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有著極為深遠的歷史文化,也曾創造出了輝煌的文獻典籍,所以要做好古籍的利用工作,實現對中國民族血脈的維護,主動弘揚傳統文化,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基于此本文針對公共圖書館古籍管理現代化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古籍管理;現代化思考
在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普及下,公共圖書館中也逐漸形成了自動化系統。尤其是對于一些具有規模的公共圖書館來說,也開始采取了信息技術。但是對于公共圖書館中的古籍保護來說,由于其屬于過去的時代,所以對其關注度也不高。但是在時代的快速發展下,要清楚認識到古籍現代化管理的重要性,找出有效的措施,提高管理的效果。
1 古籍在公共圖書館文獻體系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1.1 古籍是公共圖書館存在的物質基礎
對于公共圖書館來說,正處于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中,且就現代化的信息資源形式來說,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說古代文明在公共圖書館中的直接體現就是古代典籍。作為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公共圖書館并不是突然出現的,而是不斷發展與演變過來的。在時代的變革與發展下,傳統的分類方法也在不斷完善,并逐漸將藏書樓轉變成為了公共圖書館。受到歷史因素的影響,在生產力與印刷技術等因素的限制,古籍生產不能像現代出版物一樣快速生產,即便是印刷技術比較發達的明清時代,保存至今的圖書也是相對較少的。可以說古籍不僅展現出了中華民族的文明,同時也是古代精神財富的紐帶。在快餐式的文化發展下,使得人文精神不斷退化,一些人也逐漸認識到了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作為公共圖書館中的特色藏書,要做好古籍的管理與完善工作[1]。
1.2 古籍有著一定的特殊性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古代文獻就顯得比較沉寂了。雖然建國后國家對古籍的整理工作顯得極為重視,在相關項目的開展上也是比較順利的,但是與信息不斷增加的現代相比,古籍文獻的信息價值卻并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其內在中所蘊含的信息也沒有得到有效的發展。歷史如同一條不斷流淌的河流,只要存在人類社會,文明也就會不斷發展。傳統的東西并不是沒有生命力的,古代典籍也不是無可替代的,所以也就需要后人不斷的開發,這樣才能挖掘出其中的精髓。就現存的古籍來說,其中包含了不同領域的信息,如在上海的公共圖書館中就存在著許多較為珍貴的古籍,列入中國一級與二級的就達到了2700余種,其中還包含了一些海內孤本。如在《嬰童類萃》除了一些古籍本身的內容以外,還存在著一些過去學人的印記,這樣也就使得這一書籍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就古典藏書印鑒來說,其形式上也是各不相同的,所流傳出的情況也有著較強的審美價值。在公共圖書館的不斷發展中,要求工作人員要清楚認識到古籍中的重要性與不可替代性,以此來滿足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找出其中的信息需求,借助現代化的手段來開發出其中的信息資源,積極參與到信息市場競爭中[2]。
2 凸顯出古籍的優勢
2.1 確保管理與服務的現代化
對于古籍文獻來說,有著一定的特殊性,所以要從整體轉型上入手,確保服務與態度的準確性,以此來滿足公共圖書館的發展需求。作為特殊的文獻在內容與形式上都是比較珍貴的。加之有著比較特殊的歷史背景,一些古籍也具備了現代化的文物價值。各個公共圖書館中為了將損耗降至到最低,對讀者對象采取了限制的方法,在查閱方式上也有著比較嚴格的要求,這樣也就使得一些讀者產生出了不滿的心理。但是從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的角度上來說,為了保護好古籍,要做好這一工作。在時代的發展下,公共圖書館工作者與讀者都希望對傳統進行創新,做好改革工作,真正解決好藏與用的矛盾。通過不斷的實踐可以看出,傳統的方法已經難以解決好這一矛盾問題了。在現代技術的參與下,能夠找出解決問題的契機。通過使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對古籍進行管理,不僅可以實現古籍閱讀的革命性發展,同時讀者也可以借助計算機來調閱古籍中的內容,實現的跳躍查找或是局部放大等,在避免對原書影響的基礎上來獲取到相應的信息[3]。
