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露揚
5月31日,深圳市遠望谷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002161.SZ,以下簡稱“遠望谷”)發布公告,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上海希奧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希奧信息”)98.50%股權和龍鐵縱橫(北京)軌道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鐵縱橫”)100%股權,同時向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募集不超過3.68億元的配套資金。值得注意的是,遠望谷的股價已經由2月2日停盤價6.75元上漲至5月31日的9.33元,漲幅近40%。資金的狂熱可以看出投資者對此次重組的期待。不過據2017年年報數據,遠望谷的靜態市盈率高達3966倍,在兩市3500多家上市公司中高居第二。而根據Wind數據顯示,目前為止我國A股市場的平均市盈率僅為40倍左右。
那么超高的市盈率究竟反映出的是市場的期待還是企業體量的虛高?遠望谷未來發展的路徑是怎樣的?帶著這些問題,《投資者報》記者設法聯系到了遠望谷證券部的負責人何女士,獲得了部分解答。
遠望谷是中國物聯網產業的代表企業之一,RFID技術(無線射頻識別,俗稱電子標簽)、產品和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主營業務聚焦鐵路、圖書、零售三大行業應用市場,同時還涉及紡織洗滌、智慧旅游、煙酒管理、智能交通等RFID物聯網垂直應用領域。
對于收購龍鐵縱橫,遠望谷證券部負責人何女士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龍鐵縱橫專注于存量軌道交通機車維修市場,已自主研發十余件鐵總及下屬單位頒發認證產品,通過本次重組,在市場上公司將增強軌道交通領域布局,逐步形成從鐵路貨車領域向動車、高鐵領域的過渡,實現新增建設市場與存量機務市場的協同服務等。
而記者通過查閱遠望谷歷年來的公告和活動,發現不斷地投資并購對遠望谷來說更像是一種慣性。自其2007年上市以來,投資、并購動作一直不斷,涉及的并購事項高達十幾起。尤其是近兩年,遠望谷的并購動作逐漸加速。
2016年上半年,遠望谷以4520.22萬元的價格收購了法國TAGSYS公司的紡織品洗滌解決方案業務和RFID標簽設計與產品業務,進入紡織品洗滌市場;下半年又以1.74億元的價格收購了以傳統標簽及標簽、RFID標簽和傳統服裝裝飾和包裝業務為主營的香港公司SML Holdings Limited 10%股份。2017年,遠望谷一方面繼續向SML Holdings Limited公司增資3100多萬元,另一方面又以5017萬元的價格收購了主要業務為圖書業務的畢泰卡文化科技(深圳)有限公司34.36%的股權。2018年,遠望谷發布公告稱,擬現金出資9584.67萬元向畢泰卡原股東收購65.64%的股權,在其收購完成后,將持有畢泰卡100%的股權。
然而,在一系列的并購動作之后,體量越來越大的遠望谷業績表現卻越來越差。
根據歷年來財務數據,從2015年開始,遠望谷的營業收入就一直處于下降狀態。2015年,遠望谷營收下降20.99%,扣非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降69.64%;隨后的2016年,在遠望谷再次并購的大背景下,不僅營業收入出現小幅下滑,且扣非后凈虧損達到了800多萬元,不過這一年公司也通過出售思維列控股票實現了4800多萬元的非經常性損益,實現了扭虧為盈。
2017年,遠望谷仍在繼續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并購,然而并購的背后卻是其當年業績滑坡進一步加速。數據顯示,遠望谷在2017年實現了150多萬元的歸母凈利潤,但其中其實當年的非經常性損益卻高達4100多萬元,也依然是由出售思維列控股票160萬股所得,若剔除這部分收益的影響,則扣非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仍凈虧損近4000萬元。
今年一季度,遠望谷業績繼續下滑。營業收入同比下滑7%,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了64.37%,虧損2634.45萬元。于是,曾經的一幕又出現了: 4月26日,遠望谷發布公告稱,擬以集合競價交易、大宗交易等法律法規允許的方式,減持不超過320萬股思維列控股份,減持比例不超過思維列控總股本的2%。
對于連續出售思維列控股票的原因,遠望谷負責人表示:“減持思維列控股票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公司整體資產運用效率,改善公司財務狀況和業績表現,并為公司主營業務的發展提供堅實的資金支撐,有利于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每逢業績下滑到虧損線以下,遠望谷就通過出售股票來扭虧為盈,而這種“盈利模式”顯然不可能長期持續。
然而頻繁的投資并購和資本運作也給了一些投機分子可乘之機。
根據證監會2017年1月份發布的決定,遠望谷實際控制人徐玉鎖曾被證監會處以大額罰款,還被處以5年證券市場禁入的懲罰,而被處罰的原因正與遠望谷之前的頻繁投資、并購有關。
2014年,遠望谷擬出資至少9550萬歐元分4筆購買Bibliotheca Group GmbH公司100%股權,該內幕信息不晚于2014年9月11日形成,公開于2015年5月14日。而就在此期間,內幕信息知情人徐玉鎖卻通過控制“廖某松”賬戶,買賣遠望谷股票,實際獲利542萬多元。此外,徐玉鎖控制使用“廖某松”賬戶于2013年7月20日至2015年7月20日期間兩次交易遠望谷,存在“買入后六個月內賣出,或者在賣出后六個月內又買入”的行為,構成了短線交易。
從遠望谷2017年年報所披露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名單來看,目前已沒有徐玉鎖的名字,董事長一職由徐玉鎖的妻子陳光珠擔任。但《投資者報》記者注意到,徐玉鎖與其妻子陳光珠一直為遠望谷的實際控制人,徐玉鎖直接持有上市公司22.50%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