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劍喬
摘 要:做好任務教學模式在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口語”課堂中的運用研究,能夠為學生專業素養的提升帶來幫助。文章先對任務教學模式在“教師口語”課的運用價值進行簡述,之后對任務教學模式在“教師口語”課的運用方法予以分析,希望能夠為學生教師口語水平的提升帶來積極作用。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任務教學模式;“教師口語”課
“教師口語”是學前教育專業當中的重要課程,做好對該課程的教學能夠為學生的幼兒專業素質提升帶來幫助。任務教學法作為以任務為核心的教學模式,將其應用到“教師口語”課程當中,能夠借助任務來實現對學生學習動力的激發,并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實現對學生口語技能水平的提升,這對于實現學前教育專業目標具有重要意義,文章以此為切入點展開探討。
一、任務教學模式在“教師口語”課的運用價值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任務教學法予以應用能夠實現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這對于提高“教師口語”課的教學效果帶來了重要支持。任務作為一項指派性工作,其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主動力激發,尤其是當任務符合學生對于知識的探知需求時,學生對于完成任務充滿了主動性。對于學生來說,學習任務就像是游戲,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會獲得趣味性體驗,這對于他們來說具有較強的吸引力,當因此開展“教師口語”課的任務教學模式能夠實現對學習興趣的激發。
2.豐富課堂學習模式
傳統學前教育“教師口語”課的教學中,更多的是以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會帶給學生枯燥感,并無法讓他們體會到“教師口語”課的學習樂趣,學生的學習動力因此逐漸降低,課堂教學效果也因此而不太理想。將任務教學法應用到“教師口語”課,能夠實現對課堂學習模式的豐富,這會帶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體驗,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由此而得以激發。另外,任務教學法是以學生的主動探究為學習模式的,這會讓他們在進行“教師口語”課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實現對知識探究能力的提升,實現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任務教學模式在“教師口語”課的運用方法
1.布置任務
在任務教學模式當中,布置任務是第一環節,其也是影響整個任務教學模式效果的關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對學生興趣需求、學習能力、認知需求等多方面要素的分析基礎上,結合“教師口語”課當中的知識,來進行任務布置,以確保所布置任務能夠對學生產生吸引效果。例如為了讓學生掌握普通話的準確發音,教師可以設置“學說繞口令”的任務,看誰能以最短的時間準確說出繞口令。這種課堂小任務因為具有競賽性質,所以特別受學生的喜愛,學生可以在練習繞口令的過程中,鍛煉自己對于聲韻母、平翹舌等發音的能力,為他們的“教師口語”能力提升打下了基礎。
2.開展探究
開展探究是任務教學模式中的主要環節,其是學生進行任務解答和處理的環節,在學生進行任務解答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對學生的觀察,找出學生存在的問題,為接下來的課后總結提供資料。同時還要做好對學生的指導,幫助他們克服一些學習困難,以便他們能夠順利的完成學習任務,為他們學習能力的提高帶來幫助。例如在進行“辯論”的知識學習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體驗辯論的感覺,我為他們布置了辯論任務,并在課堂上舉行辯論賽。在辯論過程中,由于學生對于辯論的規則吃不透,所以常常會出現搶話、兩個人一起發言等情況,這時我會以主持人的身份對他們進行指導和約束,以此來讓他們了解辯論賽規則,提升他們的辯論能力和口語水平。
3.課后總結
課后總結是任務教學法的關鍵環節,其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學習評價與指導的階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學生解答任務過程中的表現狀態,來對他們的學習能力予以評價,在肯定他們學習主動性的基礎上,給與他們鼓勵,為他們學習自信心的形成打下基礎。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對學生存在的不足予以指正,并分析出學生出現問題或錯誤的原因,因此來幫助學生找到問題的“結癥”所在,進而做到藥到病除,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為他們的口語能力提升打下基礎。例如在進行“演講”的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都無法把控情感,這是由于他們心理壓力過大、過度緊張的表現,為此我對他們進行了心理開導,讓他們認識到演講就是規范的說話,跟日常說話沒有什么差別,以此來緩解他們的壓力,幫助他們克服演講壓力問題。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學前教育“教師口語”課堂上運用任務教學模式,能夠實現對“教師口語”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這對于學前教育專業技能培養意義重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保證任務設置的有效性,教師一定要做好對任務內容、難度的設計,確保任務能夠激發出學生的探究欲望,并實現對學生的“教師口語”技能培養,從而真正的實現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高昕.《幼兒教師口語》一體化教材建設之管見[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7(12):156-159.
[2]喬海珠.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教師口語”課程教學研究[J].文教資料,2017(10):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