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綜合
世界上充滿了聲音,每天各種各樣的聲音鉆入我們的耳朵,其中有一些重復出現的聲音,也有一些罕見的神秘聲音,令人迷惑不解。
加勒比海的哨聲、天震、月球“音樂”……神秘聲音“大咖”有什么特點,聽起來低沉還是高亢?它們是如何產生的?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一種持續不斷的超低頻聲音困擾著人們。大多數聽過這種聲音的人說,它像是卡車發動機空轉的聲音,耳塞也無法阻擋它。研究人員稱這種聲音為“嗡嗡聲”。
研究數據表明:大約僅有2%的居民能聽到這種聲音;這種聲音通常出現在室內,晚上會變得更響亮;它經常在農村和郊區被聽到,而且聽到的人往往是中年人。
一些人猜測這種超低頻嗡嗡聲是一種物理聲音,在少數情況下,這也可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因為人們很關注環境噪聲。
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地球科學家大衛·戴明對嗡嗡聲進行了研究,覺得這種聲音可能是軍事單位無線傳輸極低頻電信號而產生的。
其他研究則表明,這種聲音可能是火山活動造成的。

聲音在海洋中的傳播速度是隨溫度和壓力而變化的。溫度降低使得聲速變慢,而水壓增大使得聲速加快,兩者共同作用使得聲音在大約750米深的水層傳播速度最慢,因此能被偵測到。而這一水層被稱為水下聲道。
冷戰時期,美國海軍在太平洋底部的水下聲道放置了一些水下收聽裝置,目的是查找和追蹤蘇聯潛艇。冷戰結束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用這些裝置監聽海底火山噴發、浮冰運動和地震等。
1997年夏天,在智利南部以西2000多千米的南水平洋海域,水下收聽裝置監聽到了一種非常奇怪的聲音,科學家稱之為“Bloop”。這種怪聲起初頻率很低,在一分鐘之內頻率迅速升高到最高值,音量大到被相距幾千千米的多個傳感器接收到。
研究人員認為“Bloop”絕對不是人造聲音,它雖然與大型海洋動物發出的聲音相似,但是已知海洋動物中沒有大到足以發出這么大聲音的動物。事實上,即使在恐龍時代,也沒有動物能發出“Bloop”。難道它是惡魔的呼喚?
科學家對這種聲音進行追蹤,終于在十多年后發現聲音來自于巨大的冰山。冰山出現裂紋或斷裂的時候會發出這種聲音。2008年初,南喬治亞島附近發生冰震時,美國海軍用聲吶監測到了一種和“Bloop”非常相似的聲音,經過分析得出,這兩種聲音一模一樣。

加勒比海里有一種怪異的聲音,它以120天為周期有規律地向外傳播,比鋼琴的最低音還低,人耳是聽不到的,但能被繞地球動轉的衛星捕捉到。科學家稱它為羅斯貝哨聲。
這種聲音是誰發出來的?難道是加勒比海中的某種生物在向太空發送信號?還是加勒比海真的會吹哨子?
起初,科學家覺得很困惑,因為在其他海域并沒有發現這種聲音,后來終于找到了答案:這種聲音是特殊的海水運動和海底地形共同導致的。
加勒比海是大西洋的一部分,位于墨西哥灣的東南部,被南美大陸、大安的列斯群島和小安的列斯群島以及其他小島嶼包圍著。而這些島嶼之間的海峽使加勒比海與其他海域相連,其中尤卡坦海峽將加勒比海和墨西哥灣連在一起。
從地形上看,加勒比海形似哨子,尤卡坦海峽就像哨子上的吹氣口,而其他小海峽就像哨子上可出氣的口子。

加勒比海的海水大概每隔120天就會經過尤卡坦海峽與墨西哥灣的海水交換。當墨西哥灣的海水涌入加勒比海時,這些海水會將加勒比海的海水擠到兩邊。
從墨西哥灣流入的海水和被擠開的加勒比海海水受到沖擊而形成渦流,在地球轉動和地球曲率的影響下,這些渦流向加勒比海深處移動,并與海底地殼發生碰撞。這種碰撞反復發生就會在加勒比海中激起振蕩波,引起海水共振,奇怪的哨聲因此產生。

雜亂無章的聲音很常見,頻率呈規律變化的聲音卻少見又神秘,這聲音包括升頻聲音和降頻聲音。
升頻聲音由一長串聲音組成,像一種怪異的嚎叫,頻率不斷升高。1991年,它被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自動水聽器陣列首次探測到。
有趣的是,它全年都處于變化之中,在春季和秋季達到峰值。科學家不確定這是否由聲音來源或者聲音傳播時環境變化所導致的。
升頻聲音是什么造成的呢?
一個貌似可信的解釋是海底火山,人們認為這種聲音可能是熾熱熔巖流入冰冷海水中造成的,但這個解釋未經證實。
降頻聲音與升頻聲音截然不同,頻率不升反而逐漸降低。
1997年 5月 19日,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水下裝置捕捉到了降頻聲間。它持續了7分鐘,聲音很大,3個相隔近2000千米的傳感器都能接收到它。
然而,從那以后,再沒有人聽到過這種聲音。它的起源至今仍是個謎。

