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振
(福建振達輝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福建 漳州 363000)
深基坑支護在地基施工中處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對深基坑進行合理設計,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保證深基坑支護的工作質量和效果,所以應該選擇合理有效的深基坑設計方案,利用選擇出最合適的施工技術對深基坑進行一系列的支護施工工作,所設計的深基坑支護要對深基坑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能夠防止水滲入到深基坑中,對深基坑進行全面的防護,同時還能夠降低周圍環境和建筑物對深基坑的影響,從而保證深基坑不受影響地實施。地基的建設容易受到地質因素的影響,所以在進行施工時還要對施工實際狀況進行考察,結合具體的施工狀況,選擇與之相符的深基坑支護技術,盡可能提高工程的質量和施工的效率,同時在施工時還能夠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
在基坑施工之前,要根據實際狀況和實地勘察數據,選擇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術,其中還是要考慮的是所選擇的施工技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作難度、加快施工的進程。支護技術不僅僅指的是一項技術,根據適用的范圍和特殊的性質有很多分類,每一類支護技術都有其對應的適用條件。所以在選擇支護技術的時候要全面考慮。
在整個深基坑支護施工的過程中,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開挖施工,這項工作的工作量很大,持續的時間很長,它作為最開始的一項工程,是深基坑支護工作順利開展前提,為今后的深基坑支護工作打下基礎。所以在開挖的時候應該選擇合適的開挖方式,開挖方式主要有人工,機械開挖,人工與機械結合開挖,方式的選擇,應該根據實際的基坑狀況具體選擇。在開挖的整個過程中不能放松警惕,應該進行全面監控,合理控制開挖速度,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開挖工作。
錨桿支護技術的作用是保證深基坑工程施工的安全,它的作用主要是防止基坑周圍的土體出現滑落、裂縫等問題,使用這項技術可以使基坑周圍土體更加堅固,增強周圍土體的強度。在選擇錨桿支護技術的同時要選擇好合適的錨桿材料,材料選擇的好壞直接會影響到支護的質量。所以在施工開始之前應根據工程需要選擇最合適的錨桿材料,現如今使用最多的是新型高強錨桿材料,它能夠適應施工環境夠復雜的深基坑工程,支護效果比使用其他支護材料要好得多。但是在實際工程中只使用錨桿技術是不夠的,要想達到更強的加固效果還要結合其他的技術,例如注漿技術,將這種技術與錨桿支護技術結合使用,能夠達到更好的加固效果。
地下連續墻在深基坑支護工程中的效果很好,比其他支護技術的防水性更強,但是這種技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可拆卸不能夠重復使用。在設計地下連續墻之前要做好詳細的設計,要事先留出充分的區域導墻,要保證連續墻具有一定的厚度,所以要準備的混凝土的量要足夠;混凝土的選擇也具有一定的要求,在選擇時要遵照設計要求,選擇合適的混凝土;在材料的搭配上,要重視比例大小,比例過大過小都會對墻體造成影響。
土釘墻支護技術的設計原理是在天然的土層上設計一個鋼筋網,利用鋼筋網對土層進行加固,由于邊坡頂高的承載能力不高,所以還要結合混凝土面板噴射技術對土層進行進一步加固,增強其穩定性。使用土釘墻支護技術的范圍相對集中,其主要針對雜質土、粉土和黏性土,一般只在地上水位的工程中使用。
鉆孔灌注樁支護技術的原理是利用機械設備在基坑中進行打孔,如果不使用機械打孔,還可以使用傳統的鋼筋擠壓土體穿孔的方式,打完孔之后,將在打孔之前做好的鋼筋籠放在打好的孔內,最后向孔內灌注漿。這項技術的操作水平較高,還需要對施工現場的條件,有全面的把握,因為在鉆孔時可能會導致坍塌現象,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孔壁發生位移,或者是由于技術不佳導致鉆頭發生錯位。鉆孔后的注漿工作要連續進行,應一次性完成,當即將要注到孔外時,要停止使用機器灌輸,采用人工灌輸進行封閉。這種支護技術能夠對深基坑邊坡形成堅固的保護作用。
