(25):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