2017年11月14日下午,美國阿拉巴馬州15個縣的居民聽到天空中傳來一聲可怕的巨響,有人甚至撥打了911。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966千米處的次聲陣列捕捉到了與巨響相關的次聲波。能引起這種巨大聲波的通常是暴風、雪崩或火箭發射等大事件。
更奇怪的是,之后不到兩周,阿拉巴馬州伯明翰的居民也聽到了同樣的巨大響聲。這種巨響被稱為“天震”,并不只在阿拉巴馬州出現。世界上許多地方的人都曾聽到過,比利時人稱它為“ mistpouffers”,意大利人叫它“ brontidi”,紐約塞內卡湖附近的居民也經常聽到這種“塞內卡炮聲”。1851年,作家詹姆斯·費尼莫爾·庫伯是這樣描述它的:“這種聲音很像大炮爆炸的聲音”。
天震是如何產生的呢?
一些人解釋稱,這是軍用飛機超音速飛行時產生的,但這并不能解釋人們早在1824年聽到的天震。
科學家提出了一些可能性解釋,他們認為在靠近海岸的地方,巨大海浪拍打、沖擊懸崖,可能會產生轟鳴聲。沙丘在罕見的情況下也能制造這種聲音。此外,流星進入大氣層時可能產生音爆,深層地震震裂地殼時也會制造噪音,海底或湖床噴涌氣體也會產生這種聲音。
天震產生的原因可能不止一個。美國地質勘探局名譽退休科學家David Hill稱,哪種說法比較可信取決于天震發生的地點,假如這種巨響發生在沙漠地區,那就不太可能是海浪拍打、沖擊懸崖而造成的。
1992年,北太平洋中一種與眾不同的鯨魚叫聲被一組海軍秘密水聽器推測到,這種聲音與其他已知任何鯨魚的叫聲都不一樣,有種讓人心碎的感覺。它短暫而頻繁,頻率為52赫茲,比其他鯨魚的叫聲頻率略高。藍鯨叫聲的頻率通常在10赫茲至39赫茲之間,長須鯨叫聲的頻率大約是20赫茲。
一些科學家猜測這種奇怪的聲音來自于一種可能畸形或雜交動物,如藍鯨和長須鯨雜交的后代。而有些科學家認為這是鯨魚的一種“方言歌聲”,雖然這種聲音被稱為“世界上最孤獨鯨魚”的叫聲。
2016年12月,一段來自海底最深處的奇怪音頻被發布,它由五個部分組成,每部分長度在2.5秒至3.5秒之間,有的好似低沉的呻吟,頻率僅38赫茲;有的很嘹亮,頻率高達8000赫茲。俄勒岡州立大學哈特菲爾德海洋科學中心的科學家稱它為“西太平洋撥弦聲”。
這聲音也可能是鯨魚的叫聲,科學家稱發聲者是小須鯨。低緯度地區的小須鯨是須鯨中體型最小的一類,噴出的水花不顯眼,很少待在靠近海面的地方,而是生活在公海。它們經常發出叫聲,這聲音很適合用來做聲學研究。


在埃及盧克索附近的尼羅河西部,兩座巨大的石像矗立在那里。它們被稱為“曼農巨像”,是阿孟和蒂三巨法老的祭祀建筑物。
公元前27年,一場大地震摧毀了其中一具曼農巨像,導致其下半部分開裂,上半部分坍塌。很快,人們注意到巨像的奇特之處——它會“唱歌”。這種歌聲聽起來像一種打擊樂,通常出現在黎明時分。
公元199年,羅馬皇帝塞普米烏斯·塞維魯下令對曼農巨像受損部位進行修復,隨即神秘歌聲消失了。
如今,科學家們猜測,神秘巨像歌聲可能是日出時石頭廢墟熱量和濕度上升而導致的,但是他們無法核實驗證這種理論。
在美國宇航局的一項學生熱氣球實驗中,北卡羅來納州大學教堂山分校的學生丹尼爾·鮑曼用紅外麥克風在宇宙邊緣錄下了神秘的次聲。這種聲音只有在快速播放的時候才能被人耳聽到,聽上去有點像美劇《X檔案》里的聲音。
為了捕捉次聲,鮑曼開啟了位于新墨西哥州和亞利桑那州上空的氫氣球的紅外麥克風。這氣球在地球上空漂浮行程總計725千米,高度最高達37500米。
次聲的一個重要特征是能夠長距高傳輸。雖然自然現象如暴風雨和地震可以引發次聲,但科學家對于鮑曼錄下的神秘次聲來源無法給出明確解釋。有人認為神秘次聲是氣球纜繩移動而發出的,還有人認為,聲音的源頭是氣球下方的一個風力發電廠。

1969年,“阿波羅 10號”宇宙飛船在月球背面進行了長達一個小時的航行,由于被月球遮擋,與地面指揮中心進行的通信全部中斷,原本應該寂靜無聲的無線電通訊系統卻傳來了奇怪的嗡嗡聲,猶如一種神秘的音樂。
宇航員聽到后驚訝又疑惑,議論紛紛:“這聲音聽起來像來自外太空的音樂。”“你聽到了嗎?那口哨聲?”“那肯定是一種奇怪的音樂!”“嗯,確實很怪。”
2008年,大部分關于“阿波羅10號”宇宙飛船的文件被解密,而神秘“音樂”的來源至今仍然是個謎。人們提出了各種可能,其中一個可能是:月球“音樂”是磁場或大氣層受無線電波干擾而造成的,但專家表示,月球上沒有磁場,也沒有足夠的大氣引發這種發聲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