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孜古麗·帕孜
摘 要:縱觀現階段我國縣級圖書館地方文獻建設的實際狀況,時刻遺留工作人員認知和實踐相互脫節、地方文獻資源收集整合和開發服務體制不健全,以及內容重心失衡等弊端現象。基于此,我們必須保證針對這類圖書館進行完善性頂層設計基礎上,積極貫徹地方文獻全方位收集整理的原則,爭取透過機制、內容、工作方式等層面上提升縣級圖書館地方文獻建設的有效性。本文便是在強調地方文獻的現實存在意義,理清我國縣級圖書館地方文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基礎上,探討日后地方文獻優化建設的妥善性措施。
關鍵詞:縣級圖書館;地方文獻;建設問題;優化措施
在縣級圖書館日常工作體系之中,發揮著重要影響作用的莫過于地方文獻資源,其有助于更好地反映出特定區域的政治、歷史、經濟、文化發展背景,以及現狀。因此,作為縣級圖書館,務必要保證在全面迎合新形勢的基礎上,細致性收集、開發、應用有關地方的文獻資料,確保適當融合本地文化特色之后,適應持續變動的社會環境。至于現代縣級圖書館究竟怎樣進行地方文獻建設優化,有關處理要點會在后續中闡述。
一、地方文獻的現實存在意義
地方文獻屬于一類地區的重要財富。地方史志層面,能夠清晰化映射出當地歷史變革的軌跡、富有特色的風土民情和經濟文化現狀,以及科學發展動態;家譜族譜層面,可以集中性表現出特定民族中的家庭、婚姻、人口族源情況。歸結來講,地方文獻是我國極為關鍵的文化遺產,其涉及內容著實豐富多元,可以作為各類科研活動的指導性依據,又能夠引領社會大眾熟悉不同區域社會生活方式與自然、人文特色。不過因為一些歷史或是現實因素作用,使得部分縣區圖書館在地方史料文獻存儲上過度匱乏,所以,確保第一時間內做好不同縣區圖書館地方文獻的收集、整合、開發應用等工作,對于當地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事業發展,將發揮出直接性的推動功效,務必要予以全面重視。
二、現階段我國縣級圖書館地方文獻建設的實際狀況
盡管說近年來愈來愈多的縣區開始加強對自身圖書館地方文獻建設的重視力度,并且逐步展開這類文獻的系統化挖掘、整合、開發應用等活動項目,但是和我國地方文獻工作規范標準和其余優秀縣級圖書館工作水平相互對比,還是存在較大的落差跡象。
(一)地方文獻資源建設基礎過于薄弱
因為諸多歷史和現實原因作用,使得我國部分縣級圖書館時刻遺留建設時間較短、地方文獻資源基礎不佳等隱患,特殊狀況下一些縣級圖書館只存儲將近1000多冊和600多種的地方文獻資源,并且還時刻遺留藏書結構比例紊亂,以及文獻載體類型過于單一等弊端狀況。如地方文獻當中涉及社會科學領域的資料過多,至于有關最新的自然科學和科研論著等內容則十分有限。須知在高科技和出版行業不斷進步期間,包括各類創新式載體亦或是文獻資源接連衍生,而一些縣級圖書館雖然說文獻儲存總量有一定的增加趨勢,但是卻始終無法滿足國家提出的完整級與研究級等基礎性規范要求,證明這部分資源收藏水平還是十分之低的。
(二)地方文獻建設工作模式不夠豐富多元
最近階段,我國部分縣級圖書館開始集中關注于地方文獻建設的現實意義,但是與之相互矛盾的是,在地方文獻建設工作上,卻始終停滯在傳統的思路和方法之上。具體就是長期憑借政府機構贈送這類被動路徑進行單一品類的地方文獻資料征集,致使有關學術研究、課題開發類的資料過少;與此同時,利用其余途徑征集到的地方文獻,不管是在數量亦或是質量方面都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尤其是在某些縣級圖書館文獻查閱不便的條件影響下,使得讀者熟悉和開發應用地方文獻的效率變得更為不理想。
三、日后進行我國縣級圖書館地方文獻建設優化的妥善措施
(一)建立起面向社會全方位征集和共享地方文獻的機制
