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倩
(湖南科技大學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15數一班 411201)
那年數學高考較難,但我數學高考分特高.于是,我大學毅然選擇了數學專業.雖然高考過去了幾年,但我一直在思考一些問題:如何搞好數學高考呢?如何在數學高考中將水平發揮至最佳? 高考數學中有哪些解題策略?要將數學高考考好,其實是一件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但是復雜的事也有規律,復雜的事也有方法可循.本文我將結合自己的實際,來探討部分應對策略.
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要將高考考好,考生在考試前二個月,就要進行生物鐘調整,讓自己的作息時間適應高考.在這段時間內,要適當增加睡眠時間,適當鍛煉,思想要減負.要經常回憶、構思學科的整體結構,疏理知識網絡,默寫重要定理、公式,熟記重點題型等.尤其是在考前一個月,要按高考作息時間,調整自己的作息,注重與高考對接.根據高考的題型、題量、難度、要求,選擇模擬卷,隔5天一次強化訓練數學,尋找“考感”.但不必過于頻繁訓練,這樣會造成過度緊張、疲勞,得不償失!
高考中,考生應注重心理策略,集中注意力,靜心應考.注意力高度集中,考生的思維會更專注、更清晰、更活躍,考試水平也往往可發揮至最佳!考試過程要精神集中,靜得住,心態平和,善于控制自己的心理!考試中我們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遇到個別題不會做,要學會鼓勵自己.千萬不要驚慌失措,自亂陣腳.
心理學告訴我們,依照自己熟悉的思路、流程解題,我們往往得心應手,能將應考水平發揮至最佳.一旦做出一些簡單熟悉的習題后,我們情緒往往會受到鼓勵,心態會更輕松,大腦更亢奮,思維更積極.我們不可小覷這些心理策略.所以在數學高考中,就存在一個習題取舍問題.我們宜遵循以下原則:
1.先易后難的原則:先做簡單題,再做綜合難題.碰到難題,一時做不出,果斷跳過.
2.先熟后生的原則:有些陌生的習題,我們沒思路,可暫時放過.先做熟悉的題型,等思路流暢后,再去啃“硬骨頭”.
3.抓大放小的原則:在考試的有限時間內,要注重時間效益.如果估計兩題都會做,那么首先做高分值題;估計兩題都有難度,先做高分題.以保障在有效時間內獲取更多分數.
審題是正確解題的前題條件,通過細心審題,可以精確掌握題目的已知條件,弄清題目要求.通過仔細的審題,可發現題材中的“機關”和“陷阱”.題目中的一些隱含條件,往往是該題“突破口”.所以審題策略往往是高考成敗的關鍵!審題時,不能太急,應抓住關鍵字、詞、句,仔細推敲,領悟其內涵,提煉有價值線索,為精準解題提供可靠依據.
數學是一門自然學科,強調精準、規范.這就要求我們在數學高考中要“會、對、全”,會而不對,等同不會;對而不全,得分不高;表述不規范、字跡不工整,是造成高考數學失分的一大重要原因.字跡潦草,解題不規范,“印象分”、“步驟分”也就大打折扣.
高考數學選擇題題數多,分值高,知識含量大.所以,我們來談談選擇題的應考策略.解選擇題應注重“精準、快速”,避免“小題大作”.數學高考中解選擇題常用的策略方法有:
1.直接法:根據題設條件、公式、定理等,通過準確的運算、嚴謹的推理,得出結論和答案.這種方法比較普遍,但有時很麻煩,耗時太多.
2.排除法:運用數學知識、定理等,篩除一些易判定的、不合題意的答案,縮小選擇范圍,再從其余選項中抓住題目特征,尋找正確的答案.這種方法往往可起到“異曲同工之妙”.對于解決一些疑難習題尤其奏效.
3.特殊值法:有些選擇題,用常規方法很難直接求解.若根據答案信息,選擇符合條件某些特殊值代入計算,判斷往往變得十分簡單.解題之快捷,常常令人拍案叫絕.這一招非常實用!

A.(-1,0)∪(1,+∞) B.(-∞,-1)∪(0,1)
C.(-1,0)∪(0,1) D.(-∞,-1)∪(1,+∞)
分析與點評如果直接解,差不多相當于一道大題!利用特殊值法,取x=2,代入原不等式,成立,輕松排除B、C;取x=-2,排除D,選A.非常簡單,巧妙.
4.圖象法:即根椐題意,作出草圖,然后參照圖形的作法、形狀、位置、性質,綜合圖形的特征,得出結論.這個方法直觀、簡單!
5.驗證法:依據“正難則反”的思想,將選項中的結論逐一代入題干進行驗證,然后確定正確選項的方法.
總之,解選擇題時,忌諱“小題大作”,耗時費力;而應竭盡所能,不拘一格,遵循“少算,不算”的原則,從而將應考策略發揮至極致!
要將高考數學考好,雖然有難度,但如果能注意方法,多總結,注重應對策略,我們的數學高考將會達到一個最佳水平!
參考文獻:
[1]熊斌,陳雙雙.解題高手——高中數學(第六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