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榮偉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備受矚目的日本磁懸浮高速鐵路中央新干線工程,其工程建筑商在招標過程中涉嫌舞弊。2017年12月8日至9日,警方以詭計妨害業務的嫌疑,強制搜查“大林組”(Obayashi)位于東京港區的總部,并傳召相關公司高層調查。一周以后,日本磁懸浮中央新干線丑聞進一步升級,另有三家涉事建筑商遭調查。被視為2020年東京奧運后另一引人矚目工程的中央新干線,剛進入建設階段就爆出招標丑聞,讓日本國內再度感到震驚。
備受矚目的磁懸浮中央新干線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中央新干線是日本正在建設中的一條高速鐵道線路。中央新干線首階段將連接東京至名古屋,之后會延長至大阪,大體走向與中央本線、關西本線相同,將連接日本的首都圈、中京圈、京阪神三大都市圈。中央新干線采用磁懸浮技術,最高試驗速度超600公里,線路設計時速超500公里,是現時日本子彈列車的兩倍,建成后將是全世界最高速度的大眾化陸地交通,因而備受矚目。
中央新干線擬于2045年建成,2027年先行開通其中東京至名古屋間的線路,東京至大阪全線最快于2037年貫通,之后再使線路全線貫通。該線路整個工程造價9萬億日元(約合5250億元人民幣)。由于投資金額巨大,工程周期漫長,日本政府通過發行國債的方式籌集資金,再向工程運營商提供長期低息貸款。
據了解,中央新干線工程主要承建商為日本東海旅客鐵道株式會社(JR東海),另有多家大型知名承建商以及建筑公司共同參與這項大型工程。
四大建筑公司已有三家涉案
日本共同社報道稱,涉事公司為日本四大建筑公司之一的“大林組”。在日本建筑界,“大林組”、鹿島建設、清水建設及大成建設四家公司被稱為“超級總承包商”,壟斷了大部分建筑工程。公開資料顯示,正在向全球擴張的“大林組”,成立于1936年,是日本各大基礎設施以及晴空塔等地標建筑的建筑承包商。目前“大林組”擁有8500名員工,截至2017年3月31日,其銷售額已達1.3萬億美元。據了解,“大林組”中標東京段等4個路段的工程后,將中標工程分別交給了自己的下屬企業。
日本共同社披露,涉事公司“大林組”2016年4月在競投“日本磁浮中央新干線”、名古屋站緊急逃生口工程時,依靠舞弊行為中標。據報道,目前處于建設初期的日本磁懸浮高鐵工程項目中,“大林組”主導的一個大型建筑施工團隊至少有2個項目存在招標舞弊行為。這2個項目分別是中央新干線名古屋車站部分新建工程和一處位于名古屋市內的地下隧道配套工程。JR東海鐵路公司表示,對此感到震驚,強調對招投標過程中存在的欺詐行為毫不知情。
“長時間以來,磁懸浮高鐵一直是日本制造最樂意拿出手向世人展示的項目,不過連它也難逃造假的命運。”業內人士指出。據《日本時報》報道,東京地檢特別搜查部已經對涉事公司“大林組”立案展開調查。
一周以后,日本磁懸浮中央新干線丑聞進一步升級。據香港《文匯報》報道,日本傳媒揭發,在日本磁懸浮中央新干線項目的非法投標丑聞中,四大建筑商“大林組”、鹿島建設、清水建設及大成建設涉嫌串謀圍標,壟斷及瓜分這個造價達9萬億日元項目的建筑工程合約。上述四家公司被指透過合組公司,在最近22項磁懸浮鐵路工程中成功投得15項,之后再自行瓜分,并每月會面一次商討工程進度。
去年12月18日,東京地方檢察廳特搜部與日本公平交易委員會的調查人員突擊搜查鹿島及清水建設的辦公室。兩家企業遭控在金額達9萬億日元的磁懸浮高鐵項目上違反反壟斷法。
對此,鹿島和清水拒絕評論,但表示會配合調查。隨即,兩家公司及大成的股價均下跌逾2%,“大林組”更下跌超過3%。至此,日本四大建筑公司中已有三家受到調查,另一家大成建設的發言人表示,該公司并未受到調查。但據媒體報道,該公司將是東京檢方下一步調查的目標。
接二連三的造假丑聞
