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對進行輸尿管軟鏡治療的腎結石患者采用臨床護理路徑的護理效果進行分析探討。方法:從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進行輸尿管軟鏡治療的腎結石中,選取6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按照數字表法分為等份的兩組,采取常規護理的一組為對照組,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護理的一組為觀察組,對比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對健康教育知識的掌握度明顯優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臨床護理路徑應用在行輸尿管軟鏡治療的腎結石患者中,有助于增強患者對健康教育知識的掌握率,以及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運用。
【關鍵詞】輸尿管軟鏡;臨床護理路徑;腎結石
【中圖分類號】 R47【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8)04-03-169-01
腎結石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泌尿外科疾病,并且近些年來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對于該疾病的治療,臨床上多運用輸尿管軟鏡技術,隨著技術的日益發展,在臨床上治療某些腎結石上取得了越來越明顯的優勢。而臨床護理路徑主要是針對特定疾病,制定的一系列工作程序,為患者提供持續性的、有效性的護理,對患者的恢復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臨床護理路徑應用在輸尿管軟鏡治療的腎結石患者中的效果進行了分析探討。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腎結石患者予以研究,所有患者均實行輸尿管軟鏡治療,并將之分為等份的兩組,即對照組30例和觀察組30例。對照組年齡8在27-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0.7±5.6)歲,觀察組在28-7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0.7±5.9)歲。所有研究對象中排除了嚴重的臟器疾病、腎功能受損以及精神疾病等患者。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沒有明顯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方法,而給予觀察組臨床護理路徑模式的護理方法,主要內容為:
1.2.1 入科第一天 在患者入科第一天,護理人員應熱情接待患者,自我介紹;帶領患者熟悉科室環境;介紹患者的主管醫生和護士長等;協助患者進行各項檢查;告知患者疾病和治療的相關知識,叮囑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項;發送入院宣教單。
1.2.2 術前一天 護理人員需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手術的相關事項,可以邀請手術治療成功的患者進行現身說法,從而增強患者對手術治療信心;鼓勵患者家屬多陪伴和鼓勵患者,給予情感支持;告知患者術前需禁飲禁食8小時,等等[1]。
1.2.3 手術當天 在患者完成手術后,護理人員需密切關注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以及尿管內引流液的量、質與顏色;注意觀察是否有結石排出;每小時記錄一次切口敷料情況;有些患者會因為麻醉藥物產生嘔吐等癥狀,護理人員可以叮囑患者家屬將新鮮檸檬切成薄片放置患者口鼻處,以此緩解胃腸道反應;實行快速康復護理,在非全麻患者手術完成后10分鐘,可以開始試飲, 如果患者無嗆咳,就可以進食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在麻醉散去,就可以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比如,踝泵運動等[2]。
1.2.4 手術第一天 護理人員需密切觀察患者引流液的量和質、顏色,如果發現異常需及時告知醫生,并協助作出針對性處理;叮囑患者大量飲溫開水;每天擦洗會陰兩次,更換一次尿袋。
1.2.5 術后第二天 在患者尿液明顯時拔除尿管,并指導患者進行提肛肌訓練,從而增強其盆底肌彈性,促進康復。
1.2.6 術后第三至五天 護理人員需注意觀察患者的體溫以及排尿情況,鼓勵患者下床運動,但需適度,并叮囑患者保持會陰部的清潔,防止感染。
作者簡介:劉艷(1989年2月23日),民族:漢,性別:女,籍貫:四川省資陽市,工作單位:成都市新都區人民醫院,學歷:大專,職稱:護師,研究方向:泌尿外科護理。
1.2.7 出院當天 護理人員發送出院健康教育清單;叮囑患者按醫囑服藥;注意飲食,多食活血化瘀的的食物,比如,當歸瘦肉湯等;多飲溫開水,等等[3]。
1.3 觀察指標 根據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和健康教育知識掌握情況調查表,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健康教育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評估。
1.4 統計學處理 利用 SPSS16.0對治療有效和護理滿意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通過卡方檢驗,如果P<0.05,則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對健康教育知識的掌握率和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見表1。
3 討論
對于腎結石患者,采取輸尿管軟鏡治療,由于該治療方式損傷小、恢復快等特點,已經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運用。同時,隨著護理理念的不斷改進,近些年來,出現了很多新型的護理理念,臨床護理路徑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種。在該中護理模式中,不僅提供了一種標準化的模式,而且有機結合了輸尿管軟鏡治療腎結石護理的相關要點和重點,從而有效避免了一些新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的不熟悉感[4]。在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患者采取了臨床護理路徑模式進行護理,按照患者入科時間的循序漸進的進行護理工作,使護理工作更具有系統性和全面性,不僅有利于患者掌握腎結石的相關知識,而且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
經過護理,觀察組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率為93.3%,而只實行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為80%,并且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高達96.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3.3%,組間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對于行輸尿管軟鏡下治療的腎結石患者,應用臨床護理路徑模式進行護理,有助于患者掌握健康知識,促進患者自我護理,并有效提高了護理滿意度,建立了良好的護患關系,值得臨床上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 王萌.臨床護理路徑在輸尿管軟鏡鈥激光治療腎結石中的應用價值[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04):96.
[2] 袁麗娟.針對性護理在腎結石鈥激光碎石術圍手術期護理中的作用分析[J].當代醫學,2017,23(14):152-154.
[3] 郭麗娜,閻淑芹,陶曉波,紀光云,張香玉.綜合護理干預對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效果的影響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5,24(11):160-161.
[4] 金凱英,詹海花,謝玉蘭,楊鐵凡,張澤鍵,聶菲.輸尿管軟鏡鈥激光治療腎結石臨床護理路徑的構建和應用[J].護理研究,2015,29(23):2865-2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