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烈 劉莉
【摘 要】美國社區學院的發展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其綜合的轉學教育職能、職業教育職能和社區教育職能給我國獨立學院的辦學模式樹立了成功的榜樣。借鑒美國社區學院辦學的成功經驗,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構建自己的本位特色,優化教學方式,共享優質資源,有利于我國獨立學院走出一條適合國情的良性發展之路。
【關鍵詞】美國社區學院;教育職能;獨立學院
【中圖分類號】G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794(2018)04-0086-04
【收稿日期】2018-02-23
【作者簡介】何明烈(1974—),男,四川南充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劉莉(1981—),女,山東東營人,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在讀博士,山東交通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雙語教學。 美國社區學院指的是最高可授予文、理副學士學位的一般公、私立兩年制高等教育機構,由芝加哥大學校長哈珀于1896年首創。美國社區學院在短短百年就能獲得迅猛發展,其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其辦學職能定位準確。鑒于此,本文擬在探討美國社區學院主要教育職能的基礎上,對我國的獨立學院的辦學理念與模式提出啟發性建議。
一、美國社區學院的教育職能
(一)轉學教育職能
轉學教學是美國社區學院辦學之初的原始職能。美國社區學院的前身是“初級學院”,它創立后的主要職能就是給四年制本科院校轉學生提供初級課程教學。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這種轉學是“單向”的。落榜高考生為了得到學士學位,畢業后進入社區學院,在修得規定學分的基礎上,可以申請進入四年制本科院校學習。這種轉學模式,不僅實現了社區學院和四年制學院之間的垂直向上的銜接,成為美國弱勢群體獲得學士學位的重要途徑,而且成為美國高等教育系統中學生移動的最經典、最傳統的模式。[1]
20世紀60年以后,美國出現了四年制本科院校學生向社區學院“反向”轉學的現象。當時,美國經濟陷入困境,本科院校學費驟增,迫使部分經濟困難的學生轉向學費低廉的社區學院繼續學習。此外,也有學生因為不堪本科院校巨大的學術壓力而轉學。還有學生改變了最初的求學目標,通過到社區學院接受職業教育為將來的工作做準備。兩類不同院校之間的轉學銜接,既是美國各個時期政治、經濟發展的需要,又是美國教育政策推動的結果,同時還體現了美國高等教育重視學生教育自由權和實用性的精神。社區學院與四年制本科院校之間的這種“你來我往”式的轉學教育,使得學生可以自由地選擇與共享兩類院校的優質資源,有力地促進了美國高等教育的多元化發展。
(二)職業教育職能
20世紀60年代,美國聯邦政府頒布了《職業教育法》,對職業教育目標進行了修訂。自此,美國的職業教育得以迅速發展。而社區學院作為美國職業教育的主力軍,在這一政策的鼓勵之下,也開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美國社區學院的職業教育歷經社會經濟發展大潮的沖擊而不衰,自有其鮮明的特色與獨到之處。從培養目標來看,它經歷了從培養“半專業”人才向培養“知識工人”的轉變。前者要求的教育程度是高中畢業后接受大約兩年的訓練課程,基本對應于初級學院終結性教育計劃所提供的課程;而后者則是科技發展和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要求與結果。從教育領域來看,它逐漸涵蓋了醫生、護士、教師、律師、工程師、廚師、司機等各個工種。這些工種,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其實也具備了較強的專業性。與本科院校的重理論性和學術性相比,社區學院的這種職業教育更加強調實踐性與實用性。從培養方式來看,它經歷了從學院培養向校企合作的轉變。自20世紀70年代起,美國聯邦政府和各地州政府更加重視高質量的教育培訓,從教育立法和經濟扶助方面都對社區學院予以大力支持,鞏固了職業教育在社區學院教育職能中的主導地位。在這一歷史背景下,美國的各個企業和工商部門,也開始投資社區學院,讓其不斷開發適合企業需要的新課程和教學項目。企業不僅把自己的員工送到社區學院進行繼續學習,而且直接到社區學院考察學生的行為表現,從中選擇優秀的學生作為未來的員工。
(三)社區教育職能
相對于轉學教育和職業教育,社區教育是社區學院最后產生的一種職能,也是美國社區學院中后期發展最為強勁的一項功能(周志群, 2012:25)。社區學院設立的初衷就是為社區服務,為社區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以促進社區經濟發展。20世紀30年代初,美國進入了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時期,許多工人因此紛紛失業。為了應對這一嚴峻的社會形勢,初級學院(社區學院前身)根據政府部門和所在社區的要求,為下崗工人舉辦了各種形式的實用技術培訓班,開設了諸如廚師、裝修、汽修、駕駛等眾多實用課程,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時的就業問題。這種短期的社區教育本質上屬于繼續教育,不具備取得社區學院副學士學位的資格。
