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鑒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牙本質小管封閉治療牙本質過敏癥的機制并評價其效果。方法:選擇于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間,我口腔科收治的的牙本質過敏癥患者共6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采用藥物方法治療,而觀察組則采用牙本質小管封閉治療法治療,比較兩組的療效,分析其機制。結果:觀察組牙本質過敏癥治療有效率高達93.33%,對照組的有效率為66.67%,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間的差異具統計學意義。結論:牙本質小管封閉治療牙本質過敏癥效果顯著,減輕患者的痛苦,可推廣應用。
【關鍵詞】牙本質過敏;牙本質小管;封閉
【中圖分類號】 R78【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8)04-03-225-01
牙本質過敏癥又被稱為過敏性牙本質或牙齒感覺過敏,牙本質過敏癥通常是由于酸蝕和磨損等多種化學或機械因素的聯合作用下造成牙本質小管的暴露,進而使得牙本質對外界的刺激產生酸軟不適、疼痛的癥狀,俗稱為“倒牙”[1],但是不可以把牙本質過敏癥歸于特定原因引起的牙體的病變或缺損。牙本質過敏癥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而目前廣泛認可的機制理論為流體動力學說。牙本質小管是牙本質的基本結構,其內的組織液與牙髓互通。有研究表明:牙本質小管液內的80%以上的流動阻力是由牙本質的表面特征所造成的[2]。因此,除了常用的含氟藥物治療牙本質過敏癥外,封閉牙本質小管亦是一種新型有效的治療方法,逐漸被臨床認可與應用。本文以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間,我口腔科收治的的牙本質過敏癥的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分析牙本質小管封閉治療牙本質過敏癥的機制并評價其效果,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間,我口腔科收治的的牙本質過敏癥患者共6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男11例,女19例,年齡35-66歲之間;觀察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33-64歲之間。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藥物方法治療,選用的藥物為0.76%的單氟磷酸鈉或是75%的氟化鈉甘油對患牙進行局部的擦涂,擦涂1-2min;利用直流電療器或電解牙刷將2%的氟化鈉電離子導入。日常護理堅持使用專業的抗敏感的牙膏來刷牙。
1.2.2 觀察組治療方法 觀察組采用牙本質小管封閉治療,利用原味沉積、氟誘導礦化、納米粒子填塞、粘接覆蓋和激光熔融等方法來封閉已暴露出的牙本質小管,降低牙本質小管的通透性。
1.2.3 療效標準 ①有效:患者自我感覺臨床癥狀明顯減輕或是完全消失,探診時有輕度不適的感覺或沒有任何不適;②無效:治療后復診,患者于治療前后癥狀無明顯改變。
1.3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 20.0系統對所取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按百分率(%)形式表示,并采用X2檢驗,若P<0.05,代表兩組間數據對比有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的有效率為66.67%,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統計學意義,具體見表1。
3 討論
牙本質過敏癥病因為牙釉質的完整性遭到破壞,使得作為牙本質基礎結構的牙本質小管暴露在外,繼而令牙齒對溫度、化學物質刺激、機械刺激等因素的敏感性增強甚至成為一種臨床病癥。封閉暴露的牙本質小管是一種常用的治療方法,其能夠令牙本質小管的通透性減低。牙本質小管封閉法按照其不同的機制可以分為:原位沉積法、氟誘導礦化法、納米粒子填塞法、粘接覆蓋法和激光熔融法等。
3.1 原位沉積法的治療機制 原位沉積法主要是通過草酸根、磷酸根離子等物質與牙本質中的鈣離子在堿性環境中形成沉積鹽覆蓋在暴露的牙本質小管表面[3]。氟硅酸銨是一種新型有效的封閉牙本質小管的封閉材料,其主要原理為:氟硅酸銨中的硅能夠誘導在唾液中的鈣、磷成分沉積于牙本質小管表面,進而隔絕牙本質小管于外界環境。
3.2 氟誘導礦化法的治療機制 氟誘導礦化法原理為通過含氟離子物質(氟鉬酸銨、氟化氨銀、氟化鈉)促使牙本質的再礦化,氟離子與鈣離子可發生化學反應而形成氟化鈣,進而封閉牙本質小管。另外,氟亦能和 HA 相結合后形成化學性質更加穩定的氟磷灰石,增強牙本質小管其內的阻力及其表面阻力,降低牙本質的通透性。
3.3 納米粒子填塞法的治療機制 納米粒子填塞法通過銀染色法或激光照射法將納米金封堵牙本質小管。臨床上常使用金屬-金作為修復牙冠與橋的材料,主要是由于金不僅物化性質穩定、延展性好,且還具有較高的吸光度。
3.4 粘接覆蓋法的治療機制 粘接覆蓋法是通過牙本質粘接劑與牙本質中所含有的膠原纖維進行強而有力的結合,然后再經過光固化,于牙本質小管內形成一種樹脂突,進而封閉牙本質小管。近年來,臨床上愈來愈多的使用牙本質粘接劑治療牙本質過敏癥。牙本質粘接劑可主要分為:全酸蝕粘接劑與自酸蝕粘接劑兩種。其中,全酸蝕粘接劑形成的混合層較厚,其能達到較強的粘接力,但是術后發生牙敏感的發生率較高,而自酸蝕粘接劑雖然術后牙敏感的發生率比較低,但其粘接效果的長期穩定性較差。
3.5 激光熔融法的治療機制 激光熔融法的主要原理為:通過激光聚的光斑的位置所產生的高溫,令牙本質小管表面的無機物發生熔融,進而發生有機物的變性,在瞬間冷卻凝固后,在牙本質表面形成一層類似于玻璃樣的物質,從而封閉牙本質小管。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以牙本質小管封閉方法治療牙本質過敏癥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藥物治療法。綜上所述,臨床上可以推廣應用牙本質小管封閉方法治療牙本質過敏癥。
參考文獻
[1] 余少華, 蒲東全, 劉魯川. 鉺:釔-鋁石榴石激光治療牙本質敏感癥的機制和特點[J]. 國際口腔醫學雜志, 2015,42(6):673-676.
[2] 王彥莉, 李丁新, 劉愛賓. 三種脫敏劑對牙本質小管封閉作用的研究[J]. 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 2015, 25(8):487-491.
[3] 田鴻旭, 李強, 姜丹. 不同脫敏劑對牙本質小管封閉作用的研究[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6, 16(9):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