負責進行地方文獻收藏的機構包含基層圖書館、高校圖書館、檔案館、文史博物和文化館等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社會成員或是民間機構亦會基于興趣愛好進行搜索保留。縣級圖書館想要持續優化地方文獻建設工作,就必須要盡快和這些部門、個人進行聯系與合作,力求借助征集、購置、共享交換等途徑,盡量地令本地文獻收藏類型和數量得以增加,進一步形成面向社會全范圍的地方文獻資源共建與共享機制。與此同時,在縣域范疇之內,作為縣級圖書館要發揮好自身的核心引領作用,即定期組織適當規模的地方文獻資源建設類宣傳活動,和多個機構合作共同創建文獻收藏、展示、研究、開發應用等中心平臺。如針對特定縣區不同社會階層代表性人物進行調查訪問,確保利用攝影與錄音等途徑,將他們豐富的人生經歷和見聞見識,以及本縣域富有文化價值的街道、村落、建筑、遺跡等,一一清晰和完整性地記錄重組起來,使得縣級圖書館地方文獻一手資料的建設效率和水平就此大幅度提升。
還有便是依照地方既有文獻記載內容進行重復挖掘拓展。即要求縣級圖書館將不同途徑收集到的地方文獻資料整合并進行明確性地類型劃分,之后提取那些記錄本地區文化、歷史、政治狀況的信息,并結合實際進行重復性校驗分析和拓展,爭取為當地綜合性和特色性建設發展提供更多珍貴性的指導依據。如盡快著手創建富有地方特色的專題數據庫和資源庫,基于這部分地方文獻價值和功用,培養出一批素質、業務能力高超的地方文獻收集團隊,確保賦予縣級圖書館地方文獻建設和可持續經營發展更多的支持服務動力。
(二)開發設計豐富且高效的地方文獻收集方法
以往縣級圖書館主要借助訂購、征集、交換、捐贈等單一化途徑進行地方文獻資源獲取,因為效率低下,使得這部分資源長期缺乏應有的系統性與完善性。面對此類狀況,可以考慮透過以下方式予以改進。
第一,建立呈繳本體制。就是要求地方政府借助規章體制和法令等途徑,樹立起嚴格性的地方文獻呈繳體制,使得縣級圖書館至此擁有穩定的地方文獻獲取來源。
第二,要求行政機構發文。就是督促政府借助報紙、微信、電視等傳播媒介,公開地方文獻的征集函,使得特定縣域各類機構部門、個體充分予以響應,自主性地向縣級圖書館捐贈重要的地方文獻資料。
第三,縣級圖書館需要及時頒發捐贈證書、開展地方文獻專題類展覽和座談交流會等實踐活動,確保吸引社會各類領域人員形成良性互動結果之后,引領他們深入性地挖掘、整理、捐贈一些不被熟知的地方文獻資源。
第四,縣級圖書館須透過網絡持續細致性挖掘、明確性篩選、深入性整理與加工有關地方文獻信息,確保將一些長期流動的豐富性信息資源重組過后,提升本館地方文獻建設工作的穩定性和連續性狀態。
四、結語
綜上所述,縣級圖書館進行地方文獻資源系統化建設,原本就是一類漫長和艱巨的歷程,想要真正將其作為館藏特色進行可持續性運營發展,還必須要圖書館各類工作人員在理論和實踐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長此以往,令縣級圖書館切實地在新形勢下鎖定生存、發展的全新空間,順勢發揮自身地方文獻資源的優勢作用并釋放各類主體潛力,確保擴大服務范疇之后,為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供更多富有特色性與科學性的指導建議。
參考文獻
[1]鄔琴棋.對縣級圖書館開展數字資源服務的思考[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2,11(06):114-123.
[2]王燦榮.公共圖書館基于“城市記憶”的地方文獻建設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3,16(01):74-89.
[3]賈永東.深化縣級圖書館地方文獻建設之我見[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4,33(09):155-163.
[4]樊淑玉.深化縣級圖書館地方文獻建設的策略探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5,22(11):141-147.