隨著社區教育實踐的推廣,社區教育開始牢固地成為美國公立教育系統中社區學院的主要教育職責之一。社區教育把社區學院從一個單一功能的實體轉化為多功能的實體。[2]從內容上來看,社區教育涵蓋了繼續教育、成人教育、終身學習等項目,如針對社區居民的語言培訓、針對特定企業開展的協議培訓、針對公共機構資助的拓展項目培訓等。20世紀70年代后,社區學院的社區職能在美國教育體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其教育手段和方式也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社區學院不僅向所在社區居民提供圖書館和體育場等學習硬件環境,而且開始完善社區學習網絡,為學校和社區的交流提供了進一步的便利與保障。
二、美國社區學院對中國獨立學院的辦學啟示 雖然我國獨立學院在產生背景、教育職能、管理體制等方面與美國社區學院不盡相同,但在具體的管理運行如經費投入、師資配置、人才培養、產學合作等方面還是有許多相似之處。[3]因此,借鑒美國社區學院辦學的成功經驗,有利于我國獨立學院走一條適合自己國情的良性發展之路。
(一)明確教學目標,構建本位特色
長期以來,我國的獨立學院不僅使用掛靠母體本科院校的名字,而且在專業設置上,基本雷同于母體院校的強勢學科。如此辦學模式雖然在短期時間內能夠吸引部分生源,但是長期來看,無論是從硬件環境(如實驗室設備、教學場地等)還是從軟件環境(如師資力量、學術環境等)來看,都競爭不過母體院校。因此,獨立學院必須明確自己建設應用型本科學院的目標,構建自己的本位特色教育,才能在長期的發展中立于不敗之地。
1.著力特色教育
美國的社區學院從辦學開始,雖然偶遇低潮,但是歷經百年而不衰,是因為其具備了與四年制本科院校不同的教育職能與特色。同理,我國的獨立學院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只有真正著力于自己的特色教育,才能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得以可持續發展。因此,獨立學院需要構建具有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和模式。從層次定位來看,獨立學院要以培養應用型本科生為目標;從需求定位來看,獨立學院要以就業為導向,體現地方經濟發展和人才市場的需求特點;從專業定位來看,獨立學院的專業設置要適應地方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開設市場所需的實用專業。同時,獨立學院需要構建具有特色的課程體系。在課程設置上,獨立學院要在遵循教育部通識課程規定的基礎上,開設獨具特色的專業課程和實訓課程。前者的設置要在參考其余高校同類專業課程開設的基礎上,走訪各個企事業單位,開辦一些真正符合市場需要的課程;而后者的設置,更應可以直接讓企事業單位的相關技術骨干參與其中。唯有如此,才能讓學校所教成為社會所要。
2.著力地區教育
美國社區學院的辦學宗旨就是立足社區,根據地區經濟發展和需求確定教學內容,強調教育的地域性。因此,我國的獨立學院也應該明確自己應用型、實用性本科院校的定位,緊密結合當地的地區發展優勢,來確定自己的辦學內容。例如,隨著中國筑路技術的大幅提高,原本封閉的西南地區與東部沿海地區同時進入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時代。因此,西南地區的旅游產業進入黃金發展時期,大量的國內外游客紛紛涌入該地區。西南地區的對外形象不僅大為改變,其地區經濟也得到了良好發展。 在這一背景之下,西南地區對經濟、旅游、服務專業的學生需求量增大。所以,獨立學院的專業規劃和課程設置應該以當地的市場需求為導向,開設相關的教學課程,以滿足該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當前,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不斷深化,中國經濟迎來了歷史發展的新契機。為了進一步實現國家與國家、地區與地區之間的資源配置與利用,獨立學院更要具備戰略眼光,適時地把握該區域經濟發展一體化的需要,以貿易、投資、金融、能源、交通、基建和產業等方向為教育的主要領域,為國家和地區輸送經濟建設的所需人才。
3.著力動態教育
