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墩
2015年7月,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姜鋼在《中國高等教育雜志》發表《堅持立德樹人為核心,深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一文批出:高考命題是一項系統而又復雜的工程,貫徹好“一點四面”這一改革主題。“一點”是指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四面”是指核心價值、依法治國、傳統文化和創新能力四個方面。2016年教育部考試中心,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增強看齊意識,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核心,持續深化“一點四面”的考查,穩字當頭、穩中有新,確保平穩過渡,成功命制了思想政治全國1、2、3套卷。
2016年10月,姜鋼主任在《中國教育報》上發表《探索構建高考評價體系,全方位推進高考內容改革》一文指出:高考考試內容改革要更加注重頂層設計、統籌謀劃,突出考試內容的整體設計和科學構建,形成“一體四層四翼”的高考評價體系。“一體”即高考評價體系,通過確立“立德樹人、服務選拔、導向教學”這一高考核心立場,回答了“為什么考”的問題。通過明確“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四層考查目標以及“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四個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高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問題。“一體”是總體框架,“四層”與“四翼”是“一體”的有機組成部分,共同構成了實現高考評價功能的理論體系。
“一點四面”和“一體四層四冀”是高考命題的方向標,考生和老師,應以此為復習備考依據,提高高考政治復習備考效率。
一、2017年高考思想政治試題體現了“一點四面”和“一體四層四冀”的方向標
(一)體現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核心,持續深化“一點四面”的考查
2017年高考思想政治試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反映國家建設發展成就,體現出鮮明的思想教育、價值引領的學科特色。凸顯高考評價體系基本要求,反映高考內容改革精神,通過適當的試題立意、素材選擇、情景建構和問題設置,突出學科基礎知識、關鍵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考查,發揮了引導中學教學的積極作用。試題科學合理,公平規范,難度適當,符合教育測量要求,實現了高考的選拔功能。
1.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揮高考命題的價值導向和育人功能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上強調,要把立德樹人貫穿教育工作全過程。高考在教育工作中居于連接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樞紐地位,一方面承擔為高等學校選拔新生的職能,另一方面又發揮著引導基礎教育的“指揮棒”作用。因此,高考命題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才能把立德樹人教育方針落到實處。這既體現了高考評價體系的“核心價值”,也突出反映了高考的基本立場。
2.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今年高考試題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融入背景材料,把文化具象化,讓學生在閱讀和回答試題過程中感受體驗文化,引導他們更加全面準確地認識中華民族歷史傳統和文化積淀,認識其時代價值,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內在一致性,增強文化自信,提高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覺性。
(二)體現“一體四層四翼”的高考評價體系核心意涵,加強關鍵能力考查,反映基礎性綜合性要求
在命題中突出高考評價體系提出的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考查要求,結合學科特點加強關鍵能力、學科素養的考查,是今年高考命題的顯著特點。
1.以學科內容的靈活組合,重點反映對學科知識的綜合性考查要求
思想政治學科有關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具有綜合性和復雜性,對于這些問題的全面闡釋和評價,第一不能局限于單一知識,還要注重學科中不同知識的綜合運用;第二要善于從不同角度、多個側面進行分析。通過這種知識的綜合考查,使知識體系本身得到充實和擴展,同時培養考生多角度、多側面綜合分析問題的思維習慣,從而提升學習效果。
2.以問題為導向設計試題,強化發現問題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考查
面對社會生活種紛繁復雜的現實問題,從自己的“知識庫”中檢索和選用恰當的學科知識與技能,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考生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
二、方向標的變化對高考思想政治復習備考的啟示
近兩年的高考試題遵循的新高考的要求和變化導向,貫徹了“一點四面”和“一體四層四翼”的國家意志,體現了以學科素養統領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要求。所以,認真分析試題的變化和特點,認真領會對課堂改革的新要求,是我們必須面對和解決的課題。個人認為,課堂教學需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則。
1.更加注重主干知識的綜合與延伸
再核心的素養也離不開知識為基礎。反過來,核心素養的真諦是對學科主干知識整體理解的基礎上,在不同真實情景的運用。所以,新的情境下,不是不再進行知識教學,而是側重點要有所改變。
2.更加注重情景的設置和使用
核心素養的考查要借助一定的情景才實現,這樣就使得對情景的把握變得更加重要。對情景材料的把握和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有一定的練習,但閱讀過程中怎么樣和學科特點有機的結合,確實各需要研究的問題。同樣,在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情景設計和結構化能力,另一方面又要指導學生能夠快速、準確、全面的把握情景,能有效、準確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3.更加注重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優化
所有的情景和問題設計,不僅僅指向老師,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主要的是指向學生,能否真的把學生的主體作用給發揮出來。情景能否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問題設計能否激發學生思考的深度和廣度,這都需要學生的深度地和真實地參與。基于此,活動設計意識和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這種活動應該是互動的、雙向的,不能再是一言堂式的、單向的。
總之,核心素養背景的高考呈現出了新的特點和要求,我們的復習備考也應該隨之進行優化和調整。理念和思路要轉變,措施和工具也要跟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