深層攪拌樁支護技術是在日常地基施工中最常使用的一項支護技術,在施工中需要使用到攪拌機、樁機還有適量的水泥。水泥的使用量需要詳細計算,控制好劑量,計算要依據現場的施工狀況。在施工進行時也需要連續工作,合理控制好噴漿時間,不能出現停止噴漿的狀況,否則會對施工狀況產生影響。
福建漳州市城市改造公司開發的和平里18#樓工程基坑支護周長約530.65 m,面積約12466.4m2,基坑開挖底標高為-6.00m,基坑頂標高為4.1—4.7m,基坑深度為 10.1-10.7m,該基坑西北側靠近公路,東北側靠近已有建筑,天然基礎安全等級為一級,基坑重要性系數為1.1,;東南側及西南側安全等級為二級,基坑重要性系數為1.0。基坑支護方案采用“φ1000mm灌注樁@1.6m+@3.2m擴大頭錨索”的支護方案,采用“φ650@450三軸水泥攪拌樁”止水。
該工程每道預應力錨索共計159根,工程量總計為5750米,采用套管鉆機施工,每臺機每天可完成6根錨索(150~190m/天),采用4臺套管鉆機。錨索需分層施工,且需等時間;擬投入 4臺錨索鉆機進行錨索施工,采取單級套管反復跟進。基坑支護平面圖如圖2所示。

圖1 基坑支護平面圖
3.3.1 鉆機就位
通常鉆機平臺比錨索的設計標高要高上 500毫米左右。并且作業面的場地需要堅實、平坦、有排水溝及場地寬度要大于 4米。錨桿鉆機的鉆桿方向要基本和圍護的結構面垂直。
3.3.2 成孔
當鉆機就位以后,就應保持平穩,使導桿或者立軸和鉆桿傾角相一致,同時要處于同一軸線。鉆孔用的鉆具,需采取普通的巖芯鉆探鉆頭于管材系列。而粉細砂層這類易坍土層中要采取鋼套管來跟進。
3.3.3 擴大頭注漿
在達到擴孔深度時放進專用噴桿專用噴頭來進行擴孔。通常擴孔采取二次水擴和一遍水泥漿液來擴孔。工藝中水擴作用主要為將孔內土中的細顆粒洗去,只留下粗顆。用漿量和擴大頭容量設計值比較,要注意漏漿或者擴孔不夠的現象是否發生。
3.3.4 安放錨索
首先按設計的要求來制作錨索,使錨索位于鉆孔的中心,需在錨索的桿件上架設定中架,并鋼絞線每隔 1.5m設一隔離架。保持鋼絞線的平直,順直及除油除銹等。在安放錨桿的桿體時,需防止桿體的扭曲和壓彎,宜使注漿管隨錨桿放入孔內,使管端距離孔底50mm到1O0mm,使桿體的放入角度和鉆孔傾角兩者保持一致,在安好后讓桿體始終位于鉆孔的中心。保證鋼絞線的外露長度 1.5m左右,以供張拉之用。如果發現孔壁的坍塌,則應重新進行透孔和清孔,直到順利送進錨索。
3.3.5 置換注漿
使置換用漿采取水灰比為 0.6~0.7比例純水泥漿,將錨索孔口處純水泥的漿液流出為置換注漿量的標準。在錨索施工結束后養護十五天,在砼腰梁的澆注結束后進行7天的養護,在試塊抗壓強度到75%設計強度時,才可以進行錨索張拉鎖定操作。
3.3.6 錨索張拉鎖定
在張拉前需試拔檢驗,取試拔的最大拉力是設計的軸向拉力1.1倍。然后按拉力逐級加荷,在卸荷時按照軸向拉力 1/5來逐級卸荷;當張拉達到設計的拉力的1.0~1.2倍時,需保持10~5分,此時觀察變化當趨于穩定之時卸荷到鎖定荷載來進行鎖定。當鎖定后,如果存在明顯應力損失,則應補償張拉。
深基坑技術是在地基建設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術,做好這項技術對于提高工程質量具有促進作用。所以在施工過程中要要求施工人員嚴格規范施工工作,施工工作要符合科學性原則,最終還應該保證施工的質量。在實際施工時,要結合具體施工狀況,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并根據施工方案嚴格執行,使用符合標準的材料,保證地基的整體質量。
[1]楊中良.談深基坑支護技術應用[J].山西建筑,2016(7).
[2]周九鵬.地基施工中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7(9):12-13.
[3]王倫康.分析地基基礎施工中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5(5):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