美國社區學院的發展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其教育職能也相應經歷了一些變化。但無論怎么變化,其教育職能總是由當時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需要決定的。因此,我國獨立學院要健康持續地發展,也必須樹立一種動態的教育觀,其專業規劃和課程設置也應該是動態發展的。例如,20世紀90年代之初,計算機與英語成為兩大熱門專業,學好了這兩門學科在當時可輕松就業。然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經濟的全球化,計算機和英語已成為所有學生的通識課程。因此,以計算機和英語為專業的學生反而失去了市場上的就業優勢。現在,獨立學院的這兩個專業大都辦成了復合型專業。例如,英語專業與市場營銷、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等相結合,以期為學生畢業后進入外資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打下良好基礎。這樣的動態辦學理念,一方面給獨立學院的學生打下了通識課程的堅實基礎,另一方面,又讓其具備了其他專業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因此很受企事業單位的歡迎。
(二)優化教學方式,共享優質資源
作為中國高等教育的新生事物和特殊機制,獨立學院在近幾年以其獨特優勢保持著持續發展的勢頭。但是,隨著其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如何增強獨立學院的發展內涵,如何保持特色教育,如何優化教學方式,成了眾多獨立學院面臨的共同問題。
1.強化校際合作
美國社區學院和四年制本科學院之間的雙向轉學教育政策,實現了兩類院校之間學生教育權的自主選擇和資源共享。目前,我國的獨立學院和母體本科大學之間的銜接,主要是通過口徑很小的“專升本”考試來實現的。但是,受困于國家政策、母體大學硬件和軟件環境的限制,獨立學院的很多專科生在畢業時無法享受到進一步求學深造的機會。鑒于此,一方面政府應該采取積極的政策措施來推動我國的“專升本”發展,另一方面,獨立學院也要主動聯系更多的本科大學,加強校際合作,拓展專科生升本的渠道。因此,我們可以嘗試著在我國現有的“專升本”實施基礎上,采取積極有效的政策措施來逐步擴大“專升本”的口徑,為更多的獨立學院專科生提供取得學士學位的機會。同時,獨立學院也可憑借自己獨特的實訓基地優勢,吸引其他本科大學派遣學生來進行交流與實習,讓其享受獨立學院特有的技能培訓和職業教育,從而提高本科院校學生的從業能力。此外,獨立學院也可加強和當地職業技術學院之間的校際合作。與獨立學院辦學職能相類似,職業技術學院的專業設置一般也以服務當地區域經濟發展為特色。因此,獨立學院和當地職業技術學院之間的合作,可以讓學生充分共享兩類院校的優質職業教育資源,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的多元化發展。
2.強化校企合作
美國社區學院的職業教育常常以企業的需求為辦學導向,采取聯合辦學模式,為企業培養技能型人才。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要調動行業企業積極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制定促進校企合作辦學法規,推進校企合作制度化。”[4]因此,作為強調應用型的獨立學院,也可以采取產學合作辦學的模式,加強學校與各個企業(尤其是地方企業)的合作。這種校企合作,既包括企業的“引進來”,又包括獨立學院的“走出去”。“引進來”指的是獨立學院通過到企業進行廣泛的人才需求調研,收集人才培養的專業信息和技能信息,邀請企業走進高校,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即從教學目標、教學計劃、專業設置、課程開發等方面,體現企業的需求導向。獨立學院的創新創業孵化園,其實更應該借鑒美國社區學院的做法,直接要求企業的高管或者技術骨干擔任首席教師,對學生進行直接的實踐訓練。“走出去”指的是獨立學院的教師和學生都應該走出學校,進入到企業里面去。教師到企業里面進行實地參觀、考察和學習,有利于他們真正明白企業所需,從而在課堂上做到“教有所用”。學生到企業里面頂崗實習,有利于他們進一步領悟所學專業的重要性與技能要求,從而真正懂得課堂內容的“學有所用。”這樣的校企合作,必將大大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和畢業后的就業能力。對于獨立學院和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3.強化校區合作
美國社區學院自創辦伊始,不僅位于社區,而且服務于社區。社區學院是個體終身所用的一種資源,也是普通大眾用來解決社區問題的資源。[5]社區學院已逐漸成為社區學習系統的連接機構,使社區和教育功能結合成一個復合物。國務院《面向21 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明確要求,“開展社區教育的實踐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終身教育體系”。由此可見,我國目前正在興起的社區教育是與社區建設同步進行的,而且是社區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社區教育將成為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載體。