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萊陽市照旺莊中心初級中學)
初中數學例題教學是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例題教學可以加強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點的理解,還能提升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和創新能力。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和一些具體的數學教學案例,就初中例題教學中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談一談自己的心得和體會。
在數學例題教學中,數學老師要做好數學例題的篩選工作。并不是每一道題目都有價值,也并不是每一個數學例題都能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數學老師一定要對此加以重視,做好數學例題的篩選工作,確保選擇的每一個數學例題都能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讓數學例題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筆者的教學經驗而言,數學老師在例題教學中進行例題篩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盡可能選擇一題多解的數學例題。一題多解的數學例題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思維,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就會找到不同的解題思路。在數學例題教學中,這一點表現得更為明顯。因此,在選擇例題的時候,數學老師盡可能選擇一題多解這種類型的例題,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尋找解題的角度和思路,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學生開闊思路、啟發思維,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1]。第二,選擇的例題要有針對性。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動態化的過程,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學生表現出來的解題能力也會有所不同。因此,數學老師在選擇例題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學生最近的學習情況進行選擇,觀察學生近期的學習目標。與此同時,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數學老師在選擇例題的時候要考慮到層次性,既要給學困生提供進步和爭優的機會,同時也要充分滿足優等生實現自身個性發展的需求。數學老師在選擇例題的時候要挑一些具有典型性的數學例題,不僅要包括相應的知識點,還要盡可能具有一定的綜合性,能夠在加強學生理解知識點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2]。
初中數學老師要想在例題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必須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有這樣才能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及探究潛能充分激發出來。由于初中學生能力特長、個人愛好、內心情感以及學習基礎等各個方面存在差異,數學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很難全面顧及每一個學生。筆者認為,數學老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數學老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給予一定的指導和點撥,幫助學生有效解決問題[3]。
例如,在學習“全等三角形判定”有關內容的時候,數學老師可以給學生一個這樣的圖形(如圖),然后給出這樣一組條件:已知B是CE的中點,DC=AB,BC=AD,AB和DE相交于點F,求證AF=BF以及AD∥BC。對于這道數學例題,數學老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教學。首先將全班學生按照學習能力的不同分成若干個小組,確保每個小組中有一兩個學生能夠起到引領的作用。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數學老師要不斷進行巡視,積極參與到學生的探討中,和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并適當地給予學生啟發,在此基礎上有效提升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圖
教學評價是教學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其效用和價值往往被老師所忽視。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老師要重視教學評價,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改進和完善。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數學老師只注重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譬如在課堂問答環節,針對學生回答的問題,數學老師一般只會說正確還是錯誤,卻很少對學生的思維進行進一步的深究,導致學生知道自己的結果錯誤,但是卻不知具體錯在哪里。這種評價方式并不利于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數學老師要對此加以重視并采取措施加以改正。在實施教學評價的時候,數學老師不僅要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還要對其學習過程進行評價。譬如,在課堂問答環節,學生回答的結果正確,數學老師要讓學生繼續講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再根據學生的解題思路,看看是否有進一步優化的地方,或者問學生是否還有其他的解題思路;當學生回答的結果錯誤,數學老師同樣要讓學生講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幫助學生找出錯誤的點,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數學例題的講解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數學老師要給予應有的重視,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分析解題思路,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1]張興德.淺談初中數學例題教學中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7(8):70-71.
[2]朱響丹.初中數學例題及習題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5):65-66.
[3]孫麗平.淺談初中數學例題教學的技巧[J].語數外學習(上),2014(8):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