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灼
【關鍵詞】訂單式?教師研修?進修學校
訂單式研修用在教師培訓中,表示教師研修基于地區或者學校的需求,用來解決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現實問題,根據某個地區或者某個學校的發展需要進行培訓的一種研修模式。這種形式的訂單式培訓也常常被稱作基于問題的研修。教師隊伍的建設不僅需要教師自身的努力還需要參與不同形式的訓練和溝通,而農村教師受到所處地區環境的限制,很少有出去學習的機會,缺乏和外面的交往與協作,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很難提高。因此,這種基于問題的訂單式教師研修,是農村教師進行培訓的一個重要方式。
1.研修和實際需求脫節。目前,國內中小學老師研修的主要方式仍然是命令式培訓。這種形式的研修模式對不同地區統一實踐、統一標準是有幫助的,但是各個地區在具體的項目規劃、課程安排等方面缺少自己的思想,研修的內容不能夠滿足不同地區、不同批次接受培訓的老師們的不同需要,高級老師在本身專業領域發展階段中遇見的實際問題仍然不能得到滿意的答復。
2.教研和培訓分離。基于歷史等多重因素,不同地區的基本教育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有著不同程度的差異。教研辦公室和教師培訓學校大都是自成一派,相互之間缺乏交流、協作。隨著新課程變革不斷向前推動,教研和培訓分離的很多問題不斷凸顯出來,一方面不利于當地培訓資源的高效運用;另一方面教研后沒有培訓,導致教學研究缺少整體性和標準化,影響教師隊伍建設的長遠發展。
3.理論和實際相背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教師研修的主要目的是傳播文化、推廣新觀念,這實際上是用學歷來彌補教育的一種觀念的延續,不能增強教師在現實操作中應對問題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師研修大多數是采取老師面授和遠程培訓的方式進行,這類一次性的、基于任務趨向的培訓,很多都和實際相背離,老師講完課就離開,在培訓前、培訓中、培訓中都不重視教師實際操作,致使培訓的老師三分鐘熱度,回到學校中沒有任何作為。
4.觀念和行動相背離。當前,教師培訓一直在提倡新觀念,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卻采取不符合新觀念甚至是相反的方式進行訓練。例如,在培訓中提倡老師在課堂上鼓舞學生積極發言、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是教師培訓學校卻仍然采取傳統的、老式的教學方式,專家們從頭到尾都在灌輸,受培訓的老師很少有機會能夠參與其中。
1.以需求作為主要導向。這種模式重視在培訓前進行調查掌握地區的教育發展現狀,綜合認識到一線老師在教育教學研究方面遇到的問題難點和自身專業領域的發展需要,從而根據他們的需要用“訂單”模式規劃培訓內容和培訓課程。這種培訓模式有利于適應地區的發展特性,解決了以前命令式培訓和實際需求脫離的問題,提高了培訓的深度和廣度。
2.以問題模式作為主要線索。這種模式把教師現實的專業領域發展問題作為綱要,經過培訓,教師們能夠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而研究問題,最終解決問題,把研究、培訓、使用融合在一起,進而增加教師對培訓的興趣并發揮教師的積極性。雖然這種模式重視實際操作,但是并不針對理論,也不是所謂的實用主義,而是把教師的理論體系結構和實際相連接。
3.以應用作為主要宗旨。一線教師很多都是出于現實需要和工作過程中要解決的問題來進行學習的,因而他們的學習目標針對性強,期望培訓能和工作內容息息相關,最好是拿過來就能夠使用。“利于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是促進教師積極參與培訓的內在動力。因而,這種模式重視績效,拋棄以前的那種訓練后不管不問和與實際操作相背離的做法,采用訓練后跟隨并指導的形式,著重把培訓的觀念和新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增加培訓的實際效用。
4.以研修作為主要形式。這種模式變動了以往培訓重視講解傳授的形式,采用以研修作為主要形式的多樣化學習手段,強調受訓老師自發參加、溝通交往、情景體會、深思分享,將受訓老師已經擁有的經驗、理論增加到研修當中。在培訓的過程中,受訓的老師不但是受訓者,而且是老師,更是積極的理論構造者和問題解決者。
綜上所述,基于問題的訂單式教師研修模式,能夠幫助老師開闊眼界,增加理論知識,提高教學能力,在培訓的指導下,教師的問題認識、研究認識顯著強化,進而有效推動了教師在專業領域內不斷進步。
[1]齊放.研培結合——新課程背景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有效模式[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2,(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