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
2003年之前,每年的7月被稱為考生的“黑七月”,因為全國的高三學生都在同一個時間接受人生的大考。雖然考生們壓力很大,但不可否認,不少人因為這一次考試,徹底改變命運。

從1977年文革后第一年恢復高考,高考制度為中國選拔和培養了大批優秀的人才。40年來,中國高考改革不斷。從2003年開始,全國統一高考時間改為6月、22所高校進行自主選拔錄取的試點、所有普通高校降低體檢標準、全面實行計算機遠程異地網上錄取……
40年來的高考改革,是國家在教育領域不斷探索的風雨歷程。
1977年,國家做出恢復高考的決策時已經是當年的秋天,為盡快落實這條政策,就有了新中國成立至今唯一一次安排在12月的高考。
參加這次高考的考生,在次年才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收到錄取通知的有時年23歲的李克強和時年28歲的李源潮。李克強以國務院總理身份在全國兩會新聞發布會上曾經回憶:得知被大學錄取時,自己正在安徽鳳陽的田間鋤地。
1977年參加考試人數為570萬,當時“連印試卷的紙都不夠用了”。和他們一道入學的,還有全中國27.3萬的青年人。
李源潮曾回憶,到復旦報到的第一天,迎接他的是一個只有15歲的小姑娘,還是應屆生。巨大的年齡落差讓李源潮心底“一片滄桑”。“如果說上帝要恩賜的話,我們需要的就是時間。時間流逝了十年,才知道時間之寶貴;因為沒有機會能夠進學堂,所以才覺得能進學府的不易。”
當時復旦大學規定,寢室10點半熄燈,這對鉚足了勁讀書的青年人而言當然無法接受,從十幾歲到三十幾歲的學生都吵著說功課做不完。李源潮被選為學生代表專門去找了時任復旦校長的蘇步青,成功延遲了熄燈時間。
經過1977年、1978年兩次高考進入復旦大學歷史系求學的金光耀,今天已經是復旦歷史系的教授,當年的這段史實不僅是他親身經歷,也成了他的研究對象。在他看來,恢復高考后進入大學的年輕人自然是學到了大量的知識,但比這更重要的是觀念上的突破:“從文革中的迷信個人到可以擁有懷疑精神、突破精神,這是一種重生。”同時,他們又有著強烈的緊迫感,做事分外勤奮。
在這樣的精神狀態下,77級大學生英才輩出。除了前述兩位國家領導人外,1977年高考中的勝出者還有:王小波、易中天、張藝謀……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恢復高考讓積累了10年的人才“大爆發”,改變了77級的命運,也改變了國家的命運。金光耀對《新民周刊》記者表示:首先,恢復高考是當時社會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推動力;其次,這項變革由鄧小平主推,青年群體是最大受益者,這為鄧小平后來推行的全面改革積累了民意基礎。“1984年‘小平你好的標語由大學生打出,絕不是偶然的。”
1977年恢復高考的一些招考模式,例如文理分科、總分評價等,也對后來30多年的高等、基礎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隨后的高考改革,一直努力嘗試在“公平”或“效率”上有所提升。
為了克服“一考定終身”的弊端,教育部在 1999年啟動了春季高考改革。2000年開始,春季高考先后在北京、上海、安徽、內蒙古試點,形成普通高校每年兩次考試、兩次招生的模式。
2001年,高考取消對考生在年齡和婚姻狀況上“不超過25歲”和“未婚”的限制,讓高考真正成為“全民考試”。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異地高考”問題也開始得到解決。2013年,12個省市組織4440名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高考;2014年,28個省份開始解決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高考問題,5.6萬名學生在居住地參考。
2000年之前,除上海外,高考一直實行“全國一張卷”。為了照顧到各省之間的教育水平差異、滿足人性化需求,從 2000 年到開始,全國開始實施“統一高考,分省命題”的組織方式,越來越多的省份加入自主命題的行列,到2014年,全國高考共有來自國家考試中心和自主命題省份共計16套試題。不過,由于這項制度后來產生了公平性上的問題。近年來,高考命題方式又開始趨向全國統一:2016年,除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5省市外,其余26個省份均選擇了全國統一命題試卷。
高考科目的設置,也發生了多次改變。從1977年至1984年的“大文大理”(文科考6科,理科考7科),到1985年至2000年的“兩考”(高考和會考)并置,再到2001年至今的“3+X”組合。高考考試科目在數量上一直走“精簡路線”:由6科或7科到“3+2”“3+1”,最后減至3科(如江蘇高考方案)和“3+3”(上海、浙江方案)。
2014年的高考改革,當時的教育部稱之為“恢復高考以來最全面最系統的改革,是教育綜合改革中最重要最復雜的改革”。這“四最”改革,首先于2014年在上海、浙江兩地試點,這一輪改革,被認為是提升高考效率的新嘗試,確實給兩地教育帶來了近年來最大的挑戰:
新高考不再分文理科,實行統一高考與高中學考、必考科目與選考科目相結合的方式。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與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3個科目的成績一起構成總成績,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2017年,新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在上海、浙江順利完成了第一屆學生的高考,標志著高考改革試點工作平穩落地。隨后,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省市開始第二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工作。
實際上,40年來的高考改革并不只是“考試改革”,也包括與其相伴的招生錄取制度、政策和法規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