[6]獨立學院如果能夠充分利用這一歷史契機,加強與當地社區的合作,必將提升其社區認同感,增強社區凝聚力,不僅能從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讓其獲得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從而增加其就業潛能,而且對社區自身發展和構建和諧社區意義重大。在合作模式上,一方面,獨立學院可以讓其師生走進社區,為社區居民開展非學歷教育,舉辦各種形式的專業技能培訓、娛樂方式培訓或者志愿者服務活動,如開展家電維修、舞蹈、繪畫、書法、象棋、英語等培訓課程和小學生家作輔導、幼兒園課外輔導等公益服務項目。另一方面,獨立學院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地向社區居民開放其教學場地,如運動場、體育館和圖書館等。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獨立學院甚至可以向失業的社區居民開放其課堂,讓其獲得接受繼續教育的機會。同時,可以嘗試向社區租賃教學場所和設施,將其教育功能真正延展到社區教育中。
三、結束語
美國社區學院的發展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其綜合的轉學教育職能、職業教育職能和社區教育職能給我國獨立學院的辦學模式樹立了成功的榜樣。但是,借鑒美國社區學院的經驗并不是為了盲目地與國際接軌,而是希望從其教育模式中吸取成功的經驗,以期我國的獨立學院辦出特色,從而獲得長足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涂麗華.美國社區學院與四年制學院的銜接[M].廣州: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6.
[2]張永,道格拉斯·珀金斯.美國社區教育的緣起、演進與啟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6(11).
[3]花奇芹.美國社區學院與我國獨立學院制度運行模式之比較[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9).
[4]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J].人民教育,2010(7).
[5]周志群.美國社區學院課程變革與發展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6]陳曉蘭.高職院校在社區教育發展中的機遇和作用[J].廣州職業教育論壇,2013(4).
The Education Roles of American Community College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Chinese Independent Colleges
HE Ming-lie1, LIU Li2
(1.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The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DUT, Leshan 614000, China;
2.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Human Performance, Texas A & M University-Kingsville, Kingsville 78363, America)
【Abstract】American community colleges have a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over 100 years and they have set a good example for Chinese independent colleges attached to universities as far as their education roles are concerned, such as student transfer, vocational training and community education.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ndependent colleges to have a healthy way suitable for our own national conditions if we can learn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American community colleges and define our own education goals, display our own characteristics optimize our own teaching approaches as well as share high-quality resources.
【Key words】American community colleges; education roles; independent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