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云竹
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每年在新加坡舉辦的“香格里拉對話會”(簡稱“香會”),被看作是亞太地區規模最大和影響力最廣的防務安全論壇。筆者作為解放軍代表團的成員,多次參加“香會”,見證了中國軍隊如何在國際論壇上發出越來越強大、清晰的聲音。
今年“香會”的參會級別和人員都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中國派出了由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何雷中將為團長的解放軍代表團與會,參與了對話會的各項活動。如果說感受,筆者認為今年的“香會”,最熱的詞是“印太”,最辣的語是“基于規則的秩序”,而最受關注的焦點仍然是南海。
印度總理莫迪在開幕晚宴的主旨發言中,闡述了他的“印太觀”。美國防長馬蒂斯則在其獨占的全體大會上,詳細列舉了美國“印太戰略”的要件。盡管他們都宣稱要將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區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強調印太海洋安全的重要性,重申東盟國家在印太的中心地位,但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們心中各自不同的“印太”。
在莫迪的心里,“印太”是個自然地緣的概念,印度作為跨印太兩洋的國家,要對發生在廣袤印太空間的發展與變化做出反應。而對馬蒂斯而言,“印太”是國家安全戰略下的地緣戰略,在此區域中,盟國和伙伴國的經濟合作與防務聯系更加重要。建立海上統一戰線、抵擋來自大陸地帶的挑戰,是印太戰略中深層次的謀算。雙方在表達對印太地區的期許時,所用的形容詞也有所不同:馬蒂斯強調“自由與開放”,而莫迪總理反復強調“包容”。有趣的是,除幾個國家外,大多數國家代表對美國的“印太戰略”反應冷淡,充滿疑慮和不解。
自從2015年美國防部長卡特在“香會”發言時一口氣用了29次“基于規則的秩序”后,這個表達已經連續第三年成為“香會”高頻語。盡管也有代表在發言中批評美國違反經貿規則,不負責任地退出多邊機制和條約,但最多指責,還是落在了中國的頭上。特別是美英法幾個西方大國在“香會”上或指名道姓、或含沙射影地指責中國破壞公海航行和飛越自由、用恐嚇和脅迫方式解決領土爭端等。
英國防長在與法國防長同臺發言時,還一唱一和地調侃道,英國原本計劃派3艘軍艦到中國南海,但是得知法國去年派了5艘,準備至少增加到6艘去南海維護規則和行使自由航行的權力。盡管區區幾艘軍艦穿行南海掀不起驚濤駭浪,但是亮開嗓門在國際論壇上與中國叫板,卻也不是“香會”的常態。而在批評中國時,頤指氣使、橫行霸道的做派,更是證明了規則在西方大國的眼中,本就是約束他人、放縱自己的工具。
此外,西方領導人與媒體在國際場合制造話題和建立敘事語境的能力,讓我們不能不“佩服”。在過去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里,還沒有人來得及說明和解釋何謂“軍事化”,這頂帽子就已經被牢牢地扣在了中國的頭上,炒作“軍事化”也成為今年“香會”上的新時髦。
美國防長馬蒂斯第一天大會發言就指責中國在南海進行軍事化。在此后的大會小會中,“軍事化”不絕于耳,幾乎成為中國的代名詞,而南海爭端的真情實況,卻被完全淹沒在無端的指責聲中。中國代表團團長何雷中將通過記者會的方式,明確而堅定地表達了中國政府對于主權的堅持,也顯示了中國軍人保衛祖國領土完整和不受侵犯的決心與信心,在“香會”會場內外,產生了震撼力。
總之,作為多次參加“香會”的中國代表團成員,每次的“香會”,都會讓我在欣慰于祖國崛起、軍隊強大所產生的巨大國際影響力的同時,也深感發出中國聲音和講好中國故事的緊迫與重要。▲
(作者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退役少將)
環球時報2018-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