2.2 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古籍管理服務的現代化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技術的發展為公共圖書館中工作的運用軟件開發提供了可能。尤其是在時代的發展下,一些公共圖書館中的管理者也認識到了古籍工作的重要性,并將其納入到了現代化管理軌道中。尤其是對于一些大型的公共圖書館來說,也開始進行了這一層面的探索,并建立出了相關的數據庫,實現了完善與創新。通過利用一段時間,以此來將館藏善本錄入到光盤中,并借助圖像的形式來進行錄入與保存,從而保護好古籍原本的樣貌。通過不斷制作與開放,能夠實現古籍善本的全文數字化發展。在相關內容與論證的不斷出臺下,也為公共圖書館古籍全文或是數據庫建立提供了經驗與技術的支持。
2.3 建立出線裝古籍書目數據庫
受到歷史因素的影響,線裝古籍在分類管理上與一般的圖書存在著一定的差別,在檢索手段上也是比較復雜的。許多讀者對檢索古代文獻也是存在著一定的認識誤區,往往需要工作人員借助傳統的手工檢索方法來進行。由于檢索手段的不足,使得讀者對古籍資料的使用積極性不斷降低。但是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為監理機讀目錄數據庫提供了可能,而這也就成為了公共圖書館文獻工作發展的必然方向與趨勢。在古籍書目數據庫的影響下,能夠簡化古籍檢索的方法,同時也可以增加檢索的途徑,從而為讀者提供便捷,提高服務的效果,幫助讀者剛好的了解館藏古籍的實際情況。在中國古籍文獻機讀目錄數據庫的影響下,也成為古籍管理現代化發展的第一步。在一些國家中已經建立出了中文古籍書目數據庫,而作為中國古籍的發源地,也要建立出滿足古籍實際的數據庫。雖然古籍存在著一定的特殊性,但是其也具備了現代書本文獻中所具備的一些基礎性特點,可以借助書名或是作者等來進行表示。可以說古籍書目數據庫的建立在投入上相對較少,所以即便是一些規模與技術不足的公共圖書館中也可以借鑒相應的經驗,在自身原有的基礎上來建立出屬于自己的古典書目數據庫。對于各個公共圖書館來說,在建立計算機中文文獻數據庫時,也可以針對線裝書等進行獨立建庫[4]。
2.4 做好管理與服務工作
首先,要樹立起現代化的管理意識,積極應對好未來的挑戰。對于公共圖書館現代化來說,屬于一項可持續發展的動態化進程,其中也就包含思想觀念與物質兩個層面。在社會的快速發展中,中國公共圖書館事業迎來了深刻的變革,對工作者也產生出了一定的心理沖擊。作為管理人員來說,古籍工作者往往擁有了較高的學歷背景與文化修養,而這也與傳統文化之間產生出了一定的沖擊。所以要建立出全新的發展理念,主動做好危機的轉化工作,在肯定自身長處的基礎上來樹立起現代化意識,其次,是要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及時掌握好先進的知識與技術。為了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要做好古籍管理模式的構建工作,通過學習先進的技術與知識,能夠掌握好現階段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可以保證后續工作的順利進行。
3 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時代的快速發展下,要清楚認識到公共圖書館古籍工作的重要性,工作人員也要承擔起自身的責任,在主動學習與實踐中來找出適合我國公共圖書館古籍工作現代化發展的新道路。
參考文獻
[1]趙明. 關于圖書館古籍管理現代化的思考[J]. 圖書館學刊, 2000, (01):56-58.
[2]王震. 淺論古籍圖書管理現代化[J]. 大眾文藝:理論, 2007,(11):72-73.
[3]黃琴. 對圖書館古籍管理和利用的思考[J]. 貴圖學刊, 2005,(02):29-30.
[4]劉朝志. 關于圖書館古籍管理利用的思考[J]. 科技資訊, 2009,(35):242-242.
作者簡介
劉英潔(1981—),女,四川省成都市人,研究生,成都圖書館,職務:古籍部主任,研究方向:古籍整理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