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學美 任怡
【摘 要】目的:探討主動脈內球囊反搏在重癥冠心病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間收治的重癥冠心病患者64例為研究對象,均分為兩組,對照組為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應用主動脈內球囊反搏,對比兩組護理情況。結果:觀察組的護理優良率96.88%高于對照組的75.00%,統計學有意義(P<0.05)。結論:主動脈內球囊反搏在重癥冠心病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癥狀得到改善,提高了護理效果,值得應用。
【關鍵詞】主動脈內球囊反搏;重癥冠心病;圍手術期護理;應用探析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travenous balloon pacing in perioperative care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64 patients with seve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7 to March 2018.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he routine nursing. Results: The rate of good nursing was 96.88 % higher than 75.00 %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 Conclusion: Intravenous balloon repulse is effective in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the symptoms are improved
【中圖分類號】 R47【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8)04-03-025-01
冠心病為臨床上常見疾病,也為典型的心血管病癥,該疾病的產生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飲食因素等有著一定程度的聯系,該疾病也為典型的慢性疾病,難以治愈,需要長期進行治療,隨著患者病情的惡化,會導致重癥冠心病的出現,此時患者需要及時進行救治,一旦治療不及時,會導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的威脅,在對患者實施常規護理的同時,主動脈內球囊反搏的應用效果顯著[1]。本文為探討主動脈內球囊反搏在重癥冠心病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特選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間收治的重癥冠心病患者64例為研究對象。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間收治的重癥冠心病患者64例為研究對象,均分為兩組,每組32例,其中,對照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在53-75歲,平均年齡為(63.22±1.25)歲,疾病類型: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10例、穩定型心絞痛患者17例、急性心梗患者5例;觀察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在54-76歲,平均年齡為(63.23±1.24)歲,疾病類型: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11例、穩定型心絞痛患者15例、急性心梗患者6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疾病類型、性別)等基本資料方面,統計學無意義(P>0.05)。納入標準:依據WHO中關于重癥冠心病的診斷標準[2],確診為重癥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嚴重器官功能不全者;排除精神疾病者;排除不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全身免疫性疾病者。
1.2 方法 對照組為常規護理,對患者的基本資料充分掌握,依據患者的病情變化,為給予患者安慰、指標監測等措施。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應用主動脈內球囊反搏,對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充分掌握,引導患者保持平臥,依據患者的病況、體征,為患者選擇最佳的球囊反搏器,在應用球囊反搏器前,應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確保設備的使用安全性,不存在漏氣現象,應用一定量的肝素鹽水對設備進行沖洗,完成沖洗后,將其中的空氣排凈,依據患者的實際病況,為患者實施局部麻醉和動脈穿刺操作,在患者的左側鎖骨下段動脈實施開口處理,將球囊反搏設備的導管與開口遠端相連接,當監測到患者的心電圖的圖像正常后流,醫院選擇R波導聯觸發,應與患者心動周期保持一致性,當患者的心電圖檢查圖像產生差異時,假如患者產生房顫時,應及時選擇房顫模式對患者實施觸發,做好相關的記錄。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護理效果情況。護理效果判定標準[3]:①優:經過護理后,患者的各項癥狀顯著改善,生活質量顯著提升;②良:經過護理后,患者的各項癥狀有所改善,生活質量有所提升;③差:經過護理后,患者的各項癥狀無變化惡化,生活質量無變化或惡化;優良率為優率與良率之和的百分比。
1.4 統計學處理 將數據輸入到SPSS19.0中,分析,用(x±s)表示平均值,組間用t檢驗,P<0.05,統計學有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效果情況 兩組的護理優良率為96.88%和75.00%,觀察組的護理優良率高于對照組,統計學有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重癥冠心病作為典型的危重心血管疾病,該疾病多為冠心病患者演變而成,此階段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的負面威脅,需要及時進行相應的手術治療,在實施治療的過程中,選擇合適的護理措施極為重要,會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和恢復產生直接的影響,兩者之間呈正比關系,應給予重點關注[4]。
臨床上,針對重癥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護理,主要的側重點在于患者個人體征及病變情況,實施監測,然后依據相應的護理制度,為患者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雖然對患者的治療有著一定程度的效果,但是整體的效果不甚理想,對于患者的各項癥狀,不能有效預防和控制;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主動脈球囊反搏技術的完善,在治療重癥冠心病患者的過程中,主動脈球囊反搏被廣泛應用,主動脈球囊反搏作為典型的機械輔助技術,主要依據患者病況變化,確保患者左心室循環,改善患者冠脈灌注,為患者心臟提供極強的生理支持,在為患者實施護理措施中,主動脈球囊反搏的應用價值極高,值得選用[5]。
綜上所述,主動脈內球囊反搏在重癥冠心病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癥狀得到改善,提高了護理效果,主動脈內球囊反搏值得在重癥冠心病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薇.冠心病危重癥患者應用主動脈球囊反搏術的護理干預價值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7):253-254.
[2] 劉春芳,葉楓林,周靜靜,等.主動脈內球囊反搏用于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護理與康復,2014,13(3):231-232.
[3] 嚴飛,木拉提·阿不都熱合曼,霍強,等.主動脈內球囊反搏在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圍手術期中應用效果[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5,29(8):806-808.
[4] 陳紅,徐燕,吳霞,等.重癥冠心病患者主動脈球囊反搏支持下不停跳冠狀動脈搭橋術并發癥護理[J].安徽醫學,2016,37(10):1299-1301.
[5] 朱政,袁思梅,熊寒露.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對危重癥冠心病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7,14(8):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