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云 劉靖 展躍平
摘 要:建設一支適應高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是高等職業院校改革發展內涵建設和快速發展的關鍵。本文依托專業建設規劃,對如何打造一支與專業定位相適應的優秀專業教學團隊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專業建設規劃 食品營養與檢測 教學團隊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12(b)-0241-02
隨著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不斷深入,打造優秀專業教學團隊已成為很多高職院校教學工程質量建設的一個重要舉措。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教學團隊建設經過多年的努力,已取得很大成績,形成一支具有高度敬業精神、素質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穩定的雙師型教學團隊。
1 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建設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畜牧產業鏈的延伸,我院于1985年開始設置食品工藝專業,并招收培養4年制中職學生,貯備師資,積累教學經驗;伴隨學院升格,2003年設置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經過1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目前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是我院的主干專業之一,2008年該專業被選為省示范重點建設專業,2010年被列為省特色專業建設點,同年被遴選為國家示范性(骨干)重點建設專業,2012年以該專業為核心專業的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群被評選為江蘇省“十二五”重點專業群,2013年我院以優秀等級首批通過國家骨干院校建設驗收。至今已培養了11屆全日制畢業生2000多名。
2 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教學團隊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教學團隊現狀
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教學團隊是一支教學經驗豐富、結構合理、數量適當、素質優良、專兼互補的“雙師型”教學團隊。現有專任教師1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高級實驗師)4人,90%以上的老師具有赴企業鍛煉1年的經歷,雙師素質教師比例達92%;60%以上老師有赴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荷蘭、日本等海外學習交流的經歷;經過培養鍛煉,現有江蘇省教學名師1人,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1人,省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省科技創新團隊1個,省“青藍工程”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1人;泰州市“311工程”培養對象2人;2名教師獲全國高職高專院校食品營養與檢測技能大賽優秀指導獎,1名教師獲得江蘇省微課教學大賽二等獎。
結合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從行業、企業中聘請在食品生產和企業管理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的專家、技師以及能工巧匠,擔任技術指導和實習教學指導,多名教師深受學生喜愛,被評為院級優秀教師。
2.2 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教學團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方面,教師的現代職業教育理念有待進一步提升,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和科技創新團隊建設有待加強。另一方面,缺乏高效的信息化教學與管理手段,教師信息化教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比較缺乏,對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缺乏足夠的認識。
3 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教學團隊發展目標
3.1 總體目標
依托“校中廠、廠中校、雙師工作站”和校內外實訓基地等平臺,通過選派專任教師赴國內外進行信息化等教學能力提升培訓、下企業實踐等多種形式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雙師素質。依托專業理事會,與行業企業合作,創新雙師互聘管理機制,提高兼職教師教學能力,打造一支信息化教學水平高、德才兼備的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教學團隊。
3.2 具體目標
“十三五”期間培養具有先進的高職教育理念、突出的教學實踐能力的專業帶頭人2~4名,院級專業領軍人物1~2名,培養實踐能力強、操作水平高、具備國家高級職業資格的骨干教師10名,組織20名專業教師參加國內外教育教學理念培訓或企業實踐,確保校內專任專業教師雙師素質比例達95%以上,具有海外學習、考察經歷的教師比例達70%以上。組建1~2個院級以上優秀專業教學團隊和科技創新團隊,加強與行業企業合作,優選行業企業專家或能工巧匠擔任兼職教師,確保各專業行業企業兼職教師承擔校內專業課課時比例達15%以上,打造結構合理、業務強的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和科技創新團隊。不斷推進教育教學方法和手段信息化建設,取得行指委教學成果獎1項、院級教學成果獎5項,國家級教學信息化大賽一等獎1項,確保取得省級信息化大賽、微課大賽等教學大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4 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教學團隊的構建模式
4.1 培養具有專業規劃能力、團隊領導能力的專業帶頭人
以“定向培養,專業引領”為舉措,培養具有先進的高職教育理念、先進的食品營養指導和檢測技術實踐經驗、突出的教學改革和管理能力、能夠帶領本專業教學團隊開展專業建設和社會服務等的專業帶頭人。
主要舉措有以多種形式參加實踐鍛煉,包括直接到企業參加實踐鍛煉、兼任企業的技術顧問、與企業共同研發新產品、解決企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參與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服務等;參加國內外有關學習、考察、培訓和進修,學習國內外先進的職教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及課程開發理念;主持課程建設和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參加有關學術交流,主持應用型科研或教學改革課題研究工作并指導青年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等。
4.2 培養骨干教師隊伍,優化教師結構
通過互兼互聘、外引內培、多層次培養、多途徑培育,培養實踐能力強、操作水平高、具備國家高級職業資格的骨干教師20名,雙師素質教師比例達到95%;具有境外學習、培訓經歷的教師比例達70%以上。培育一批信息化教學能手,獲得1項以上全國信息化教學大賽二等獎以上獎項以及1項以上江蘇省微課教學大賽二等獎以上獎項,形成一支在食品行業同行中有影響力的高水平、高技能的教學團隊。
主要舉措有建立專業教師赴企業掛職鍛煉制度,開展教師到校外合作企事業單位進行頂崗鍛煉,指導學生頂崗實習;選派教師到國內外高校以及教育部高職師資培訓基地、行業協會組織進行職業培訓;主持或參與教學改革和課題研究工作;主持或參與課程建設、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等。
4.3 培養一支適應工學結合培養模式的優質兼職教師隊伍
完善《兼職教師聘用管理辦法》,從食品相關行業組織、合作企業中聘用具有豐富的企業生產和管理經驗、一定教育能力的行業專家、企業專家、技師以及能工巧匠擔任校內兼職教師,打造專兼結合的優秀教學團隊。
主要舉措有參加專業教學團隊,按照教學計劃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參加教學活動,開展教學研討;參與工學結合企業指導學生頂崗實習,或在校外實訓基地指導學生實訓;以學術報告、講座等形式指導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開展學術交流、教學研討等活動;制定《兼職教師聘用管理辦法》,建立完善的兼職教師資源庫,滿足專業教學需要,架起學校與企業之間的橋梁,為學生就業拓寬渠道等。
5 結語
建設一支適應高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是高等職業院校改革發展內涵建設和快速發展的關鍵。打造一支與專業定位相適應的優秀專業教學團隊,將對有效解決專業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矛盾,實現專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巴世光,古光普.高職院校專業教學團隊建設實踐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1(12):63-65.
[2] 張智,潘久政,姜運隆.高職院校優秀教學團隊的培育與打造[J].教育與職業,2011(11):98-99.
[3] 邵建東,王振洪.高職“雙師結構”專業教學團隊及其整合培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6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