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曉文 薛飛
【摘 要】目的:探究有先兆與無先兆偏頭痛患者腦白質病變與認知功能障礙的。方法:將2015年1月到2017年3月作為本次研究時間段,將該時間段內的20例有先兆偏頭痛患者觀察組1,將同時期無先兆偏頭痛的4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2,并將30例健康者作為對照組;對比各組腦白質病變與認知功能障礙情況。結果:觀察組1腦白質病變發(fā)生率較高為40.0%,且觀察組1認知功能評分較低,其平均得分為(131.09±1.98)分,組間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結論:偏頭痛可引起腦白質病變與認知功能障礙,且尤其是有先兆偏頭痛患者較為嚴重。
【關鍵詞】有先兆偏頭痛;無先兆偏頭痛;腦白質病變;認知功能障礙
【中圖分類號】 R5【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8)04-03-242-01
偏頭痛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疾病,病情發(fā)生雖無嚴重的生命危險,但是會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學習均產生影響,且病情在反復發(fā)作的過程中易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通過大量的研究分析發(fā)現,偏頭痛發(fā)生可能會對患者的腦白質和認知功能產生影響,故本次我們針對該問題作出深入分析,目的在于總結經驗供臨床相關工作參考,詳情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5年1月到2017年3月作為本次研究時間段,將該時間段內的20例有先兆偏頭痛患者觀察組1,將同時期無先兆偏頭痛的4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2,并將30例健康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1和觀察組2的患者均為病史超過1年者,且患者或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并表示同意參加本次研究。觀察組1患者年齡為40-64歲,平均年齡為(51.19±2.03)歲,患者中男女分別為8和12例;觀察組2患者年齡為39-64歲,平均年齡為(51.35±2.11)歲,患者中男女分別為19和21例;對照組入選者年齡為40-66歲,平均年齡為(51.37±2.07)歲,其中男女分別為11和19例。各組入選者基本情況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比各組腦白質病變與認知功能障礙情況。即首先采用頭顱MRI對入選者進行檢查,檢查后對其結果進行觀察,并評價其有無腦白質病變現象,若MRI顯示腦白質區(qū)Flair像和T2加權像為高信號,T1加權像為低信號或等信號改變,形狀為圓形或融合為斑片狀則確定為腦白質病變。另采用Mattis癡呆評定量表對各組入選者認知功能進行評價,其滿分為144分,評分越低表示測試者認知功能障礙現象越嚴重[1]。組間整理并比較各項數據。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數據采用SPSS21.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以n統(tǒng)計并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t檢驗,若檢驗所得的P值<0.05,則代表所對比的數據具有顯著差異,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各組腦白質病變發(fā)生率 觀察組1共計包括20例患者,腦白質病變發(fā)生率為40.0%(8/20);觀察組2包括40例患者,腦白質病變發(fā)生率為25.0%(10/40);對照組共計30例健康者,腦白質病變發(fā)生率為10.0%(3/30);其中觀察組1發(fā)病率明顯較高,且各組具有顯著差異(P<0.05)。
2.2 各組認知功能情況比較 對照組健康者的認知功能評分平均為(137.59±2.13)分,觀察組1平均得分為(131.09±1.98)分,觀察組2平均得分為(133.26±2.04)分;觀察組1認知功能障礙情況相對嚴重,且各組間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偏頭痛在臨床屬于常見疾病,病情發(fā)生常常遷延難愈,且容易不定時、不定點反復發(fā)生,對患者的正常生活產生嚴重影響[2]。目前臨床對于偏頭痛的認識相對較為局限,故而類似的患者發(fā)病后多給予患者止痛等常規(guī)治療,未考慮到頭痛發(fā)作是否會對患者的神經功能等情況產生嚴重影響,這往往會使得患者在長時間的病情影響下出現神經功能、認知功能的不可逆損傷。
隨著醫(y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認為偏頭痛對于患者的認識功能等產生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故而本次研究著重對偏頭痛患者的詳細情況和健康志愿者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觀察組1腦白質病變發(fā)生率較高為40.0%,且觀察組1認知功能評分較低,其平均得分為(131.09±1.98)分,組間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通過對結果的詳細分析可見,存在偏頭痛的患者較正常人更容易發(fā)生腦白質病變與認知功能障礙,而有先兆的偏頭痛患者情況則更差,其可能性因素在于,有先兆的偏頭痛患者皮質擴散性抑制現象明顯,病發(fā)后患者的腦血管舒張功能會受到一定影響,局部的血流灌注也可能出現減少現象,最終導致患者的凝血和認知系統(tǒng)出現不同程度的紊亂現象。偏頭痛發(fā)生時,受到顱內血管解剖特點的影響,患者的腦白質的損害部位主要是基底節(jié)區(qū)和額葉等區(qū)域,其幕下區(qū)則相對少見;故患者偏頭痛的發(fā)作對于穿支動脈的供血和側支循環(huán)的影響尤為顯著,此時患者的腦白至缺血現象往往更加嚴重,隨之則出現明顯的神經纖維細胞損傷現象,而病情長期難以康復則使得患者大腦功能區(qū)的功能出現嚴重下降,最終使其腦白質病變嚴重且認知功能受到破壞和下降[3]。因而我們認為偏頭痛的發(fā)生可作用影響患者腦白質病變與認知功能障礙的危險因素,故患者的病程越長,且偏頭痛先兆越明顯,最終腦白質病變與認知功能障礙越嚴重。
綜上所述,偏頭痛可引起腦白質病變與認知功能障礙,且尤其是有先兆偏頭痛患者較為嚴重,所以臨床在收治相關患者后應該及時對患者情況進行分析,給予合理的控制方案,進而減少病情對患者產生的不可逆危害。
參考文獻
[1] 李勝利, 丁妹, 周永,等. 無先兆偏頭痛患者大腦結構和功能異常的MRI研究[J]. 腦與神經疾病雜志, 2016, 24(9):562-566.
[2] 黃麗芳, 董紅娟, 盧祖能,等. 偏頭痛患者認知量表和事件相關電位的研究[J].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 2017, 12(2):128-131.
[3] 菅鵬輝, 王賀波. 頭痛發(fā)作對女性無先兆偏頭痛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 河北醫(yī)藥, 2016, 38(15):2336-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