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樹農
如吾意,識吾趣?!拔幕孕乓獜臅ㄗ孕砰_始”,這是中國書協副主席孫曉云9 月16 日在“現狀與理想——當前書法創作學術批評展”與“第十屆黃河明珠·中國烏海書法藝術節”高峰論壇上的講話摘要?!皩懞弥袊?,做好中國人”,中國書協主席蘇士澍,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鄭福田出席并致詞。
書法界重量級人物陳振濂、言恭達、陳洪武、周俊杰、李剛田、黃惇、叢文俊、劉洪彪、劉恒、徐利明等,“現狀與理想——當前書法創作學術批評展”入展作者一千余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書法家以及當地書法工作者愛好者親臨了盛況。
烏海位于寧蒙陜甘交界處,是一座新興的移民工業城市,通達東西。近年來,中國書協立足書法本體,提出“植根傳統,鼓勵創新,藝文兼備,多樣包容”的創作理念,尋找病灶,大膽革新,多措并舉,精準發力,書法創作的歷史傳統在回歸,文化品質在提升,時代精神在積聚,書法與民族,國家發展同頻共振的能力在凸顯,書法發展的新局面已逐步打開。書法批評與書法創作,好比鳥之雙翼,車之兩輪?!艾F狀與理想——當前書法創作學術批評展”在書法發展路途中既是突破點,又是新起點。
在非常緊湊的兩天時間內,學術展覽、現場輔導、公益講堂、調研活動外又日以繼夜舉辦了六場圍繞當前書法創作學術批評展論壇。
第一場:觀念,史鑒與現象;
第二場:當前書法創作的批評;
第三場:書家辯論會;
第四場:創作的立場和評審的角度;
第五場:歷史的視域與當前書法;第六場:數據——當前書法創作的現狀。
“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敝袊鴷鴧f希望追問“現狀”,展望“理想”,理想是藝術的動力,通過學和批評,進一步推動當前的創作。
現狀的追問,以近年來各類展覽中涌現出來的中青年骨干書家(55 歲以下)為主要對象,期待窺一斑而見全豹;
理想的展望,則由兩條路徑展開:一條是對古代書論經典片段的整理和書寫,一條是學術和批評對創作過程的提前介入。
“當前書法創作的現狀”篇章,以書法家創作的作品為藍本,為作者自選內容,自由創作,展露當前書家的才情與生態;“中國書法的理想”部分104 件作品將由當代中國書法藝術館永久收藏,以古代經典理論家的價值觀為依據,線性描述歷代書法創作的理想,旨在從古人的書法理想中檢視當前書法的書法得失及發展方向。
中國今天的書法藝術已從書齋把玩到展廳欣賞,隨著鍵盤時代手機時代的到來,實用性書法被藝術性書法取代,很多書法學習方式也有很大變化,書法的文學母語正在弱化,在如此微妙的書法現狀下,書法如何實現她的理想確實是一個需要思考并面對的大課題。

陳振濂 《敕借岐王九成宮避暑應教》
文化是城市發展的根脈和靈魂,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城市的命運和未來。2008 年,烏海市被中國書協命名為全國首個“中國書法城”,被內蒙古自治區確定為十大文化品牌之一,第十屆黃河明珠·中國烏海書法藝術節即是廣受關注的烏海書法模式的展示平臺,讓烏海雖做不到人人都是書法家,但可以努力做到喜歡書法,做書法的忠實觀眾。
這次中國書協主辦的“現狀與理想”活動,其規模性與學術性相結合的創作展示都是空前的,而烏海也借助這個東風將書法的帆船行駛得更加有聲有色,在“墨”字上做好大雅文章。

張改琴,女,生于1948年,甘肅省慶陽市人。中國書協顧問、甘肅省書協名譽主席、甘肅省文史館館員、甘肅改琴書法教育獎勵基金會理事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獲“甘肅省優秀專家”“甘肅省文藝突出貢獻獎”“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