磁懸浮高鐵非法投標丑聞,無疑是對日本制造的又一次沉重打擊。據當地媒體報道,新干線爆出丑聞之前,實際上,日本制造已經接二連三爆出造假丑聞。其中,日本第三大鋼鐵產業聯合體神戶制鋼所的造假案,尤為引人注目。神戶制鋼所的造假案,將日本制造近期曝出的系列丑聞推向高潮。
成立于1905年的日本株式會社神戶制鋼所(Kobe Steel),為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僅次于新日鐵住金、JFE鋼鐵公司,其粗鋼產量725.9萬噸,在全球鋼鐵公司中排名第53。神戶制鋼所最近披露,曾將“不合格品”出售給波音、福特、豐田以及其他家喻戶曉的品牌等500多家企業,汽車、飛機、軍工、高速列車等多個領域的制造商遭到波及。
神戶制鋼所偽造了一批鋁制品、銅制品等產品抗拉強度的數據。已經公開的數據顯示,神戶制鋼所一年就有2.15萬噸產品涉嫌檢測信息造假;10年來包括管理層在內的10余人參與造假。除此之外,還修改產品的質量檢測證明書,向客戶和市場大量供應并不符合要求的產品。
神戶制鋼所表示,2017年8月底公司內部調查發現,僅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這段時間,數據篡改過的鋁和銅制品約2.15萬噸,約占公司年產量的4%,其中,包括1.93萬噸平軋鋁材、2200噸銅制品以及19400件鋁鑄件和鍛件。
去年10月8日,在日本經濟產業省強令下,神戶制鋼所召開新聞發布會,承認公司旗下3家工廠和1家子公司長期大面積篡改部分鋁合金、銅制品的強度、尺寸以及耐久性等重要出廠數據,冒充達標產品出售。神戶制鋼所去年10月11日承認,目前已發現70件數據造假案例,造假數據涉及用于光盤、液晶顯示器等產品的原材料。神戶制鋼所內部調查還顯示,其鐵粉制品也存在數據篡改問題。
日本媒體形容神戶事件為“動搖日本制造”的“神戶沖擊”。“材料數據造假不僅降低產品質量,蘊含巨大隱患,更動搖了外界對日本產品的信心和日本制造的根基。”在外界巨大的壓力下,去年10月12日,日本株式會社神戶制鋼所董事長兼社長川崎博首次公開露面,就篡改鋁制品性能數據等問題,鞠躬道歉。他表示,除目前發現的違規行為以外,還可能存在新的違規問題。
神戶制鋼所篡改產品性能數據并非個案。以神戶制鋼所被曝出大規模造假丑聞為轉折點,日本制造接連曝出丑聞:日本汽車巨頭日產在出廠檢驗環節中,大量使用無資質人員敷衍出廠檢驗手續;三菱和鈴木篡改汽車燃油及經濟性測試數據;日本汽車配件制造商高田公司因隱瞞安全氣囊質量缺陷已于去年6月申請破產。在媒體不斷深挖過程中,不到一個月時間,日本已出現上述4起大規模造假事件。
日本制造何以淪落至此
日本磁懸浮中央新干線工程承建商在項目招標中涉嫌舞弊,以及其他日本制造一系列重大丑聞,震驚了整個日本。隨著投標舞弊丑聞調查的深入,屆時中央新干線項目可能會牽連出更多涉事企業。
日本媒體認為,磁懸浮新干線的招標舞弊行為,“無疑是對日本制造的又一次沉重打擊”。“這些接踵而至的多家日企造假丑聞,使得‘日本制造的國家品牌蒙上一層陰影。”有媒體發表評論指出。
一度領先世界,令日本人引以為傲的日本制造何以淪落至此?在不少專家看來,日本制造業企業過去追求的全球市場占有率,近些年來逐漸讓位于資本收益率,成本競爭、收益競爭成了日本企業的新目標。“這是問題的癥結所在。”有專家表示。
業內人士指出,以日本磁懸浮中央新干線為代表的日本制造業的“墮落”,體現的不過是全球化大潮下日本經濟環境巨變的冰山一角。
長期以來,以日本大型建筑商為代表的項目招標舞弊行為一直普遍存在。而就“大林組”來看,公司過往多次爆出圍標丑聞,并未引起相關部門注意。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磁懸浮中央新干線舞弊丑聞東窗事發之前,JR東海鐵路公司并未就中央新干線工程的有關具體項目,對外公布過中標金額。有分析稱,為防范和杜絕招標丑聞再度發生,日本鐵路公司將推出新的招標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