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倩
【摘 要】目的:分析消化道出血患者應用家屬共同參與護理的價值,并對其預防醫療糾紛的效果進行探究。方法:選擇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間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依據護理模式的差異性均分兩組。給予基礎護理的25例患者為參照組,給予家屬共同參與護理的25例患者為研究組,最后比對總體護理效果。結果:比對兩組患者的止血時間、出血次數和住院天數,研究組和參照組組間數據結果經證實差異呈P<0.05,統計學意義存在。比對兩組患者的醫療糾紛發生率,研究組降低更為顯著,數據結果經證實差異呈P<0.05,統計學意義存在。結論:消化道出血患者應用家屬共同參與護理,不僅可以使止血時間縮短,同時可以降低醫療糾紛發生率,對其康復也起到促進作用,可在臨床上進一步普及。
【關鍵詞】家屬共同參與護理;消化道出血;預防醫療糾紛;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8)04-03-178-01
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較為嚴重,同時具有較高的死亡率[1]。如何將此類疾病的護理質量進行提升,使醫療糾紛事件發生率降低是當今護理工作備受關注的話題。鑒于此,此次研究抽取我院近一年(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對其實施家屬共同參與護理的價值進行探究。
1 對象與方法
1.1 基礎信息 此次研究抽取的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收治時間為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將所有患者依據護理方法的差異性均分研究和參照兩組,患者各25例。研究組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別為13例、12例,最大年齡為88歲,最小年齡為20歲,中位年齡統計后為(62.58±7.14)歲。參照組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別為15例、10例,最大年齡為82歲,最小年齡為21歲,中位年齡統計后為(63.19±7.20)歲。在統計軟件SPSS19.0中將研究組和參照組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基本信息輸入,組間差異呈P>0.05,則表示數據結果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予以基礎護理,研究組患者則實施家屬共同參與護理,詳情流程包括:①加強基礎護理。若患者伴有大出血,則讓其保持平臥位,之后將下肢適當抬高,防止發生腦供血不足癥狀;若患者伴有嘔吐,需將其頭向一側偏離,之后將氣道內的分泌物及時清除,確保呼吸道保持通暢狀態,必要時配合吸氧治療。在對患者實施搶救前需在最短時間內將靜脈通道予以建立,配血和檢查工作需迅速完成,之后配合醫師完成相關操作,如:輸液、止血和用藥等。在此期間,需將潛在的不良反應告知,這樣可以便于家屬同參與到護理工作中。除此之外,需對老年患者的護理嚴加關注,囑咐家屬不得擅自調整用藥速率,防止出現不良反應。②飲食護理。護理人員需結合患者的出血量和病情變化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若患者的出血量較多,需禁食,若患者的出血量較少,且未出現不良反應,則給予溫良性食物。就消化道潰瘍患者而言,需鼓勵其進食,這樣可以加快其愈合速度;若患者伴有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需禁食,出血2天后方可進食。③安全管理。告知患者和家屬安全教育的必要性,若患者的出血量較少,需適當的臥床,之后告知患者需慢慢起立,一旦出現異常狀況需立即上報主治醫師,將原因查明后給予針對性護理措施[2]。④健康教育。若患者的病情較為嚴重,護理人員需對其和家屬給予針對性健康教育,加強兩者之間的溝通,從而使其陌生感消除。之后依據患者不同心理實施針對性心理指導,從而緩解不良情緒,恢復治療疾病的自信心[3]。另外,還可以通過視頻宣教和成功案例講解的方式了解疾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在此期間需對積極配合治療著重關注,從而使依從性進行提升。
1.3 指標的判定 對兩組患者的止血時間、住院天數和出血次數進行統計,之后比對醫療糾紛發生率。
1.4 卡方和T值的檢驗 將研究中的各項數據結果輸入軟件(SPSS19.0)進行證實,醫療糾紛發生率的表現形式以(%)為基準,組間予以卡方檢驗,止血時間、住院天數和出血次數的表現形式以均數(±)標準差為基準,組間予以T值檢驗,結果證實后差異呈P<0.05,則表示統計學意義產生。
2 研究結果
2.1 家屬共同參與護理和基礎護理后的各項指標結果 比對兩組患者的止血時間、住院天數和出血次數,與參照組比對后組間數據證實后差異呈P<0.05,產生了統計學意義,表1為詳細數據,展開如下。
2.2 家屬共同參與護理和基礎護理后的醫療糾紛發生率 研究組患者予以家屬共同參與護理,醫療糾紛發生率經統計后為4%(1/25),參照組患者予以基礎護理,醫療糾紛發生率經統計后為28%(7/25),組間數據證實后差異呈P<0.05,產生了統計學意義,x2=5.3571。
3 討論
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特征以嘔血和黑便為主,患者患病后較易表現出多種負性情緒,如:焦慮和恐懼等。有學者研究后指出,對消化道出血患者予以有效的護理措施不僅可以使不良情緒得以緩解,還可以使配合度和救治成功率提升[4]。家屬共同參與護理通過集體授課和一對一指導,可以對不良事件的發生進行有效預防。此次數據結果顯示:比對兩組患者的止血時間、住院天數,實施家屬共同參與的研究組更短,出血次數也有明顯減少,與參照組比對后差異呈P<0.05,產生了統計學意義。另外,從醫療糾紛發生率來看,研究組降低更為顯著,這一研究足以證實了家屬共同參與護理的可行性和優勢。
綜上總結,消化道出血患者應用家屬共同參與護理,不僅可以使止血時間縮短,同時可以降低醫療糾紛發生率,對其康復也起到促進作用,可在臨床上進一步普及。
參考文獻
[1] 朱玲,劉秋英.家屬共同參與護理消化道出血患者預防醫療糾紛淺談[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4):49-52.
[2] 萬敏.家屬共同參與護理消化道出血患者預防醫療糾紛的效果分析[J].養生保健指南,2017(42):176.
[3] 杜靜.探討家屬共同參與模式在消化道出血患者護理中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24):4821-4822.
[4] 楊紅霞.家屬共同參與模式在消化道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5):93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